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在高中体育课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作者】 孙永正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但一直以来,大多数体育教师在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都能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去完成,而在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方面,则不够重视,认为是“软任务”又不考核。因此,后几种功能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认为智育是硬任务,为了抓智育可以不管或少管体育教学。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体育教学除了锻炼学生的体魄外,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素质教育,做到寓思想素质于愉快地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把思想素质教育渗透到体育课中,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目前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要求。怎样才能在体育课中取得体育、德育双赢呢?用十四个字概括起来,就是“精心设计、寓教于乐、乐中学、学中乐”。
一、 制定恰当的目标,让学生步入正轨
由于学生刚由初中升入高中,对周围环境比较陌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不太亲近,对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体育课的课堂常规也不是很了解;同时初中阶段各校的要求又不统一,故上课时大部分学生表现不离谱,能控制住自己,纪律状况较好,但是其中一部分学生由于对体育的认识不同,不重视体育的现象仍然存在,为了不给教师留下而应付上课。有些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教学形式、方法、要求和教学特点更是认识不够,上课表现不尽人意,有的表现的死板,有的则过于活跃,有的体育基础教好,认真遵守纪律的同学不愿表现,,班团干部也不敢大胆协助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制定思想品德教育目标时,要针对上述特点,应充分利用学生的优点逐渐使他们克服缺点,使其思想步入正轨。
1. 明确课堂常规,加强考勤检查,对于对体育课认识有错误的同学,要通过教育,端正其认识;
2. 培养严格的纪委性。要学生明确纪律的重要性。纪律是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的保证。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为今后的学习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阶段如果抓不好,以后出现混乱局面就不易收拾;
3. 明确体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在学生时期的作用,对个人学业的影响,以及对个人的终身作用。
4. 通过整修操场,布置和收还器材,规划场地,培养学生爱护公务,热爱劳动的习惯。
二、运用多种形式,寓教于乐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如在体育理论课中,可以通过我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及树立远大理想。在设计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如枯燥乏味的队列练习,可采用“我是一个升旗手”的标准要求学生,让他们以实际行动向升旗手学习,努力做出“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锻炼毅力和耐力。再如垒球投掷课,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敌人”游戏(在投掷区前划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看谁能炸着,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则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集体主义教育课。
要做到“寓教于乐、乐中学、学中乐,”,就应在体育教学中法多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比赛教学法。所谓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比赛教学法不是从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就是从集体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作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它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它们在形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儿童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这些教学方法都要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有所获。如跳单双圈时,有的学生因图快或不情境认真,常常踩出圈。可将之设计成“灰太狼捉喜洋洋”游戏,谁要踩出圈,就算被灰太狼捉住,这样再跳时学生就会很认真,又很有趣。又“我们都是特种兵”游戏,让“特种兵”每组带着执行任务进行“探险”寻找“目标”。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锻炼和教育目的。
三、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好的品德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利用一切有影响的、让学生崇拜的英雄人物、先进事迹去诱导学生,做疏导工作。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如田径运动员刘翔,他是中国运动员的骄傲,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我们还有数以千计的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克服伤病的困扰,冲破重重障碍,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我,为国争光。他们顽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典型事例,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逐步形成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实施德育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当前,难度特别大,对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要求比较高,但只要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领域各项改革,就一定能够开创出体育教学过程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在体育教学中要把思想素质教育渗透其中,教师除了具有必须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学内容,别出心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受到教育。这便是体育课在体育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把思想素质教育渗透到体育课中,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目前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要求。怎样才能在体育课中取得体育、德育双赢呢?用十四个字概括起来,就是“精心设计、寓教于乐、乐中学、学中乐”。
一、 制定恰当的目标,让学生步入正轨
由于学生刚由初中升入高中,对周围环境比较陌生,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不太亲近,对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体育课的课堂常规也不是很了解;同时初中阶段各校的要求又不统一,故上课时大部分学生表现不离谱,能控制住自己,纪律状况较好,但是其中一部分学生由于对体育的认识不同,不重视体育的现象仍然存在,为了不给教师留下而应付上课。有些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教学形式、方法、要求和教学特点更是认识不够,上课表现不尽人意,有的表现的死板,有的则过于活跃,有的体育基础教好,认真遵守纪律的同学不愿表现,,班团干部也不敢大胆协助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制定思想品德教育目标时,要针对上述特点,应充分利用学生的优点逐渐使他们克服缺点,使其思想步入正轨。
1. 明确课堂常规,加强考勤检查,对于对体育课认识有错误的同学,要通过教育,端正其认识;
2. 培养严格的纪委性。要学生明确纪律的重要性。纪律是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的保证。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为今后的学习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阶段如果抓不好,以后出现混乱局面就不易收拾;
3. 明确体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在学生时期的作用,对个人学业的影响,以及对个人的终身作用。
4. 通过整修操场,布置和收还器材,规划场地,培养学生爱护公务,热爱劳动的习惯。
二、运用多种形式,寓教于乐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如在体育理论课中,可以通过我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及树立远大理想。在设计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如枯燥乏味的队列练习,可采用“我是一个升旗手”的标准要求学生,让他们以实际行动向升旗手学习,努力做出“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锻炼毅力和耐力。再如垒球投掷课,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投弹炸敌人”游戏(在投掷区前划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看谁能炸着,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罚做俯卧撑,促其加强臂力练习),则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能奋力向敌人投掷。这既是效果好的体育课,又是生动的集体主义教育课。
要做到“寓教于乐、乐中学、学中乐,”,就应在体育教学中法多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比赛教学法。所谓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比赛教学法不是从个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就是从集体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获得运动的快乐感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作为目标的教学思想。它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它们在形式上是以快乐从事体育学习为目标,但真正的目的是为儿童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至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这些教学方法都要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有所获。如跳单双圈时,有的学生因图快或不情境认真,常常踩出圈。可将之设计成“灰太狼捉喜洋洋”游戏,谁要踩出圈,就算被灰太狼捉住,这样再跳时学生就会很认真,又很有趣。又“我们都是特种兵”游戏,让“特种兵”每组带着执行任务进行“探险”寻找“目标”。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锻炼和教育目的。
三、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好的品德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利用一切有影响的、让学生崇拜的英雄人物、先进事迹去诱导学生,做疏导工作。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如田径运动员刘翔,他是中国运动员的骄傲,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我们还有数以千计的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克服伤病的困扰,冲破重重障碍,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我,为国争光。他们顽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典型事例,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逐步形成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实施德育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当前,难度特别大,对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要求比较高,但只要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领域各项改革,就一定能够开创出体育教学过程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在体育教学中要把思想素质教育渗透其中,教师除了具有必须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学内容,别出心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受到教育。这便是体育课在体育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