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作者】 梁淑群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中心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教学是从识字开始的,当前的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生字的学习兴趣低,理解記忆差,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在识字教学中加入趣味性,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到认字、识字、用字的过程中,使学生可以打下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建立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性
小学低年级识字任务比较繁重。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性格、年龄上的特点,他们往往觉得“横、竖、撇、捺”太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觉得汉字易学、易记、有趣?在多年的低年级教学中,我尝试了趣味识字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更牢固、扎实了。
一、故事识字法
学生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我力求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让学生通过听故事记住生字。如在学习“阔”字时,我给他们讲曹操修花园门的故事,让同学们猜猜为什么曹操要在门上写个“活”字,当学生想了半天,把询问的目光投向教师时,老师才解释其意:“门”上写“活”字就是“阔”字。曹操的意思是:“嫌工匠们修的门太大了。”学生们恍然大悟,在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牢牢地掌握了这个生字。
二、演示法
用动作、实物或图画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其实就是揭示会意字的构成。如“笔”字,出示毛笔,让学生观察笔杆是用竹子做的,笔尖是用笔做成的,所以“笔”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识“拿”字,双手做合状,拿起一个物件。识“看”字,可以把一只手放在眼睛上遮住阳光,向远处看。学“采”字,可画手在树上采摘果子的图画来理解。
三、以名识字
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但班级上全部学生姓名加起来就会增加许多新字生词。把学生姓名作为识字材料,相信学生对此教学会十分感兴趣。把班级内学生名字写下来打乱,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组内的人名并记下、写下,碰到不会认识的汉子,组内同学相互帮组,相互提醒。在名字的魅力下,一个个枯燥的汉字变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样,汉子也就在学生脑海形成。
四、游戏识字
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他们学习情绪高涨,能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识记汉字和巩固汉字成果。
1.开火车识字
开火车识字,是学生最喜欢的识字方式。每次我在检查学生识字成果时,学生都抢着说:“开火车嘛!开火车嘛!”于是我说:“特快列车在哪里?”小朋友的手臂摇动着说“特快列车在这里!”哪一组声音洪亮就从那组开始。我出示生字卡,让学生按顺序认识汉字。哪个学生读错了,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下来,修理好了才能往下开。在开火车识字中,学生既觉得好玩,又能在游戏中展现自己的识字能力给同伴看。这样大大满足了他们的好动好玩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持久、稳定。从而培养学生快速地思考、准确地判断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2.找朋友
在学习第三册识字7的生字时,我课前准备好孔雀、锦鸡、雄鹰、百灵等头饰和“孔、雀、锦、鹰、灵”等字卡。课堂上让一部分学生戴头饰,一部分学生拿生字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朋友后,两个同学一个认读,一个组词说出鸟名,还可以说出这种鸟的叫声。这样在寓教于乐中激发了学生识字的欲望。
3.找苹果
课前把要写的生字贴在苹果纸上,并藏在学生的桌子里面。告诉学生在你们的桌子里有几个可爱的“红苹果”,请找一找。找到“苹果”的同学上台告诉大家,这个“苹果”的名字叫什么?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奖励,学习的兴致就更高了。
4.拼字游戏
可以用拼字游戏巩固识字。学生自制生字部件的卡片,进行拼字练习。老师还可以做一些与学生不一样的汉字部件,让学生与自己的卡片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字。如:月——夫——肤、敬——言——警、厂——则——厕等。
5.听音取字
老师读生字,学生听音,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同桌玩生字卡片:听音取字、抢认字卡。在游戏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五、归类识字
一年级下册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这时归类识字显得尤其重要,主要体现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采用了多种形式:(1)根据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如象形字《口耳目》;会意字《日月明》,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特点,初步了解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2﹚事物归类识字。《在家里》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反映家庭生活;《操场上》反映学校生活;《自选商场》反映时代生活;《菜园里》反映农村生活。这些都按事物的不同类别来归类识字,教学时,要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有机结合起来。
实践证明,真正有趣的方法能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成功地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生命的潜能。学生的识字兴趣一旦产生,就有信心克服阅读中遇到的“拦路虎”,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性
小学低年级识字任务比较繁重。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性格、年龄上的特点,他们往往觉得“横、竖、撇、捺”太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觉得汉字易学、易记、有趣?在多年的低年级教学中,我尝试了趣味识字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记得更牢固、扎实了。
一、故事识字法
学生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我力求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让学生通过听故事记住生字。如在学习“阔”字时,我给他们讲曹操修花园门的故事,让同学们猜猜为什么曹操要在门上写个“活”字,当学生想了半天,把询问的目光投向教师时,老师才解释其意:“门”上写“活”字就是“阔”字。曹操的意思是:“嫌工匠们修的门太大了。”学生们恍然大悟,在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牢牢地掌握了这个生字。
二、演示法
用动作、实物或图画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其实就是揭示会意字的构成。如“笔”字,出示毛笔,让学生观察笔杆是用竹子做的,笔尖是用笔做成的,所以“笔”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字。识“拿”字,双手做合状,拿起一个物件。识“看”字,可以把一只手放在眼睛上遮住阳光,向远处看。学“采”字,可画手在树上采摘果子的图画来理解。
三、以名识字
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但班级上全部学生姓名加起来就会增加许多新字生词。把学生姓名作为识字材料,相信学生对此教学会十分感兴趣。把班级内学生名字写下来打乱,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组内的人名并记下、写下,碰到不会认识的汉子,组内同学相互帮组,相互提醒。在名字的魅力下,一个个枯燥的汉字变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样,汉子也就在学生脑海形成。
四、游戏识字
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他们学习情绪高涨,能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识记汉字和巩固汉字成果。
1.开火车识字
开火车识字,是学生最喜欢的识字方式。每次我在检查学生识字成果时,学生都抢着说:“开火车嘛!开火车嘛!”于是我说:“特快列车在哪里?”小朋友的手臂摇动着说“特快列车在这里!”哪一组声音洪亮就从那组开始。我出示生字卡,让学生按顺序认识汉字。哪个学生读错了,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下来,修理好了才能往下开。在开火车识字中,学生既觉得好玩,又能在游戏中展现自己的识字能力给同伴看。这样大大满足了他们的好动好玩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持久、稳定。从而培养学生快速地思考、准确地判断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2.找朋友
在学习第三册识字7的生字时,我课前准备好孔雀、锦鸡、雄鹰、百灵等头饰和“孔、雀、锦、鹰、灵”等字卡。课堂上让一部分学生戴头饰,一部分学生拿生字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朋友后,两个同学一个认读,一个组词说出鸟名,还可以说出这种鸟的叫声。这样在寓教于乐中激发了学生识字的欲望。
3.找苹果
课前把要写的生字贴在苹果纸上,并藏在学生的桌子里面。告诉学生在你们的桌子里有几个可爱的“红苹果”,请找一找。找到“苹果”的同学上台告诉大家,这个“苹果”的名字叫什么?读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奖励,学习的兴致就更高了。
4.拼字游戏
可以用拼字游戏巩固识字。学生自制生字部件的卡片,进行拼字练习。老师还可以做一些与学生不一样的汉字部件,让学生与自己的卡片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字。如:月——夫——肤、敬——言——警、厂——则——厕等。
5.听音取字
老师读生字,学生听音,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同桌玩生字卡片:听音取字、抢认字卡。在游戏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五、归类识字
一年级下册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这时归类识字显得尤其重要,主要体现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采用了多种形式:(1)根据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如象形字《口耳目》;会意字《日月明》,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特点,初步了解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2﹚事物归类识字。《在家里》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反映家庭生活;《操场上》反映学校生活;《自选商场》反映时代生活;《菜园里》反映农村生活。这些都按事物的不同类别来归类识字,教学时,要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有机结合起来。
实践证明,真正有趣的方法能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和表现欲,成功地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生命的潜能。学生的识字兴趣一旦产生,就有信心克服阅读中遇到的“拦路虎”,从而提高识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