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作者】 卢 庆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江南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合作学习对于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小学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也不可否认,教学中还存在流于形式,不注重其本质和内涵,大多数的合作学习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甚至低效的弊端,给打造语文高效课堂造成了不少困惑。那么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应该多加思考和探究,切实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方法,以便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便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手段,既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学习观点和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与学习,同时能够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看法,听取他人的意见。基于此,笔者就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进行了相关探讨,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以期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一般6人为一组。遵照自愿的原则,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两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正副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深入研究教材,选取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
  课前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考虑本课是否安排小组合作?安排什么样内容的合作学习?在哪个教学环节安排合作学习?因此,在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思维发散点。现代教学理论要求我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领域,这就使教学过程呈现出了开放的教学情境。对于小学生学习时出现的各种想法,我们应更好地组织小组合作交流。更何况教材也给读者留下了不少悬念和空白,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学《坐井观天》这课时,教师可问:“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来,会怎样呢?它会说些什么和做些什么?你们能小组合作来演一演吗?”学生参与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相互启发,开阔思路。事实也证明,学生想象丰富,热情高涨,不时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 意见分歧点。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教师可有的放矢,放手让学生共同探讨。如一位优秀教师在上《将相和》一文时向学生质疑:“蔺相如是不是像廉颇说的那样仅凭一张嘴就爬到他的头上呢?”有的学生说是,有的说不是。于是,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读文找理由并展开辩论。学生思维敏捷,唇枪舌剑,很好地体现了合作探究精神。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之间的争论交流能促成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交流对话中学生思考过程的外显化能促使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使学习者超越简单的纯粹个人化的建构。因此,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时,我们不防多组织一些小组合作学习。
  (3) 重点疑难处。“最有魅力的教学就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产生共鸣。”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再根据疑问难易层次确定学习方式,或个别或小组合作。一般来说,只有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如在理解感悟《鸟的天堂》结尾句:“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时让学生质疑,小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这句话中有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第二个却没有呢?”教师随即让学生在小组中研讨,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是高质量的。
  (4) 内容分解点。合作学习以学生相互学习,达到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为目标。因此,那些内容可分解、可让每个合作成员有明确任务的学习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一位五年级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三个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法,以《校园的早晨》为题写出校园早晨的特点。每个学生只要求就其中某一方面的特点来写,写好后,小组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写作之前,要求小组成员讨论一下校园早晨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由于写作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还关系到小组的荣誉,因此学生写作过程中都显格外专心,合作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三、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正确引导
  过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掌握课堂主宰的地位,学生长期处于一种按部就班的知识灌输填鸭的被动学习状态,其自身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学习积极性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局限,对于具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进展无疑产生一定的负面阻碍影响。再具体实际合作学习进展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改革过往的陈旧老套观念进而对自身角色饰演进行一定转型变换,自始至终都做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身份。虽然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参与人群是学生,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全然不顾任其发展,教师再具体实施运用合作学习进而达到预期理想效果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积极关注学生的核心讨论并对主题偏离及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正确引导点拨,尽可能的多为学生合作学习运用创造构建良好条件及机会,通过近距离沟通交流及时解决过程中的困难及文图,有效挖掘发挥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提升强化具体学习效率,保障语文进展质量水平。
  四、恰当的评价 
  在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往往侧重于对个体的评价,即使是在小组的汇报时,有的教师也往往只对小组中心发言人给予评价,而忽略了学生表达的结果是小组整体合作努力所得,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组内成员的积极性。教师应明确对小组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应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小组的整体感觉。其次,对小组的评价要注意不仅是对合作成果的评价,还包括小组合作的组织情况,每个成员参与的积极性等。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问题的探究、发现解决的深度和方式上,由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控制以及完成。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内在的需求,它使得学生的生活更加充实。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使得学生思维相互激励,语言训练不断得到强化,养成了合作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