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思索
【作者】 刘付香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戎州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农村学校体育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前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面临着很多窘境,那么要改变农村体育教学目前的窘境,就应该采取以下改革措施:全面推进终身体育在农村的发展、敢于探索,因材施教,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规范学校体育教学。
关键词:农村体育教学;现状;思索
结果与分析:
教育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学校体育的影响,对此,社会和学校对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社会各个阶层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也不一样,对认识学校体育的本质、目的,以及所带来的价值和影响都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由于受各个方面的影响与限制,农村体育教学在开展与实施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现阶段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所处的困境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县城和乡村拥有很多规模不一的中小学校,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就要转移到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中来。但现实却与之相反,农村学校普遍都存在财力有限、急缺体育教师的问题,因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在体育老师中,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所占比例很小,更有很多是代课教师,因此无论是在制定各种体育计划还是体育教学上都与城市中小学都有一定差距,改革创新也就更受到了限制。
1.2 农村学校没有形成严格的体育工作管理体系,体育工作没有在教育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1.2.1 虽然每所学校都至少有一名副校长分管体育工作,但是很多分管校长实际上对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都视而不见,随意占用体育课特别是毕业班的体育课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在有的地方毕业班就没有设置体育课。组织机构流于形式,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一些乡镇学校,在对体育教师、体育活动、场地器材、体育的教学工作的管理上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方式,缺乏国家对于体育教育工作的目标和对体育教学工作的管理意识。?
1.2.2 学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不重视,只顾提高升学率,根本忽略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的状况。?
1.2.3 体育课的设置随意性很大
很多农村学校在教学计划中纳入了体育课,也写进了课程表,但实际的开课情况则不是如此,开课率很低。就算在室外开展了体育课,也仅仅只是让学生自由活动,不安排教学内容。往往体育课都被当成室外活动课,教师一般都是让学生自由活动,没有任何的实质性教学内容,体育课的质量也根本不被关心,认为体育课就是一门拿给学生玩耍、放松的课程,只要一名老师看着防止学生出现安全事故就行。特别是一些村级学校,体育课就很随意,随意占用体育课,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名不副实。?
1.2.4 师资不足?
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专业教师很少,无法保证较好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的技术水平。男体育教师与女体育教师比例严重失衡,女体育教师屈指可数。?
在农村学校,体育课几乎是一门不受重视的课程,相应的对体育老师的各项师范技能的培训也很难受到重视,几乎很难被列入到师技培训的范围之内。在工薪报酬方面,相比之下对体育教师的奖励比较少,体育教师的劳动得不到学校的认可,不能与其它科目的教师同工同酬。?
1.2.5 学校薄弱的体育教学观
体育学科不仅体现了德智美劳的特点,而且还有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特点。而其他学科根本不同时具备这些特点,体育学科的特点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体育课就是走走跳跳,随便玩一下而已,根本就没有从提高全名族身体素质的角度入手。这种薄弱的观念严重的滞碍了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1.2.6 忽略学校体育的功能。在农村的家庭观念中,对子女的要求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要求子女考取好一点的学校,从此脱离祖祖辈辈农民的身份,所以对于孩子是否参与了体育活动一点也不关心。
2、理性地改革农村学校体育
农村学校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中国农村现代化和农民进步。这主要体现在:农村学校体育是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人文教育中一个最重要的方式;是传播现代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学生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连接纽带。
2.1 全面推进终身体育在农村的发展。为此,第一,农村学校要充分意识到德智体美劳是一个整体,废弃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到农村的全面发展。第二,树立体育课的重要性的观念,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要同等对待、同等待遇。第三,学校要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理念。第四,以农村学校作为基点,从此推进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2.2 敢于探索,因材施教,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必须开创一个适合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模式以及相关的政策扶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原本文化体育传统村摈弃了他们的传统,这不仅是体育工作者的遗憾,也算中国传统体育的悲哀。只有教师和教育政策决策者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所需的理论知识,相关部门也应该为农村学校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所以,农村可以依靠特有的山山水水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3 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2.3.1 增强教师的事业心
影响教学活动优劣的主要因素是由教师的事业心决定的。经过观察:有些农村教师采取“放羊”式的课堂,只有提高体育教师的事业心才能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2.3.2提高体育教学技能
很多农村学校都存在场地器材差的问题,很多老师就以这个为借口对课堂放松管理。那么这就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体育教师要知道在缺少器材的情况下能上一堂课,教师可以用一些操课和游戏来解决这个问题。
2.3.3加强培训
农村接收信息闭塞缓慢,导致很多教师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不知道课改的内容,就胡乱地进行课程的实施,就摈弃了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观地认为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借故采用“放羊”的教学方式来完成一堂课。
2.4 规范学校体育教学
2.4.1领导加强重视
体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没有得到学校领导足够的重视,所以就导致了体育学科成为学校的薄弱学科。就算是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技能水平,在这种情形下都不可能得到很好地发挥,无法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随着学生体质的连年下降,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了政策引导,各级部门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尽快转换学校领导的观念。
2.4.2 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农村学校存在着体育专业教师少,体育经费少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学习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然后再结合当地的特点进行研究并努力地开发课程资源。
2.4.3 改变教学方式
在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中,要把重心突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设计教学进程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活泼锻炼、激发智慧和能力的角度;在安排教学内容是,要将重视教材内容和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相结合;用灵活多变、实效多用、个性突出的模式替代过去死板的、规矩的模式。为了体现出体育课不同特色的素质教育功效,我们就要以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为出发点。从此改变成易于学生接受、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基本课堂结构。
参考文献:
[1] 汪学莲,邱永诚. 四川省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回顾与展望[J]. 中国学校体育. 2007(06) ;
[2] 张宜军. 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探索[J]. 煤炭高等教育. 2005(05) ;
[3]钱光田,张琼. 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03) ;
[4] 聂鸣琨. 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其发展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09) ;
[5] 吕延利. 新乡市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运动. 2010(09) ;
[6] 张玲.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7] 张春一. 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延边大学 2007;
[8] 陈佳. 四川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D]. 四川大学 2007 ;
[9] 刘杰. 临沂市农村小学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首都体育学院, 2012 ;
[10] 欧岳山. 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中场地器材问题解决措施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12) .
关键词:农村体育教学;现状;思索
结果与分析:
教育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学校体育的影响,对此,社会和学校对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社会各个阶层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也不一样,对认识学校体育的本质、目的,以及所带来的价值和影响都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由于受各个方面的影响与限制,农村体育教学在开展与实施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现阶段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所处的困境
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县城和乡村拥有很多规模不一的中小学校,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就要转移到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中来。但现实却与之相反,农村学校普遍都存在财力有限、急缺体育教师的问题,因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农村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在体育老师中,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所占比例很小,更有很多是代课教师,因此无论是在制定各种体育计划还是体育教学上都与城市中小学都有一定差距,改革创新也就更受到了限制。
1.2 农村学校没有形成严格的体育工作管理体系,体育工作没有在教育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1.2.1 虽然每所学校都至少有一名副校长分管体育工作,但是很多分管校长实际上对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都视而不见,随意占用体育课特别是毕业班的体育课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在有的地方毕业班就没有设置体育课。组织机构流于形式,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一些乡镇学校,在对体育教师、体育活动、场地器材、体育的教学工作的管理上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方式,缺乏国家对于体育教育工作的目标和对体育教学工作的管理意识。?
1.2.2 学校领导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不重视,只顾提高升学率,根本忽略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和身体健康的状况。?
1.2.3 体育课的设置随意性很大
很多农村学校在教学计划中纳入了体育课,也写进了课程表,但实际的开课情况则不是如此,开课率很低。就算在室外开展了体育课,也仅仅只是让学生自由活动,不安排教学内容。往往体育课都被当成室外活动课,教师一般都是让学生自由活动,没有任何的实质性教学内容,体育课的质量也根本不被关心,认为体育课就是一门拿给学生玩耍、放松的课程,只要一名老师看着防止学生出现安全事故就行。特别是一些村级学校,体育课就很随意,随意占用体育课,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名不副实。?
1.2.4 师资不足?
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专业教师很少,无法保证较好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的技术水平。男体育教师与女体育教师比例严重失衡,女体育教师屈指可数。?
在农村学校,体育课几乎是一门不受重视的课程,相应的对体育老师的各项师范技能的培训也很难受到重视,几乎很难被列入到师技培训的范围之内。在工薪报酬方面,相比之下对体育教师的奖励比较少,体育教师的劳动得不到学校的认可,不能与其它科目的教师同工同酬。?
1.2.5 学校薄弱的体育教学观
体育学科不仅体现了德智美劳的特点,而且还有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特点。而其他学科根本不同时具备这些特点,体育学科的特点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体育课就是走走跳跳,随便玩一下而已,根本就没有从提高全名族身体素质的角度入手。这种薄弱的观念严重的滞碍了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1.2.6 忽略学校体育的功能。在农村的家庭观念中,对子女的要求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要求子女考取好一点的学校,从此脱离祖祖辈辈农民的身份,所以对于孩子是否参与了体育活动一点也不关心。
2、理性地改革农村学校体育
农村学校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中国农村现代化和农民进步。这主要体现在:农村学校体育是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人文教育中一个最重要的方式;是传播现代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是学生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连接纽带。
2.1 全面推进终身体育在农村的发展。为此,第一,农村学校要充分意识到德智体美劳是一个整体,废弃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到农村的全面发展。第二,树立体育课的重要性的观念,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要同等对待、同等待遇。第三,学校要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理念。第四,以农村学校作为基点,从此推进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2.2 敢于探索,因材施教,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必须开创一个适合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模式以及相关的政策扶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原本文化体育传统村摈弃了他们的传统,这不仅是体育工作者的遗憾,也算中国传统体育的悲哀。只有教师和教育政策决策者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所需的理论知识,相关部门也应该为农村学校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所以,农村可以依靠特有的山山水水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3 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2.3.1 增强教师的事业心
影响教学活动优劣的主要因素是由教师的事业心决定的。经过观察:有些农村教师采取“放羊”式的课堂,只有提高体育教师的事业心才能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2.3.2提高体育教学技能
很多农村学校都存在场地器材差的问题,很多老师就以这个为借口对课堂放松管理。那么这就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体育教师要知道在缺少器材的情况下能上一堂课,教师可以用一些操课和游戏来解决这个问题。
2.3.3加强培训
农村接收信息闭塞缓慢,导致很多教师没有接受正规的培训,不知道课改的内容,就胡乱地进行课程的实施,就摈弃了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观地认为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借故采用“放羊”的教学方式来完成一堂课。
2.4 规范学校体育教学
2.4.1领导加强重视
体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没有得到学校领导足够的重视,所以就导致了体育学科成为学校的薄弱学科。就算是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技能水平,在这种情形下都不可能得到很好地发挥,无法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随着学生体质的连年下降,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了政策引导,各级部门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尽快转换学校领导的观念。
2.4.2 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农村学校存在着体育专业教师少,体育经费少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学习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然后再结合当地的特点进行研究并努力地开发课程资源。
2.4.3 改变教学方式
在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中,要把重心突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设计教学进程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活泼锻炼、激发智慧和能力的角度;在安排教学内容是,要将重视教材内容和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相结合;用灵活多变、实效多用、个性突出的模式替代过去死板的、规矩的模式。为了体现出体育课不同特色的素质教育功效,我们就要以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为出发点。从此改变成易于学生接受、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基本课堂结构。
参考文献:
[1] 汪学莲,邱永诚. 四川省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回顾与展望[J]. 中国学校体育. 2007(06) ;
[2] 张宜军. 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探索[J]. 煤炭高等教育. 2005(05) ;
[3]钱光田,张琼. 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03) ;
[4] 聂鸣琨. 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其发展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09) ;
[5] 吕延利. 新乡市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运动. 2010(09) ;
[6] 张玲.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7] 张春一. 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延边大学 2007;
[8] 陈佳. 四川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D]. 四川大学 2007 ;
[9] 刘杰. 临沂市农村小学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 首都体育学院, 2012 ;
[10] 欧岳山. 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中场地器材问题解决措施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