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的指导策略

【作者】 刘 倩

【机构】 法国华侨教育基金会第一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是说话写话的基础阶段,引领好这个入门将来对中高年级的写篇章尤为关键。
  关键词:低年级;看图写话;训练表达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把低年级的写话目标定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看图写话练习是作文训练的第一步,能有效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好的基础。
  我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大多数时间都是从事低年级教学的多,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通过以下的几个步骤来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效果较好。
  一、善于观察,捕捉信息
  看图写话之前先要观察,有了良好的“观察”,心里形成清晰的影像,才有话可说。二年级的学生观察能力不强,没有形成系统的观察方式,捕捉图画信息能力不全,因此在指导学生看图画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
  1.单幅图
  (1)找出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观察顺序: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中间向四周,或从四周向中间。
  (3)人物细节:看动作,听声音,观表情
  2.多幅图
  (1)找出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比较:找出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串联图意
  (3)演一演:把自己当做图中的主人公,在心里演一演,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尽量模仿到位。
  看图写话中,看图是基础,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如:他是跑还是跳?他是哭还是笑?尽量让画面变得生动,捕捉各种信息,集合所有信息串联成文。
  二、注重看图写话的日常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多了,写作的素材也就多了,对写话的难度也就自然解决了。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力很好,也是积累词汇的关键期。不过,很多学生不注意积累,难以认识到平时阅读积累的价值。教师作为教学导向者,就应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阅读课时,帮助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对于看图写话教学,很多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不愿意去表达,或者缺少表达的'知识。为此,主要从几个方面来着手。一是结合教材中的文章来积累。教材是学习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积累知识的基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读书,引导学生从阅读中理解和想象。比如抓住阅读机会,渗透阅读素材,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低年级学生在平时阅读积累中要记录“好词好句”,要养成积累的习惯。什么是好词,教师要引导学生分辨,那些是优秀的句子,应该记录下来。比如,在《沉香救母》中,对于文中的很多成语都是良好的写作素材。比如“习武练功”,“腰酸背痛”等,还有“盛夏酷暑”“寒冬腊月”“起早贪黑”等形容沉香刻苦训练的成语。对于神通广大,心狠手辣等形容二郎神的凶残。这些成语本身就是平时看图写话教学中的最常用到的形容词,让学生从积累中来学习,并在日后的写话教学中来恰当的应用。(www.fwsir.com)当然,对于教材中的读读背背这些内容,既有相关的成语故事,还有精美的插图,方便学生从阅读中来学习,积累的多了,在日后的写话中就慢慢懂得仿写与应用。课外阅读也是积累的重要渠道,教师要拓宽学生阅读范围,有选择的导入不同阅读书籍,引导学生从绘本阅读、童话阅读、寓言阅读中,丰富语言知识。比如每天中午课前进行五分钟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故事进行演讲,来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乐趣。
  三、说说,培养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或重复啰嗦,有时带有语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  
  (1)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  
  (2)要有基本内容,不要丢掉重点;  
  (3)鼓励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外的学生,表扬他们说得细,说得好。在说写训练中。要求学生准确、有中心、有合理的看图,启发学生大胆思维、想象、发言(表达),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每次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兴趣盎然,劲头越来越高。在说话课上,我经常这样对他们说:“谁能和大家说不一样?”那个同学比刚才那个同学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些?”以此鼓励同学说话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说话的顺序,他们就会积极地表达,久而不厌,心情愉快。有时看单幅画面说话,学生可以说出十多个不相同的开头,有的学生还有自己的创见,在说的基础上再指导写,就容易多了。  
  低年级同学主要是形象思维,而且跳跃性很大,因此,他们表达事物时常常杂乱无章,所以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时,要教会他们按顺序的分层次,一部分一部分地看,教他们看“细”,看“全”,看“深”。在观察中除训练他们有序地看,还要训练他们有根据地想,有条理地说。  
  四、动笔写话,完成最终目标
  学生把观察到的、想象到的和口头表达的东西转化为书面文字,这是看图写话的最后一个过程,也是看图写话的最终目标。这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困难,低年级学生好提问题,喜爱表达,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常时带有语病。往往说得很好,但写下来就变了样。怎么办?唯一的方法就是:练习!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识字量的限制,写话训练时,要求不能过高,无论写得好与坏,只要通顺就可以了。在写的过程中,还要求学生注意:第一,尽量少写错别字,一二年纪学生识字量少,写错别字在所难免,但是要尽量把字写正确,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第二,注意书写的格式,写话的开头要空两格,后面第二行的就要顶格写。2、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话没说完用逗号,话说完了用句号;表达疑问用问号;发出感叹用感叹号。标点符号也算字,要占一个字的距离,即占一格。 第三,做到语句通顺,把语句写通顺是基本的要求,只有先是语句通顺了,再学习写具体生动。此外,还要注意平时在生活中、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经常进行词语、句子、片断的训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表达能力。
  总之,低年级学生作文处在启蒙阶段,教师要注重观察引导,善于利用资源,充分激发学生想象感悟生活,,鼓励创新,带领学生实践,积累写话材料,让学生愿说乐写,学生才会文思如泉,笔走如神,才会写出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成为一位“写作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