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一年级队列队形教学小妙招

【作者】 付云峰

【机构】 湖北省宜昌市青岛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控制不住自己的言行,空间感和方位感都比较差。除体育课需要队列队形练习外,大课间活动、集会、就餐、放学等都会涉及到队列队形,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刚成为小学生的孩子把队站好、走整齐是让很多老师都头痛的问题。
  一、固定位置,使站队速度“快”起来
  学生年龄小,记忆力比较差,同学之间都不熟悉,因此,在最初的队列队形中,不要过于复杂,越简单越好,学生容易记住。先记住一个固定的队形,时间久了再进行队形变换。正常情况下,学生站队以纵队居多,因此可以先以身高为条件,男左女右站成两路纵队,成横队时,向左(右)转即可。开始老师也记不住学生姓名,可以将队形编好后拍照,或是编号,每次站队按照照片或是编号来确定每个人的位置,这样每个人的位置固定后,在三天内绝大多数孩子都能记住自己的位置,个别同学就算记不住,旁边的同学也会提醒他。
  当需要站四路纵(横)队时,由于学生太小,不能短时间内教会他们队列队形变换,老师可以让从前至后双数的同学向右迈出一步,再向左边看齐,不管是否有缺勤学生,移动的始终为固定的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快速的站成四路纵队,需成横队时,再向左(右转)即可。此外,体育教师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所有的集合站队必须采用体育老师编的队形,否则多种队形容易让学生出现混记,导致站队时间过长。只要学生记住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是谁(男女生分开,不用记住旁边的人),就可以短时间内记住并站到该站的位置,做到站队速度“快”。
  二、喊好口令,让队伍快速“静”下来
  好动、喜欢讲话是一年级孩子们的天性。站队的时候叽叽喳喳的声音甚至掩盖了老师的口令,有的体育老师一节体育课下来,声音都嘶哑了。要想让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去完成动作,前提要让学生听到或是看到口令要求。例如,在比较嘈杂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在五秒中安静下来,老师可以一边报数,一边用手指表示出报的数,让学生能听到或是看到老师的要求迅速安静下来;此外,老师可以说出口令的上半句,学生接口令的下半句,以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迅速安静下来,如“1、2、3——3、2、1”、“小嘴巴——不讲话”、“手贴裤缝——不乱动”等等,这样即使个别学生没有听清老师的口令,但在学生接后半句口令的时候声音已盖过讲话学生的声音,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就会在周围同学声音和动作带动下迅速安静下来,按照老师的口令去完成动作。
  三、规范动作,确保队伍整“齐”划一
  在集合队伍时,一年级新生很难控制相互间的距离,容易挤在一起,相互拉扯、队形不整齐,此时,老师可以用规范的动作来控制学生相互间的距离:老师发令“向前看齐”后,学生回令“上”,同时,第一排的同学双手叉腰,相互间肘关节不相碰,确保左右间的间隔;后面的同学双手上臂夹紧,小手臂前平举,手掌伸直,或是两小手臂上下重叠,大臂抬至水平位,控制学生间前后的距离。当老师发令“向前看”时,学生回令“下”,同时放下手臂。学生的回令可以让所有同学迅速安静下来,手臂动作可以将学生之间前后距离拉开,保持间隔距离。向右看齐时,老师发令,学生回令,最右边的一纵队从第二个开始,双臂前平举,左边其他所有同学右手叉腰,这样就可以控制学生间相互间隔距离,队伍也就整齐了。
  队伍前进时,学生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队伍经常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此时我们可以利用篮球场的线条,让所有学生成一路纵队,跟随老师沿着线跟随走,练习一段时间后,不再看线,跟随前面的同学走,使得学生行进时提高注意力,确保队伍整齐。经过反复多次练习后,再在没有线条参照的情况下行进,队伍也不会再像蚯蚓一样弯曲了。
  总之,一年级的学生毕竟还非常小,还有很多的行为习惯需要纠正和培养,作为老师要有耐心去引导他们,多以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以身作则,给他们正确的动作示范,规范要求,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