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幼儿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陈 艳

【机构】 湖北省来凤县民族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是国家的希望,在学前教育中激发并培养幼儿良好的创新意识,能为培育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基础。在学前阶段创新教育中,教师要积极营造氛围,创造激发幼儿创新的环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多角度启发幼儿,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挖掘幼儿的创新潜能,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创新意识;环境;思维;实践
  激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对于幼儿个人的发展乃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幼有所育也是人民群众共同的期盼。目前,我国幼儿的学前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有研究表明,中国学生在动手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上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距离。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学前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应利用学前教育激发并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激发幼儿创新的良好环境
  环境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教学教育资源。在学前阶段,合理利用环境因素营造适宜的氛围,创造激发幼儿创新的环境,满足幼儿对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这对塑造幼儿良好的价值观有这重要作用。幼儿处于成长期,想象力丰富,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望强烈,会有各式各样的新奇想法。如,幼儿园可以定期更换幼儿园墙报装饰,根据孩子的兴趣创建富有特色的走廊,定期更换墙报主题,这样就可以激发幼儿在上下学时不断思考。
  幼儿班级的布置应灵活、多元,一侧设立积木墙或者黏贴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想象和灵感随意搭建,或者将自己看到的场景模仿出来。根据节日、节气等变换主题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幼儿创新素质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空间,区角是幼儿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活动区角适当开发创新资源,有利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开发。活动区角可以定期更换主题,如厨房系列、交通系列、海洋系列等,通过创建相关情境,让幼儿在思考、学习的同时能够自由地想象。在设立活动区域前,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想法为设计基础,找到幼儿的兴趣点,使幼儿能主动去适应环境,开发其创新意识。如,海洋主题使幼儿在看到墙上画的鲸鱼后就和身边的小朋友去讨论,也会和教师或者家长描述他所看到的蓝色的大鱼,这时教师或家长就会告诉他鲸鱼及海洋的神奇。另外,活动区活动形式应多样化,让幼儿能自主选择活动形式,做到尊重幼儿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需求。幼儿会主动融入这种开放性的环境,与教师、小朋友及游戏材料进行自主互动,这样就在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二、多方面启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学前教育阶段是激发创新意识、开发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础。创新意识的激发需要相关各方共同促进,不仅需要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还需要幼儿园教师及家庭的共同参与。幼儿的自主性是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教师的主要身份是引导者,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幼儿身上,而是应该让幼儿有自主活动的时间,能自主选择游戏、场地、规则等。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说明,让幼儿在自我探索中发挥主观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引导式问答的方法,让幼儿互动,这样就可以调动幼儿思考,让幼儿成为学习和思考的主体。教师要将课堂交还给幼儿,在提出相关思考问题后,让幼儿自主交流,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的增强,同时还能激发幼儿对问题的思考。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发现幼儿的潜力,合理指导幼儿活动外,还要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肯定和表扬,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深,多媒体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猜测和补充相关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学习“火”和“水”相关主题的时候,在多媒体上投放一个水滴和一个火苗,幼儿可能很快就会回答哪是水、哪是火。接着教师可以问,这两样东西生活中哪里会用到?这样就会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并使他们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水和火。然后,再用多媒体播放水浇灌庄稼、消防员用水灭火、火苗带来光明、火灾等视频和图片,这时幼儿就会去思考火和水到底是敌人还是朋友。最后,在教师和多媒体的引导下得出结论:水和火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朋友,但需要我们正确使用,不当的行为会让它们发脾气。同时,告诉幼儿要节约水资源,在没有父母陪同下不要接触火源等生活知识,使幼儿的记忆更加深刻。在多媒体及互动式教学中,幼儿能积极学习、主动思考,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也得到开发和培养。
  三、通过实践与探索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幼儿自主的实践与探索。学前阶段的幼儿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极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用积木拼出各式各样的建筑、交通工具等,能模仿动画人物和现实中的人。这正是幼儿创新意识的萌芽。
  角色游戏是幼儿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游戏材料,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生活的游戏方式。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幼儿,根据幼儿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幼儿提供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积极恰当地运用角色游戏,让幼儿在角色和情境中不断去思考,提高自我的认识。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能够结合情境,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角色游戏应贴近生活,如,教师可以在活动区角或者廊道建立不同的角色体验区,在厨房体验区,幼儿可以用玩具材料创作出各式各样想象中的菜品;在医院体验区,幼儿分别扮演医患,体验生活中的患病就医;在银行体验区,幼儿可以模仿存款等过程。幼儿自主、大胆地融入角色、融入情境,不仅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交往能力,更提高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创意活动是实践与探索相结合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重要方式。创意活动形式应多种多样,如创意美术、创意手工等。幼儿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是强烈的,特殊、有趣的创意材料或教师的新奇手段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产生奇思妙想,促进幼儿主动实践和探索。如在临近春节的创意手工课“灯笼制作”上,教师提供筷子、红纸、各种贴纸及电池小灯等材料,先在多媒体上播放灯笼的图片,营造过年的氛围,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及动手实践探索的欲望,然后开始灯笼的制作,教师在幼儿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和引导,充分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在幼儿创新教育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认识幼儿,营造适宜氛围,建立相应环境;幼儿教师要不断探索更多的教学模式与活动形式,多方面启发幼儿,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让幼儿自主实践探索,帮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