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有效教学

【作者】 顾 根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翔凤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把新课改的最终目标变成有效教学现实,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来施教,将生活引进课堂,将现代手段融入课堂,在“优教”中实现“优学”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音乐;新课改;课堂教学;有效
  随着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双主双优”新课改工作的深入推进,人们在践行中获得的新理念、新方法也不断在头脑中固化下来并成为探究有效教学的新策略。初中音乐从传统弱位——豆芽儿科转向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担当着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等多种培养重任,不再是只教教唱歌。我们知道,“双主双优”的最终目的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更好的音乐教育。那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又如何来把新课改的目标通过策略运用来实现呢?这本身就值得我们下力气去探索。在全面践行新课改的实践中,我积攒了这样一些有效教学的心得。
  一、不断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素质
  常言中的“打铁还须自身硬”告诉我们,要将有效教学的追求变成现实,就必须“优教”。而教师作为“教优”的实践者,就必须在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具有较强的教学业务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以及这几位一体的整合知识与实践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多年的实践感受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出色的音乐老师比演员都难,因为他必须带领许多不同爱好的学生向着有效教学的双边互动追逐。作为一线教学实践者,音乐教师不仅必须理解音乐,而且还必须如何区分音乐,拥有正确的审美方法并掌握美的原理,并且需要系统的音乐知识体系。当然,与传统音乐教学相比,音乐教师仍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因此学校和个人音乐教师都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而将有效教学变成现实。同时,教师应结合初中学生学习和年龄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方法新手段与音乐教学的整合。在“优教”过程中,音乐教师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并通过教育方式创新而传播音乐知识,发展学生音乐素养,并在有效教学的追求中改善自我教育,实现“优学”而获得有效教学的预期实现。
  二、将生活融入音乐欣赏教学中
  音乐欣赏教学不是音乐教学的附加成份,而是其中的重要组成,担当着学生音乐基本素养中的欣赏能力培养,是一种大众化的教育。所以,作为实践者的我们应转变观念,我们所从事的音乐教育不是要教他们成为音乐家,而是要加强他们对艺术的欣赏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音乐是来自生活中的声音而发展起来的音响艺术,将生活融入音乐教学便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需要,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实用性和趣味性,可以激活学生主体性作用而起到“优学”的效果。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仔细研究有关学生生活的有趣故事,然后根据积极健康的原则找到相关的生活原声进行加工改造,使其成为更好的音乐素材而进入音乐课堂并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来。例如,现实生活中的流行歌曲反映了音乐的现代性。教师可以选择接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歌曲,让学生在兴趣中既容易实现理解和接受的效果,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而心领神会。这样自然就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教学平台上,加上教师能根据学生参与情况和反馈信息及时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讲解中,学生就可以快速理解什么是流行音乐,它具有什么价值,如何欣赏和评价它。
  三、加强音乐知识教学的手段创新
  当然,将生活引进音乐课堂只是音乐教学在内容上的一种创新,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还要在配合内容创新的同时,将手段创新体现在音乐课堂中,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并发展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实践中,手段创新一般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发挥音乐器材,如乐器运用的直观手段两种。
  如今,许多电视节目和电影都包含人们久听不腻不厌的精典歌曲,其中许多歌曲都非常有价值。教师可以借此培养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并鼓励他们更多地专注于聆听某些独特的情节和背景音乐以及空间电视效果,以实现强大的音乐表现能力,并使学生视觉和听觉这种感知经验越来越丰富。我们知道,音乐知识是理论性的,教学这类知识的过程容易使人乏味。而这些又是学生必须应掌握的知识。因此,化枯燥为有趣的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来创新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性,丰富学生视觉、听觉内容,降低理解难度。实践证明,采用多媒体这类视听艺术手段教学可对学生音乐知识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可以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巩固他们的音乐知识并逐步提高他们的喜爱之情。除了手段新颖外,我们教师还可以将经典的电影或电视音乐带到教室,与学生一起欣赏音乐之美。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向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以增强他们的理解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并使他们对音乐作品有更多的新理解和新体现。这也是我们有效教学应在教学宽度上应作的文章,更利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和主体性的激发,而实现“优学”目的。
  总之,音乐教学育人在初中学校素质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激发了学生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之情感,增强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并为他们音乐欣赏和创新技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作为学校音乐教学的实践者的我们,应在新课改引领下迈开改革大步而创新实施有效教学新策略,通过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要求,努力把“优教”“优学”作为教学创新实践己任,把让学生获得良好音乐教育作为实践追求而力举课改之旗使音乐教育焕然一新。这样,就可促使音乐教学平台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了。
  参考文献:
  [1]张妍芳,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