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怎样适应新职教高考

【作者】 夏宗华

【机构】 江西省修水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职教高考综合改革已经拉开了大幕,对习惯了叫“三校生”对口招生考试的我们来说,叫“新职教高考”更能吸引引起内心的震动。打通中职生学历上升通道,已经讨论了多时,也做了多种尝试。好在江西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元月21日,江西省职教高考综合改革工作研讨会在南昌召开,中职学校代表和高校代表坐在一起探讨新职教高考的问题。新职教高考新在何处,怎样适应新职教高考,又要注意什么问题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就从中职学校的角度谈点拙见以求抛砖引玉。
  一、新职教高考提出的背景
  2019年元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简称“职教20条”。提出:“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 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加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职教20条”明确了职教高考的考试方法即“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体现了职教的特点。
  现实背景是在运行了20多年的现行的中职生对口招生考试。统考计算机科目不利于高校选拔应用型技术人才,也限制了考生在专业技术技能上的发挥,以江西为例,本科院校在“三校生”招生指标上呈逐年下降趋势,使得“三校生”进入本科院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机会越来越少,职教高考综合改革也是迫在眉睫,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新职教高考“新”在何处
  (一) 新在考试的内容上,它打破了现行的计算机科目作为唯一专业科目的限制,进行文化素质加职业技能考试,根据高校的招生专业和学生的专业特长进行技能考试。
  (二) 新在考试的方法上,增加了实操的考试,职业技能分为理论考试实操考试两部分,注重考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现了职教高考的本质要求。
  (三) 新在招生方式上,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需要选拔考生,有利于选拔优质生源,提高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三、中职学校怎么适应新职教高考
  新职教高考势在必行,作为中职学校该怎么适应呢?
  (一)调整专业的设置。现在只把计算机科目作为专业科目,是不能适应新职教高考的,中职学校要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和高考的招生专业调整专业设置,使之真正意义上对口。不是她招什么专业,我们开什么专业,而是正好我有,正好他招,两情相悦。把已有的做优,不再有什么参加高考的高考班和不参加高考的就业班之分了,而是应该按专业或专业群分班。
  (二) 重视文化素养的培养。一个时期以来,在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指导下,出现了重技能培养轻文化素质培养的倾向,中职学校大幅减少或砍掉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没有了文化课教师或有的文化课教师被迫改行,学生文化素质萎缩,综合素质发展是失衡,学生学到了专业技能,没学到做人的本领,最终专业技能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新职教高考考查文化素质,那么中职学校就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以适应新的要求,特别是文化素质师资队伍建设要及时跟进。
  (三) 重视双师型双师队伍的建设。新职教高考强调职业技能的考试,技能分为理论和实操两部分进行,其中实操占分更重。要求中职学校加大实操的教学力度,教学,教师是关键,没有教师,一切事免谈。这要求中职学校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真正既站得了讲台又站得了工位的教师,教不了实操的理论课,教师只能在黑板上画圈圈,教不了理论的实操的师傅们缺乏足够的理论指导,这种状况在当前的中职学校还普遍存在,理论和实际的脱节,势必影响学生的职业技能的系统掌握。也与新职教高考不相适应,探索建立现代企业的学徒制,不只是高校的刚需,同时也是中职学校的硬核。
  四、新职教高考来了,我们该注意什么
  新职教高考势必推动中职学校教学的新一轮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既要适应新职教高考,又要防止一边倒,不能落入一切围绕高考转的普通教育模式的窠臼。抡起高考的指挥大棒,一阵狂舞,又会把刚建立起来的职教体系砸的遍体鳞伤。“职教20条”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这是在教学改革中必须要注意的事情。防止职业教育变成新的应试教育,两点至关重要,一是职业教育性“职”不能变,新职教高考中职业技能考试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中职学校在改革过程要充分解读政策,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专业,加强专业技能教学。在新职教高考下选择专业,在选择专业上适应新职教高考。二是坚持两条腿走路,抓高考与抓就业并行,两者不可偏废。新职教高考给中职学生在学历提升上打通了通道,其实也不是唯一的通道,为中职生提供了多种途径的选择,也为大国组建了人才梯队。但是中职技术技能人才还是大国制造的主力军,生力军。社会、企业需要大批蓝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飞跃的过程中,蓝领处在棒槌形结构的中间部分,是主要力量。中职学校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培养蓝领,特别是在县域经济崛起的过程中,这部分职能是无法被取代的,因此,中职学校要积极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当地工业园储备中等技术技能人才。中职学校毕业生一可以通过新职教高考继续深造,成为高技能人才,二可以直接就业,为社会贡献聪明才智,那么中职教育就会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