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 程凤娟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作为奠基的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要在授与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之为他们将来更好学习,取得更好效果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重视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良好习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学科教育培养,那就是语文。因此,对于从事奠基教育平台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肩担学生未来的教师,我们应加强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使之为将来更好的学习、取得更好效果奠定良好基础。我们知道,未来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快,周期短的信息社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支撑,学生就容易立于进退两难境地。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无论是对学生当前还是未来,都具人极其重要意义。然而,习惯的形成又并非一朝一夕,更不能一蹴而就,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惯性。因此,我们教师应高度重视,加强过程落实,通过平常的教与育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路径——听说读写中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一、加强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培养
  没有“预则立”凡事皆不能成。学习更是如此。所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培养项目。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仅要强化学生思想意识,也要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重要性,也没有对此在平时中去要求、去培养,导致很多上完新课后才对课文写了什么有初步了解。打无准备的“仗”,效果是不可能达到最佳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是有害而无益的。有人形象地把预习比作火力侦察,可见其意义。实践中,为了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了解重点学习难度,就要求学生预习,通过前置作业的方式或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初入课文,自主识字、读文、弄懂基本意思。如遇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带问上课。这样的预习,就可增强学习针对性,提高学习有效性。在平时,我们要把预习要求明确提出来,让学生去实践。如,在《望天门山》学习中,虽然文短字少,一节课就可教学完成,但我们还是应要求学生去预习实践,做法是要求学生按“画、问、析、答、提”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弄清诗的内容,自画一幅能体现诗内容的图画。在课堂教学时,我们首先检查预习情况,再以馈定教,针对学生在预习中的加强疑惑进行化解教学,这样的教学的既耗时少,效果好,学生还能体验到学习成功感,既增强了预习兴趣,又发展了学习能力。
  二、加强学生勤于质疑思考习惯培养
  学起于思贵有疑。思、疑都是开启思维的有效方式,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现行小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的少,缺乏主动性,大多需要我们教师引诱启导,才能让他们参与到思考质疑中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可用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一是多鼓励;二是通过“教有疑”策略,启发思考,结合课文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以问促思;三是教给学生质疑思考的方法;四是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当然,对于第四点,我们教师要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有思维自由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引导,发扬教学民主氛围作用,让学生体验到独立思考的甜头,从而让学生爱动脑、爱思考的良好质疑学习习惯。
  三、加强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习惯培养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完成独立性不强,自觉性差,需要外力督促才能完成。这样的习惯显然不好,作为培养习惯的语文教育,我们应从作业过程中所有环节去加强培养。一是制定作业计划性,要求学生当天作业当天完成,不能拖;二是作业过程不能三心二意,要专心;三是必要检查不能少。督促学生在做完作业之后要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错误并更正;四是做作业时要字迹工整,卷面要洁净整洁。培养学生作业习惯,不仅要把要求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更要以课堂为平台,加强检查督促,这种检查督促,实际上就是培养方法的一种,对于小学生必不可少。同时,我们应对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包括按时完成的、作业质量较好的、书写工整的、态度比较好的,都应获得教师的点赞表扬。只有这样,才期进行,学生的独立作业习惯才能慢慢形成。
  四、加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
  教材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而语文素养的提高却需要广积薄发。课外摄取便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因此,鼓励学生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这一平台,无论在时间还是内容方面,都是不可取的,还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图书馆、阅览室才能吮吸语文的阳光雨露。因此,在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要把课内阅读教学平台变成讲例子、做示范的化教为导,即学法指引,读法指引,让学生在课内提法,并培养学生课外得益意识,鼓励他们去广泛阅读。这样的教与学,做到课内课外两结合,以课内引课外,让学生在课内的激励下产生我们要继续探究的动机。例如,在授完《爬山虎的脚》新知的小结时,趁着学生“植物的脚”还感兴趣之际,我们就可激励学生去探究,并推荐他们去读《植物百科》这本课外读物。当然,要学生读,作为推荐的教师,要先读,掌握其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获得阅读收获。当然,不是布置了任务,学生就要去主动阅读。这需要我们组织阅读汇报会或其他活动进行督促,才能收到实效,尤其是小学生。
  总之,作为奠基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一定要加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这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并细化措施,结合内容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贾应梅,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探寻[J].学园,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