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谈谈如何上好思政课

【作者】 王晓松

【机构】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学校思政课是实施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在上政治课时,过分强调学生对书本观点的接受,对考纲知识要点的记忆,忽略学生的自主发展、自主探究,以致学生思维固定,死记硬背,走向自我封闭。因此,普遍存在着思政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一堂思政课呢?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思政课,如果开头精彩有趣活泼就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那么就容易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一是剖析事例开头。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授课方法,老师可以讲述一些学生较为关注的典型事例,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这一事例之上,然后提出一些利于深入授课内容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在学生存有疑惑的情况下,老师一语中的地回答提出的问题,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临场发挥开头。老师在讲课前要认真观察讲课环境,注意现场环境呈现的新特点,是否环境发生了变化等情况,结合现场的实际有感而发、表明心境,与学生做真诚的沟通交流,同时把交流情感与交代教育主题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开头往往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迅速引起学生的共鸣。三是“拐弯抹角”开头。拐弯抹角也叫曲问,即拐一两个弯子提出问题。这种方法常用于内容较新,理解难度较大的课程中,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待时机成熟时,再瞄准中心问题,使主题的表达产生“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透彻的道理才能开启心智
  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的最大特点是灌输正面道理,讲课的艺术就是说理的艺术,因此,把大道理讲透、讲近、讲活是老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一是以事喻理,把大道理讲透。以事喻理是提高思政课效果的一条捷径,也是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的授课方法之一,讲课时,要注意用事实说话,做到事理结合,寓事于理,用讲故事、讲典故等方法,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系统地、完整地、准确地把大道理讲透。二是情理统一,把大道理讲近。俗话说,情通才能礼达,因此,在讲课过程中一定要寓情于礼,情至理随,要善于在阐述道理的同时流露出真挚的情感,通过情感的交流“催化”说理效果,避免讲解生硬,“我说你听”的教育方法,真正达到情感交流与说理艺术的和谐统一。三是善于融合,把大道理讲活。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应当注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在坚持思想性第一的原则上,将鲜明的思想性融于知识性和趣味性当中,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增强趣味的同时,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严肃的主题需要活跃的氛围
  思政课不能搞满堂灌,再严肃的主题内容也需要活跃的课堂氛围,上课方法死板,老是“我讲你听”那一套,学生更会厌烦。教师应采取启发式、研讨式、开放式等方法教授,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一是灵活提问。要选好提问内容,选好提问时机,使之如针线一般衔接于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同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定不同的提问对象,以吸引其注意力,使他们集中思想,锻炼思维。二是组织讨论。授课过程中组织讨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深化授课内容,更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潜意识地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授课中来,愿听、想听,并跟着教师讲课内容的展开进行思考。三是当面答疑。在授课结束前预留一些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最好是当场回答。有的确实解答不了,可以经过认真准备后在下次授课中穿插答疑。
  四、好的结尾要有“余音绕梁”的效果
  一堂高质量的思政课,其结尾要有韵味,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一定要让学生回味无穷,这就要求教师在结尾处运用简洁精练、干净利落、提纲挈领式的语言深化教育效果。一是提炼主题,强化效果。要在结尾处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在最能体现主题的某一点上强化效果,使授课的主题得到提炼和升华。二是主次分明,回顾要点。要用精练的语言对主要观点加以重述和概括,突出重点,舍弃细枝末节,尤其是对于内容庞杂、信息量大的课程,在结尾时要对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巩固讲课效果。三是巧设疑问,引发回味。在结尾之处巧设疑问,引而不发,让学生自身去回味、去感悟、去深思。此外还可用名言警句或名人轶事结尾,用幽默有趣的语言结尾等方法。
  总之,要把思政课讲得“有理有据”“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意”“有滋有味”“有己有人”,思政课教师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做到“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给学生提供色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让孩子们“愿意吃、喜欢吃、有营养”,从而实现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