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 李春林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五星南门坝分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其重要任务。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一、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本质和价值诉求
  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仅指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律等基本知识,形成计算、测量、尺规作图等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而这些都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不可缺少的。
  数学核心素养是基于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反映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数学的本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具体的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当关注这些知识技能中所蕴含的核心素养,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以及可以培养的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具体的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体现数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真正价值。
  二、数学核心素养:用融通的、联系的观点整体把握
  上海市特级教师、静安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曹培英老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有两个层次、六大核心:抽象、推理、模型、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他的研究启发我们要用融通的观点、联系的思想来整体把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建构数学核心素养体系。
  (一)第一层次:立足学科整体视角
  作为数学核心素养,必须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具有一般意义、承载独特的学科育人价值。最能体现和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无疑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抽象、推理和模型。数学的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涵盖了数学的产生、发展,以及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正好对应数学的三大特征: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广泛的应用性,也分别对应三种具有一般意义的能力,即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它们构成数学学科第一层次的核心素养,又生成三个基本的素养:数学思维、数学交流和问题解决。数学思维的本质特点是抽象和推理;数学交流更加强调逻辑性且常用模型表达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数学问题的解决首先是抽象,关键是建模。
  (二)第二层次:关联学科内容领域
  它提出了十个核心素养: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它们往往与一个或几个数学课程的内容领域密切关联,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第二层次。如果从它们关联的内容领域、内在联系来考量,其中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分别对应“数学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数学课程主要内容领域;模型思想、推理能力则是以上三个内容领域共同的核心素养;运算能力是小学生数感的重要生成渠道和主要表现途径;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中主要体现在数形结合,并以空间观念为基础;模型思想内涵应用意识,建模需要符号意识也能培养符号意识;创新意识是泛学科的,是所有学科的共同目标,不是数学学科特有的。
  三、数学核心素养:应注重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不是空泛的,要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基于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体系构建的思考,还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落实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途径、方法、策略。
  (一)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基于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以及对数学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在进行不同内容领域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能认真研读教学内容,通过对教材中每一幅图、每一段话、每一道例题和习题的仔细分析和思量,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厘清知识技能目标;同时,更要深入教学内容的实质,挖掘具体知识技能所蕴含的核心素养,需要的核心素养,以及可以培养的核心素养,并把它们作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呈现出来。
  (二)寓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于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
  数学核心素养基于知识技能,又高于知识技能。数学核心素养蕴含在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小学数学知识中,概念是核心,概念和概念的关系构成知识的主体,公式、法则、性质、定律、定理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运算、测量、画图等。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贯穿于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面。小学生学习数学,一方面是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发展数学思想,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应用意识;在运用具体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和落实相关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既立足当下课堂教学实践,让学生主动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将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四基”目标有机融合;又要着眼于长远,从整体的视角,与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相切合,考虑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目标要求,循学生数学学习发展的序,坚持不懈,渐进发展,逐步提高,不断促进其广度,拓展其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