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数学生本课堂之我见

【作者】 莫 均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六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目前,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课堂教学时主要以灌输的方式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是被动的听讲,自主学习空间比较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度和学习效率不高;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少,教师提问比较少,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也很少,而且,课堂学习的气氛不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我结合自身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初中数学生本课堂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本课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自主学习的强化剂。主动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使他们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途径,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备课环节以生为本
  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传授知识上,忽视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学习。而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准备,将备课的重点放在前置作业的设计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需要学习到哪些知识,还需要兼顾将学到的知识总结提升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总之,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恰当的方式导入数学教学的课堂,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备课中设计的课堂问题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究,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发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备课的中心,时时刻刻考虑到学生的成长,做好以生为本。
  例如:在讲解“线段、射线、直线”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要考虑到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哪些知识是学生比较容易误解的。如:学生不能很好地辨别射线与直线的区别,不理解射线是有一个端点,而直线的两端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思考采用哪种方式帮助学生有效地区分这一点。借助手电筒,将手电筒打开,让学生思考此时所形成的是射线还是直线。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也做到了以生为本。
  二、设置前置作业,巧妙设计问题
  前置性作业还不完全等同于预习,教师布置前置性作业一般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使学生充分的预习所学的知识,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在预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从而使之在教学学习时,更能高效地、有针对性地学习;二是教师可以在前置性作业环节设计相关的问题,这个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这样,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种探究性的前置作业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其学习兴趣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这节课时,我先使学生预习这节课的知识,知道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我给学生出了一些方程:-7=5+x,2x+4=-12,4(3x+2)-6(3-4x)=7(4x-3),学生在课前预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我使学生想一想,在算一元一次方程时,解题步骤主要是什么?一元一次方程主要可以分为哪几种?学生在课前进行思考。
  三、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真正构建“生本”数学课堂
  打造“以学生为本”的初中数学课堂,首先教师应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在主观思想上正确理解和接受“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更要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落实.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核心和主人,教师则转变角色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协作者和指导者.当前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全新教学形式.详细地讲,就是教师依据学生特点和具体学情,将学生合理地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展开探讨交流和互动,已到达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目标.例如,在讲解七年级华师大版教材中“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就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组内展开讨论,想一想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看到过那些轴对称的物品和图形,并动手做一做.最后看哪组说出的抽对称物体多.教师和学生对各个小组所制作的轴对称图形做出评价打分,通过分数的多少决定合作学习效果,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核心地位,调动学生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四、共享课后总结,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会安排学生课前预习课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问题,因此在课堂中让学生去归纳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于自己学习的知识去总结并说出自己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这课知识时,很多学生对于有理数的加减法不会辨别,教师不要一味的去给学生讲解知识,要引导学生之间去探讨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牢牢地记住相应的知识点,而且学生共享了自己的想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生本理念属新型的课堂教学理念,虽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本理念存有诸多缺陷,但是其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可以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全面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