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

【作者】 侯昌棋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蕨溪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合作学习越来越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变成一种形式,走过场,停留在表面。因此,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能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合作学习成为了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我们积极开展了“学生自主、合作性学习”研究,上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主合作学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好的效果。但是,并不是所有教材的内容都适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才适合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呢,为了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并且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有必要对数学合作学习进行多角度的讨论与研究。
  一、重视学习小组“带头人”的培养
  这“带头人”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并能管住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小组选出自制力较强、组织能力较好的同学为小组长后,对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清楚小组长的职责,带领小组进入角色,开展合作,增强小组竞争力。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等,让学生管理学生,把权利下放,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的顺利开展。
  二、合理分组,让所有学生从中获益
  小组成员的组成应该是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的一个标准的搭配。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平均分配到每一个组中,既有利于学生间顺利地相配合和互相学习,又有利于小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同时平均分组也有利于教师进行相关的管理与引导,有利于形成一定的秩序。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轮流变动,让不同的学生之间交换合作,让不同的学生之间形成关系,相互了解,并且进行一定的交流和碰撞,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团队适应性,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一定的团队协调能力,同时有利于整个班级形成一种较好的凝聚力,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关系。
  三、合作学习的契机
  合作学习的成败及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取决于讨论时机的选择与把握。为此,教师要合理选择讨论的契机,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讨论要适时,一般可以放在以下几个环节处展开:
  1、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之时。
  学生的认知需要常常来自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似乎相似,但又不清楚,不能立即理解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或者不能立即解决的实际问题,“问题”激起了对新知的渴求,产生了一种“愤悱”的心理境界。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希望从别人的想法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得到验证,更希望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所以,这时恰如其分地组织讨论效果最佳。
  2、通过操作实验来探究规律之时。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规律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才能发现其奥妙,如: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公式,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的关系等等,这时仅凭个人的才智是不够的,须挖掘集体智慧,在集思广益中,实现真正的把握和理解。
  3、解答“开发性”问题之时。
  解答开发性问题的方法各种多样,而且结果也不唯一,不同学生常常发现不同的结果。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为学生间的交流创设了良好的机会。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能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倾听同伴的意见,并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进步。如一些根据问题补条件或根据条件补问题的应用题,在同学的讨论中就会发现多种解题方法和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可促进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极大的发挥其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具有不定性、探索性的开放性练习,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而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表明,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学生一知半解,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练习,让每个学生发表见解,相互启迪,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开展合作练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讨论合作意识可能不强,这时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并安排特定的时间,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合作练习的意识,实施新课程以后,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讨论题,作为合作练习的素材,这样,学习稍有困难的孩子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好方法。
  五、积极评价:肯定团体,激励个体
  评价是促进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如何使合作学习持续、有效并最终形成一种持久性的学习方法,需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首先,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其次评价的目标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小组。把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如《角的度量》教学中,教师划分好小组,并选出小组长,通过小组的形式向学生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向学生传授正确使用量角器的方法,然后画出一些不同角度的角,组织小组学生进行合作测量,将同样的测量角度的题目分发给所有小组,使小组之间展开竞争,记录小组完成角度测量的速度与准确度。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完成了彼此的工作,其中测量、记录、总结、发言都是不同的组员完成。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各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既锻炼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协调能力。教师评价团体时,学生既感受到集体荣誉,又感受到被老师肯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现代社会不断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从小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给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