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做法

【作者】 熊仕敏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大坝民族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学困生学习数学的许多方面发生障碍。在六年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把学困生转化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关心和帮助这个特殊群体,并归纳出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五心”做法。
  关键词:学困生兴趣;差异;信心
  孩子天赋不一样,加上后天努力不足而导致学习上的差异,这些孩子编在一个班级接受教育,极有可能加大分化,分出学习上的好生、差生。我个人认为,对学习中的所谓差生或者后进生,给予学困生称呼较好。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心理很不成熟,一旦划入学困生行列,引导不好比较容易走向极端。
  一、学困生学习方式的合理转变
  (一)转变教学方式
  在数学的学习中,学困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其他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学者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不能老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合理的方式那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法,教育者应该选取最适合对学困生教学和学习的方式,来实现对学困生的学习教育。比如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来设置情境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设置教学问题的悬念等。
  (二)降低数学学习起点
  因为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与其他学生差异很大,学困生的学习基础和其他学生相比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更加薄弱,所以教师在对学困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降低教学起点。降低教学起点的原因是数学知识博杂,数学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来进行教学任务的安排。比如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可以采用打比方、画图等一系列的方法,从而实现对学困生的教学起点降低,帮助学困生能够掌握和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比如说教学者在教授学生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采取问学生:圆柱和圆锥等底等体积,那么谁更高?再通过一系类的比较方法来引出“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这些教学方式能够使学困生熟练的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学知识。
  (三)直观的数学教学方法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困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学习认知,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当采取直观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脑和手相结合,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学习。比如说,在小学六年级《圆的周长》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收集圆形物品的周长和直径,更好地理解圆周率以及周长的知识。
  (四)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任何的学习过程中,兴趣都是学习者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的学困生,他们的数学学习不好,主要因素不是所谓的智力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是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差,教师在学习方式的调整上学会合理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比如说通过开展各种不同的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在数学学习中的快乐,培养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要转化学困生,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学困生的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因材施教。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因产生自卑心理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除了要关心和鼓励他们,更主要的是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尽量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帮他们,耐心辅导,一步一个脚印,解除他们内心深处的疙瘩,逐步提高他们的成绩。
  三、巧妙应用多媒体设备提升学困生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中需要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巧妙地应用,这样也能够突破时空的界限开展教学,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更加充分的调动。利用多媒体能够为学困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清晰。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料开展教学,有效地整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探索。多媒体也能够丰富学生学习资源,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视野,减少学困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无效劳动,提升课堂整体的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困生从这些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所存有的这些问题,认识到自身数学学习上的不足。同时,这样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建立,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保护进取心
  在课堂提问中,我们选择一些学困生能够回答的问题点名提问,回答正确表扬,回答不全引导并补充完善,让学困生不断感到“我进步、我不差、我也行”。有位学生连续三次全回答对问题,接下来抢着举手回答问题,而且主动到办公室问老师题目,因为他开始自我激发进取心,学习更有自信和动力。
  总之,学生没有绝对的不好,他们是可以转化的,只要愿意去关注他们,用心去教育他们,不要对他们坐视不管,那样只会使那些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新方法,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他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把赞许的语言送给他们,使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不断进步的勇气,走上正确的轨道。让我们一起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