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低学段网上教学在线评价之四法
【作者】 李 芹
【机构】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2020年的新年,我们结识了一个新名词:新型冠状病毒,人人谈疫色变;2020的春天,让千千万万的中国教师,认识并拥有了一个新名字——“在线主播”,一份全新的挑战随之而来。
线上直播,在互动过程,时时会连麦。在连麦过程中,让我有幸见识了孩子们远离老师后的“千姿百态”,也让我重新审视、静心思考如何对低学段孩子进行线上评价这一课题。在这几个月的探索中,我紧抓一个个瞬间,在肯定孩子们见解、发现,激发他们兴趣的同时,适时指正他们习惯、方法的不足,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在鼓舞中又纠正了自己前行的方向,使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在这样的评价中,师生都能感觉到彼此的关注与理解,同时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习惯等紧密相联的魅力,使得线上语文教学有了活力与生命。
(一)以身示范养习惯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模仿可以说是他们获得对社会感知的一种重要途径。在与老师的长期相处中,老师也成了他们模仿的对象。在线上直播的这段时间,我努力从各方面规范自己的言行,生怕误导了孩子,而正是自己的严苛,也成就了孩子们的一些好习惯。与孩子连麦时,当孩子进直播间拖拖拉拉时,我会对他们说:“瞧,老师这么个大忙人,却每天都能按时直播,数月如一日,你们能跟老师比比赛,做一个准时的人吗?”言语中,少了苛责,却激起了孩子的模仿之心,慢慢地,准时的习惯无形中形成。而当孩子蓬头垢面、睡眼惺忪时,我也打开摄像头,让孩子来看看老师的工作状态:衣着整洁,精神抖擞,并适时的提醒他们:“今天的妆容有点不合时宜。”孩子们不自觉地低下了羞红的脸,一句恰如其分的提醒,让孩子明白了对待学习的态度应该是专心,认真。当在镜头前,孩子们还在奔波着寻找文具与学习资料时,我会对他们说:“孩子,大家可都看着你了,课前早准备哟!”短短的一句话,让孩子没有了尴尬之感,但同时也知道了以后上所有的课该如何去做……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行为,现场捕捉,智慧启迪,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着这些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慢慢得到了养成,直播的效果也一天比一天好。
(二)扬长避短激兴趣
七八岁的孩子,已有了羞耻之心,也知道了趋利避害。面对连麦,有些孩子就选择了拒绝,选择了“我听不清、这边很卡”的推托之词。此时,需要抓住时机,抓住亮点,适时表扬,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有成就感。当孩子连麦,表达比以前流畅了,我会说:“孩子,你的平舌音、翘舌音比以前读得更准了。”“你的朗读不仅读出了诗的节奏之美,更让老师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景象中。真好!”当以前较内向的孩子在镜头前自信时,我会说:”今天的你真帅,所有的孩子都应向你学习。”“今天自信回答问题的你,是最美的。”一句句激励的话语,让这些孩子认识了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让所有孩子都有了表达的欲望,激发了他们内心对学习的渴望之心。
(三)刚柔相济促发展
一味的表扬可谓是“宠溺”。对待孩子,也应这样,尤其是低学段的孩子,也应让他们是非观点明确。当孩子线上回答问题准确但却身处大街上时,“孩子,你的问题回答得非常准确,但你应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习”,我会脱口而出。当孩子朗读得有声有色但却多字少字时,会评价他:“你的朗读情感很到位,但也要养成朗读时,用眼睛余光扫描文字的习惯哟!”平时学习成绩很不错的孩子,在检查背诵时,却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我会告诉他:“孩子,人不学,要落后。语文学习需要你日积月累,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伟大工程。”……正是这样一些个体的碰撞,教师不光让个别学生明白了语文该怎样学,更让所有孩子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及价值!
(四)心灵碰撞扬正气
课堂是灵动的。在镜头前,一个孩子在农村老家,在坝子里,寻找网络最佳的位置,迎着风,蹲着身子正在认真地听讲。看着孩子那冻得有些发白的嘴唇,听着孩子那微微有些颤抖的声音,我满眼泪水,“孩子,你能在这样的情境里坚持学习,让老师感动,老师真想拥你入怀。孩子们,你们坐在软软的凳子上,坐在舒适的屋子里,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此时,所有的孩子与老师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学习正气盈满课堂。当连麦时,一个极具磁性的声音穿透而出,对话框里的赞叹声此起彼伏,“孩子,你的朗读非常到位,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请你来给我们当小老师吧!”老师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孩子的声音,好学之风此时已在孩子心中扎下了根。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耳朵倾听万籁,敞开心灵适时评价,必能让正义之气得以弘扬。
低学段网上教学在线评价,老师应以养成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为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内在学习潜力为线,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抓住教学瞬间,巧妙评价,成就孩子的未来!
线上直播,在互动过程,时时会连麦。在连麦过程中,让我有幸见识了孩子们远离老师后的“千姿百态”,也让我重新审视、静心思考如何对低学段孩子进行线上评价这一课题。在这几个月的探索中,我紧抓一个个瞬间,在肯定孩子们见解、发现,激发他们兴趣的同时,适时指正他们习惯、方法的不足,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在鼓舞中又纠正了自己前行的方向,使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在这样的评价中,师生都能感觉到彼此的关注与理解,同时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习惯等紧密相联的魅力,使得线上语文教学有了活力与生命。
(一)以身示范养习惯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模仿可以说是他们获得对社会感知的一种重要途径。在与老师的长期相处中,老师也成了他们模仿的对象。在线上直播的这段时间,我努力从各方面规范自己的言行,生怕误导了孩子,而正是自己的严苛,也成就了孩子们的一些好习惯。与孩子连麦时,当孩子进直播间拖拖拉拉时,我会对他们说:“瞧,老师这么个大忙人,却每天都能按时直播,数月如一日,你们能跟老师比比赛,做一个准时的人吗?”言语中,少了苛责,却激起了孩子的模仿之心,慢慢地,准时的习惯无形中形成。而当孩子蓬头垢面、睡眼惺忪时,我也打开摄像头,让孩子来看看老师的工作状态:衣着整洁,精神抖擞,并适时的提醒他们:“今天的妆容有点不合时宜。”孩子们不自觉地低下了羞红的脸,一句恰如其分的提醒,让孩子明白了对待学习的态度应该是专心,认真。当在镜头前,孩子们还在奔波着寻找文具与学习资料时,我会对他们说:“孩子,大家可都看着你了,课前早准备哟!”短短的一句话,让孩子没有了尴尬之感,但同时也知道了以后上所有的课该如何去做……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行为,现场捕捉,智慧启迪,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着这些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慢慢得到了养成,直播的效果也一天比一天好。
(二)扬长避短激兴趣
七八岁的孩子,已有了羞耻之心,也知道了趋利避害。面对连麦,有些孩子就选择了拒绝,选择了“我听不清、这边很卡”的推托之词。此时,需要抓住时机,抓住亮点,适时表扬,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有成就感。当孩子连麦,表达比以前流畅了,我会说:“孩子,你的平舌音、翘舌音比以前读得更准了。”“你的朗读不仅读出了诗的节奏之美,更让老师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景象中。真好!”当以前较内向的孩子在镜头前自信时,我会说:”今天的你真帅,所有的孩子都应向你学习。”“今天自信回答问题的你,是最美的。”一句句激励的话语,让这些孩子认识了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让所有孩子都有了表达的欲望,激发了他们内心对学习的渴望之心。
(三)刚柔相济促发展
一味的表扬可谓是“宠溺”。对待孩子,也应这样,尤其是低学段的孩子,也应让他们是非观点明确。当孩子线上回答问题准确但却身处大街上时,“孩子,你的问题回答得非常准确,但你应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习”,我会脱口而出。当孩子朗读得有声有色但却多字少字时,会评价他:“你的朗读情感很到位,但也要养成朗读时,用眼睛余光扫描文字的习惯哟!”平时学习成绩很不错的孩子,在检查背诵时,却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我会告诉他:“孩子,人不学,要落后。语文学习需要你日积月累,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伟大工程。”……正是这样一些个体的碰撞,教师不光让个别学生明白了语文该怎样学,更让所有孩子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及价值!
(四)心灵碰撞扬正气
课堂是灵动的。在镜头前,一个孩子在农村老家,在坝子里,寻找网络最佳的位置,迎着风,蹲着身子正在认真地听讲。看着孩子那冻得有些发白的嘴唇,听着孩子那微微有些颤抖的声音,我满眼泪水,“孩子,你能在这样的情境里坚持学习,让老师感动,老师真想拥你入怀。孩子们,你们坐在软软的凳子上,坐在舒适的屋子里,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此时,所有的孩子与老师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学习正气盈满课堂。当连麦时,一个极具磁性的声音穿透而出,对话框里的赞叹声此起彼伏,“孩子,你的朗读非常到位,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请你来给我们当小老师吧!”老师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孩子的声音,好学之风此时已在孩子心中扎下了根。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耳朵倾听万籁,敞开心灵适时评价,必能让正义之气得以弘扬。
低学段网上教学在线评价,老师应以养成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为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内在学习潜力为线,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抓住教学瞬间,巧妙评价,成就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