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班主任应正确对待学生错误

【作者】 刘 凤 胡婷婷 胡女兰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长乐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错误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培养学生正确判断事物能力的一种突破口。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错误,用心育人。
  关键词:班主任;错误;用心育人;正确对待
  班主任工作,主要是育人,而育人的关键是育心。而学生年小识少,判断能力差,常表现为“分不清好坏”。如果管理者——班主任也“不分清红皂白”,就将形成“错上加错”。
  日常生活中,养花之人培育了很多花,有的花到季节就开放,有的却始终不见绽放的身影,即便是已经开了的花,也是有娇艳美丽与朴实无华之别的……开放的花,养花人细心呵护,希望花开得更持久;还没有打苞的花,养花人小心地侍候,静静地等待着它的春天到来。做班主任也应该有这样的心态:我们不要把眼光注视在先开的“花”上或是先吐绿的“枝”上,而是要相信每一朵花,相信吐绿有先后,花开有早迟,无论先后与早晚,它们都是生机盎然春天的到来,侍候花草,生了虫要打药,发的枝多了要剪枝。学生也是如此,他们成长的道路也不会一风顺,哪会有不犯错误的孩子,关键是怎么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知道孩子是不会故意做坏事的,如果教育者硬认为孩子有这种意图,是蓄意于不良行为的,这就是教育上的无知。”这样在教师竭力“砍掉劣根”的同时,其实是把所有的根都砍掉了。结果使童年时代生机勃勃的幼芽枯萎了。”有人说,错误也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资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有了这种正确的教育观,我们才能心平气和,才能一视同仁,才能用心育人。
  心理学家盖耶曾说到:“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误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但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在认识上我们更多的是把“错误”当成了教育的“敌人”,以至于“不错”便是“成功”,“不错”成了我们不懈的“追求”。这本身其实就是一种错误,一件发生在教师身上的错误。如果做班主任的,也把学生的偶尔犯错作为一种惩罚学生的借口,那就是错上加错。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宽容学生的错误,用心等待,忘记学生的错误。等待一段时间,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千万不要被一时的气愤充晕头脑,急于求成把事情搞砸,做出后悔的行为。错误是一种教育突破口,学生身上的很多错误,都不会经过一两次的教育就会有效的,但是耐心地等待之后,我发现:忘记孩子错误的过去,也就忘记了冷漠、尖酸、刻薄,给学生机会,学生势必还给你一个奇迹,在等待中播撒爱的阳光,德育工作就能充满憧憬和希望。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孩子犯的错都不算错。孩子犯错,正说明了他在思想或行为习惯上存在漏洞,而我们老师就是帮助他修补漏洞的那个人,而不是将窟窿越捅越大。俗话说得好“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当发现学生犯错时,我们首先要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的生活,我有没有这样做过?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我们和学生也有了一定的代沟,但是试着去接近他们你就能理解那些学生的一些心态,一些过失。以一颗宽容之心正视、容忍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批评要有分寸,绝不能一棍子打死。面对小学生,他们自控能力较差,犯错误在所难免,因此班主任在严的同时要学会宽容。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班主任与其一次又一次的批评学生,倒不如给学生多一些宽容,使学生在宽容中知错、认错、改错,健康地成长。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要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生活在宽容中,他就学会了理解。作为一个班主任,要以宽容豁达的心态参与班级管理,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这样,就能营造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和谐的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受到“严是爱,松是害”思想的影响,认为学生犯了错误就得严肃对待,绝不能姑息迁就,必须马上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服,或是讲道理或是摆事实,滔滔不绝地进行说教,对学生的想法与感受、批评的地点、时机、方式方法也没有考虑那么多,现在系统地学习了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后,我意识到,“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心理学的测量表明:“一个小孩从出生之日起,便开始具有了多种潜意识,其中包括受人尊重的本能。”这些都说明了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勿庸质疑,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严格要充满理智,讲究智慧。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只有做到这些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育人效果。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事实上,有时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看似简单的一个爱抚,富有深情的望他一眼,看似不着边际的问寒问暖,讲一个感人肺胞的故事,反其道而行之的榜样力量,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如春风化雨……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都会荡漾起学生心中的涟漪。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用心育人,正确对待学生犯错,就是一种良好工作方法的体现。要知道,开启一扇门,走进一颗心。阳光和花香,才会让校园永远美丽如春!接下来的班级管理中,我会用更多的爱去培养学生,让他们在班级这片蓝天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左琦,班主任“宽”与“严”管理艺术的探讨[J].中外交流,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