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作者】 罗梦翠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安边镇朝阳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实践,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能力。所以,音乐教学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游戏;比赛;生活;想象;评价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所有的一切前提都要有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一些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儿童好奇心强,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色彩鲜明的事物很感兴趣。农村大部分学生上音乐课都有胆怯心理,心里想动却不敢动起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想办法创设一种既合写有生动的教学气氛和情境,用生动的形式将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多动脑筋,从儿童纯真的生活中去创造音乐,从中取菜,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主动积极的学习欲望。在学习《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来创设情景。我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介绍蒙古大草原的美景和那里人们的风俗习惯,背景音乐是蒙古的代表乐器马头琴演奏出的乐曲,欣赏后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草原上的牧民们是怎样生活的吗?”然后大屏幕上出现草原小牧民们的生活情景,学生们纷纷说出感受,了解到牧民们的生活很辛苦,这时我为学生们示范大草原小牧民骑马时的动作,让学生们和我一起去学。看着蒙古大草原的美景,听着马头琴的音乐,表演着蒙古族的舞蹈,这样做到视听艺术相结合,在这样良好的情境氛围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同时,巧妙的渗透意志品质的教育。
二、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音乐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注重因材施教。[4]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融入一些比赛性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比赛可以围绕着音乐相关的文化,让学生能够找到生活以及音乐学习中的切入点,强化他们对音乐的认识。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了解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有哪些,然后将其作为音乐比赛的主题,以多媒体的形式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教学《游击队之歌》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游击队的形成背景,运用播放相关视频,讲述背景知识等方式,让学生先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
三、使用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精妙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良好的智力情绪,并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达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使用诙谐幽默、富有感染力的感性语言,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轻松愉快,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令课堂熠熠生辉。如:在学习《摇篮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宝宝,教师扮演妈妈。“小宝宝要睡觉了,妈妈唱歌给你听。”于是,教师故意大声地范唱起《摇篮曲》,并用力拍着孩子的背。唱完后,夸张地看着学生故意奇怪地问:“小宝宝怎么一个都没睡啊?”学生们就会不约而同地回答:“吵死了,哪睡得着啊!”“噢!那你们要妈妈怎么唱才能睡得着啊?”学生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用多说,最后在学生们轻柔优美的歌声中老师打起了呼噜。教师充满趣味性的语言,尤其是对于初学者和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其作用是事半功倍的。
四、利用有效互动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音乐并不是一个死板与枯燥的课程,应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促进的课程,但是造成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结果不理想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过于追求教学的进度,反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音乐本身的魅力,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较低,无法真正沉浸到音乐中感受。教师为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使用有效互动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语言、肢体、情感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互动,增加活動参与度,提高学生兴趣。
五、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教师有好感,对教师感到佩服和信任才能有兴趣去学习那一门课程。教师对一门课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如果学生对教师只有敬畏和害怕,那么在课堂上,学生便提不起多少对音乐学习的兴致。因此,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的心思简单,只要教师肯花心思,对待孩子温和而不严厉,多倾听他们的想法,那么在学生眼里你便并不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老师。对他们来说,你就像妈妈和朋友一样,想让学生喜欢上一门课程,首先要让他们喜欢上这门课程的老师,自古以来“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还应注意的是,小学生年纪小,想法单纯,内心也是十分脆弱的,因此,在学生上课不听话或者犯错的时候,老师一定不要严厉指责,也不要在他们面前大声呵斥,这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他们会错以為老师对他们有什么看法或者是不喜欢自己。
总之,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取以上措施激发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只有重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音乐是一门的艺术,音乐教育是美的享受。音乐教师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美的传播着,应该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点,注重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塑造小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游戏;比赛;生活;想象;评价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所有的一切前提都要有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一些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儿童好奇心强,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色彩鲜明的事物很感兴趣。农村大部分学生上音乐课都有胆怯心理,心里想动却不敢动起来。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堂上教师要想办法创设一种既合写有生动的教学气氛和情境,用生动的形式将要学的知识技能装扮起来,制造轻松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多动脑筋,从儿童纯真的生活中去创造音乐,从中取菜,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主动积极的学习欲望。在学习《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来创设情景。我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介绍蒙古大草原的美景和那里人们的风俗习惯,背景音乐是蒙古的代表乐器马头琴演奏出的乐曲,欣赏后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草原上的牧民们是怎样生活的吗?”然后大屏幕上出现草原小牧民们的生活情景,学生们纷纷说出感受,了解到牧民们的生活很辛苦,这时我为学生们示范大草原小牧民骑马时的动作,让学生们和我一起去学。看着蒙古大草原的美景,听着马头琴的音乐,表演着蒙古族的舞蹈,这样做到视听艺术相结合,在这样良好的情境氛围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同时,巧妙的渗透意志品质的教育。
二、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音乐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注重因材施教。[4]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融入一些比赛性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比赛可以围绕着音乐相关的文化,让学生能够找到生活以及音乐学习中的切入点,强化他们对音乐的认识。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了解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有哪些,然后将其作为音乐比赛的主题,以多媒体的形式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教学《游击队之歌》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游击队的形成背景,运用播放相关视频,讲述背景知识等方式,让学生先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
三、使用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精妙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良好的智力情绪,并有助于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达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使用诙谐幽默、富有感染力的感性语言,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轻松愉快,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令课堂熠熠生辉。如:在学习《摇篮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宝宝,教师扮演妈妈。“小宝宝要睡觉了,妈妈唱歌给你听。”于是,教师故意大声地范唱起《摇篮曲》,并用力拍着孩子的背。唱完后,夸张地看着学生故意奇怪地问:“小宝宝怎么一个都没睡啊?”学生们就会不约而同地回答:“吵死了,哪睡得着啊!”“噢!那你们要妈妈怎么唱才能睡得着啊?”学生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用多说,最后在学生们轻柔优美的歌声中老师打起了呼噜。教师充满趣味性的语言,尤其是对于初学者和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其作用是事半功倍的。
四、利用有效互动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音乐并不是一个死板与枯燥的课程,应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促进的课程,但是造成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结果不理想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过于追求教学的进度,反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音乐本身的魅力,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较低,无法真正沉浸到音乐中感受。教师为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使用有效互动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语言、肢体、情感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互动,增加活動参与度,提高学生兴趣。
五、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教师有好感,对教师感到佩服和信任才能有兴趣去学习那一门课程。教师对一门课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如果学生对教师只有敬畏和害怕,那么在课堂上,学生便提不起多少对音乐学习的兴致。因此,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的心思简单,只要教师肯花心思,对待孩子温和而不严厉,多倾听他们的想法,那么在学生眼里你便并不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老师。对他们来说,你就像妈妈和朋友一样,想让学生喜欢上一门课程,首先要让他们喜欢上这门课程的老师,自古以来“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还应注意的是,小学生年纪小,想法单纯,内心也是十分脆弱的,因此,在学生上课不听话或者犯错的时候,老师一定不要严厉指责,也不要在他们面前大声呵斥,这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他们会错以為老师对他们有什么看法或者是不喜欢自己。
总之,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取以上措施激发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只有重视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音乐是一门的艺术,音乐教育是美的享受。音乐教师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美的传播着,应该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点,注重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塑造小学生的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