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在议论文教学中如何提取与概括中心论点

【作者】 刘仁奎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泥南初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作为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必须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掌握议论文相关知识与基本技能。人教版九年级二单元导读明确指出“学习议论文,要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然而,无论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论证思路还是分析论证方法都要从文中去辨识与提取相关信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辨识与提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辨识与提取能力呢,下面就以议论文教学中如何提取与概括论点为例谈谈个人看法。 
  一、 看标题,明方向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分析议论文论点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文章标题入手,根据标题来确定或判断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论点,所以通过分析标题可以直接找到论点。比如《学贵质疑》,学习贵在质疑,是一个完整的表判断的句子,它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即便不是论点,它也和论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标题是一个论题,论题即为文章议论的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肯定是围绕着论题来展开。比如《敬业与乐业》标题就是文章的论题,沿着论题去寻找中心论点就容易得多了。有时标题是一个问题,比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标题是一个问题,往往文章作者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标题是一个问题的,只要能找出作者所提问题的答案也就找到了文章中心论点。因此,分析标题,对于分析和把握文章的论点至关重要,标题给了我们把握中心论点的方向,我们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去寻找中心论点。
  二、 重首尾,找关键
  议论文往往用一个表示明确判断的句子表达中心论点,它经常出现在文章开头或文章结尾。然而,无论是在文章开头还是文章结尾的中心句往往都有表示提示的关键性词语,比如:应该、注意、认为、由此可见、综上所述、总之等。因此,在阅读议论文时我们应该重视首尾段,通过找关键词语来提取文章的中心句即中心论点。
  我在教学《敬业与乐业》时,首先确定“敬业与乐业”是这篇文章的论题,文章的论点应该是作者就这一论题而发表的观点。朝着这一个方向去看文章首段或尾端有没有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通过找关键词“确信”,就不难找到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为“我确信‘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在指导学生练习《最可悲的教育》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弄清楚这篇文章主要谈论的话题是关于“富养”,也就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富养”,然后通过看尾段中,抓住关键性词语“所以”就可以找到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
  三、 先提取,再概括
  在议论文阅读中,我们通过看标题,查首尾段抓关键词都找不到中心论点时,可能这篇文章就没有现成的中心论点可以提取,这时就需要我们自己概括。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概括中心论点呢?我认为可以通过先提取,再概括的方式来解决。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一个中心论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一个完整的表示判断的陈述句。然后,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把文章中所谈论到的主要问题都一一提取出来,看这些内容都是在围绕哪一个中心问题在阐述,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最后,按照中心论点的陈述形式完整地将中心论点概括出来。比如在教学《论教养》时,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理清文中都讲到了哪些内容。通过分析得知,文章首先提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然后讲到真正的教养的表现在那些地方,最后讲到优雅风度的具体表现及遵循的准则。再次分析优雅风度实则是有教养的较高境界,它也是有教养的表现。既然文章通篇都在讲有教养的表现,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根据这些内容不难发现作者就是要告诉我们应该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所以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即为:我们应该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四、 教方法,群助力
  任何一种文体的学习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作为教师重在传授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与实践中得以巩固提升。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是一种整合阅读,也是一种补充阅读,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让学生阅读到更多的文章。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教给了学生阅读方法后,可以通过群文的方式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群文中对所学知识与技能加以运用于练习,从而巩固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