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

【作者】 李白雪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林丰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从趣味性教学法入手,分析趣味教学的意义以及对如何进行趣味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小学体育课趣味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让小学体育课在趣味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趣味教学;游戏教学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不仅是文化课程的课堂有了巨大的变化,体育这种实践性的课堂也发生了变化。体育课是小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但要锻炼出健康的身体,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刚好小学是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阶段,从小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这对推进小学素质教育进程有着很大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都是学生跟随教师,教师要求学生在进行简短的热身活动之后,就让学生分散活动,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这样就算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这种方式使得很多不爱运动的学生缺乏体育健康意识,就难以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先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进程中,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和教师很好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就能以饱满的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践教学证明,那些学生不愿意学习的课程多数是因为教师总是批评学生,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程度不够深刻,而那些受到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教师性格温和、幽默亲切、教学能力较高。小学生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个教师的喜爱程度,只有喜爱教师才能更好的信任教师,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降低自身姿态,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批评教育要选择合适的语言,不要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这样才能更好的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的教学也才会更有效率。例如,在进行跳绳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这时教师与学生一起比赛,看谁跳的比较多,通过教师和学生一起活动,营造一个公平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
  二、增加课堂教学乐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好玩的天性,对新事物总是怀有好奇心,因此,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兴趣,就需要利用游戏教学和小组竞比2种方式。首先,游戏教学是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运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内容,是一项十分可行的方法,因为它能够很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让学生真正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比如说,教师在向学生讲授篮球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将游戏教学的方法贯穿到教学中去,让学生一起参与进游戏中去。在开展这一活动上,教师可以通过借鉴“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在指定动作保持静止,以这种方式来让学生对投篮中的一些规范姿势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加,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这一门课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和引导更是极其关键的,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对体育是否有兴趣也会对他们将来运动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学生在这一阶段都具有极强的好胜心与不服输的勇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适当地对这2个特性进行利用,可以使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最直接也是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设立竞比小组。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设计相关的竞赛游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竞赛中迸发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和发掘自己的潜力。而且,在比拼中,小组之间的成员可以相互帮助、相互激励,这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能力和合作能力,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而更容易、高效地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加强体育游戏引导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处于爱玩的阶段,所以在进行小学体育教育时应当强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游戏是非常好的方法。正是由于游戏自身特点,他们与小学生自身特性融合在一起。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应当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使学生内心意识得到提升,认识到体育教学重要性,从而可以显著提升学习兴趣。以跑步为例,在进行游戏体育教学时应当采用超人变速跑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均能参与到整个游戏之中,教师发出口令之后,学生进行慢跑,之后再进行快跑,这样一快一慢方法贯穿于整个游戏之中,学生完全按照教师口令做好跑步运动。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对快跑和慢跑有一个初步认识,可以使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显著提升。
  四、培养善于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例如,在一场拔河比赛中,因我发现有一个不是本班级的学生参与了比赛,故大声斥责,结果使该班的学生转移了注意力而导致失败。这种由于其它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学生难于接受,情绪非常恶劣。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我主动地向学生说明真相,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同时借此机会教育了学生,让他们知道作弊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使学生了解任何比赛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培养学生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通过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应当紧密联系新课改要求,加强管理,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多元化方法,引导学生建立良好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取得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完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