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 刘福全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宗场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在中小学所有教育学科中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有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载体。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对语文保持一份热情,心存一份喜爱,将语文知识内化于心。但是,要想提高学生们自发的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我们就需要努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笔者就此浅谈一下自己对激发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对策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于所学的教材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说:“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最大的动力。”这些话简洁明了的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是有效地提高学习的一种动力。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强大的内驱力,才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慧,才能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做到自主的学习。如果能让每位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那课堂教学效果将得到显著。对于怎样改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笔者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先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的差异性,然后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只有能够跟上老师授课的进程,能够听懂老师讲授的知识,才会有余力去探讨学习这门学科的其他知识,才会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最终达到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试想,如果不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仅仅是像传统教学一样,笼统式灌输知识,不因材施教,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注定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也会慢慢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耐心,最终也会影响学生们整体的学习状态和信心。所以,老师作为传授文化知识的主导者,就应该本着负责的决心,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特点,因材施教,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以贴切的教学情境促进学习兴趣 
  枯燥的说教不足以服人,若教师能够适时地运用教学内容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以生动的情境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参与教学内容贴切的情境加深了对知识的领悟和记忆,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开展《卖油翁》一课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倒油”的情境。首先准备一枚铜钱﹑一个矿泉水瓶以及一盆水,将铜钱放在矿泉水瓶的开口处,然后请同学尝试在不打湿铜钱的前提下将水注入瓶中,学生们踊跃来试,却都失败而归。通过让学生参与有趣的情境,既把知识性、趣味性、益知性融为一体,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参与中有所学又激其趣,这是再生动地解说也无法企及的。另外,初中语文教学,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把学生带到那种特定的氛围中去,使之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积极进行课堂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互动有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帮助教师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实现后期的针对性教学,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于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进行有效的互动。就以《岳阳楼记》的教学为例,这篇古文不仅向学生展示了岳阳楼美丽的风景,也表达出了作者心忧天下的精神。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同学们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们是否感受到岳阳楼记的美景?”于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岳阳楼美丽的景色,接着教师再提出:“同学们,作者通过对景色的描写运用了借景抒怀的手法,那么你们知道,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吗?”这时学生能够进行下一步深刻的学习,进行深入探讨,了解文章的情感与内涵,从而获取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促进的作用。
  四、在表扬鼓励中保持学习乐趣
  荣誉感可以强化学习兴趣。任何学生都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每当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点滴成绩时,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后进生更是如此。后进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在课堂上不敢开口,在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眼睛注视着他们,以一种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要注意不失时机给予表扬、鼓励,适当降低标准,侧重表扬,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小小的动作,一个小小的眼神,都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对后进生不大声呵斥,而是在课后具体深入地分析他们之所以不够好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循循善诱,在加强辅导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有弹性的鼓励。在日常生活中,我尽可能细心留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机会,给予表扬,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了解和重视。他们常常由于获得好成绩受到老师、家长、兄弟姐妹、同窗好友的赞赏而引起荣誉感,为保持已获荣誉而更加努力学习。表扬是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也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
  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先进的信息技术是语文课堂的有效连接,使得传统的语文课堂变得更灵活多样,更加立体。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性,带给学生更强的视觉冲击,这些音乐和精彩纷呈的画面让学生沉浸其中。在光影的变换中,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时间的律动,感受到自然的魅力,聆听到风的声音,还能够感受到亲情的味道。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的世界,有真实的体会,更好地打动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成长。语文并不只是知识的学习,它的主要魅力在于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优美的文章内容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时间变换季节更替,这些都是通过语文知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在教学中,教师凭藉自己的讲述,学生是很难体会到,文字当中所蕴含的魅力的。而信息技术使语文学科内容更精彩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字的结合,让学生更好的探索人生,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我。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总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更能让学生们在书山中以趣为径,在学海中以乐为舟,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得更广更远!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任重道远,我们应始终保持不竭的动力,创新教育的激情,为学生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热爱语文,乐学语文,挖掘他们的智能,张扬他们的个性,让他们的才情淋漓尽致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