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低年级识字方法探究
【作者】 吴 瑛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柏溪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乐中识字,巧中识字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这样,识字教学会变的很容易。学生就能轻轻松松识字,广泛地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探究
低年级的教材,每课约有十五、六个生字,这些字要让学生比较快而又熟练地掌握,关键是教法要得当,识字方法决不是单调的,枯燥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如果学生对识字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投身于学习活动中,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采用有趣多样的识字方法能激发其识字的欲望与兴趣,使其乐在其中,获在其中。
一、联想识字法
就是根据汉字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特点,吸收“奇特联想记忆法”和“暗示学习法”的研究成果,采用快速识字的教学方法。如学习“怕”字时,可根据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可指导学生进行联想记忆:“由于心里害怕,脸都吓白了。”学习“春”字时,可以结合字的象形特点进行启发,说了识记“春”字的一个方法:“春天太阳暖洋洋的,有三个人都出来晒太阳啦!”
二、拆合法
汉字大都是合体字,并在构成上有一定的规律,有同偏旁的,有同部件的,有同音异形的。把汉字根据它们的组成、构成进行拆分、组合,可以化难为易,便于更好掌握。例如有的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识记,如“油”是“由”加三点水;有的可采用“熟字换偏旁”识记,如“渴”是“喝”去掉“口”换成三点水;有的可采用“熟字减偏旁”,如“夕”是“岁”去掉“山”字头;有的字还可以“同偏旁归类”、“加一笔”、“减一笔”等方法识字。汉字的构造是有规律的,把握好汉字的构成规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给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就能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三、规律识字
汉子中形声字的比例较最大,约占汉字总量的百分之八十。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师要遇到学生对已识汉字进行梳理,以达到系统化。比如:“青草”的“青”字读音,并从“三点水旁”和“虫字旁”了解字的意思。象形字是从实物转化而来,学习象形字就用图片演示教学。如:学习“力”字,教师可以先展示胳膊弯曲的形象图片,弯曲的胳膊蕴含力量,由此产生力量的含义,随之也就认识理解“力”。
四、读句、造句识字
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学生易识记字形,易理解字意。如认识“展览馆”,老师出示“我和爸爸去展览馆看蝴蝶展。”“展览馆”一词加上点,老师范读一次,然后让学生反复读两次句子,再让学生理解“展览馆”,最后用“展览馆”一词造句。这样既积累了识字量,又锻炼了学生运用字词口头表达的能力。除了以上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编歌谣识字,表演动作识字,制作字卡识字,查字典识字,编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把枯燥的识字寓于有趣的游戏中,使学生的识字过程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在识字过程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索、求知。
五、根據偏旁部首、结构等编故事猜字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字形及字义间的关系。通过直观的手段,生动的故事,形象的语言,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段小故事。如教学《胖乎乎的小手》一课时,我说:“我们班一名学生就姓这个字。”很多学生马上举起卡片并大声喊:“张”。如说:“这个字是立刀旁的。”学生站起回答是“刚”。如教学“告”字时说:“一头老牛正在山坡上吃草,不小心被蛇一口把尾巴咬掉了,老牛正伤心着要去法院告状呢。”
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做识字卡片,照片下写名字,识字竞赛……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1.找朋友
我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秋”字说:“我是‘秋’,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天”的学生马上出来和“秋”合在一起,说:“我和‘秋’组成‘秋天’。”全班读“秋天”。
2.照片下写名字
开学的时候我收集了班里小朋友的1寸照片,我把他们都贴到教室一个角落里,做成苹果卡片,学完拼音的时候,让他们在自己的照片下面用拼音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再写上自己的名字,他们认为自己写的就是最好的,所以下课或中午课间的时候,他们总会围在一起去看看读读,学生对同学之间的名字很感兴趣,从而就增加了更多的识字量。书香满校园活动中,我们班的摄影解说词,小朋友都写得很好,基本上每位小朋友都写了,有的小朋友还把照片送给我写上了他们自己的名字和心愿。
3.猜谜语游戏
小朋友们对猜谜语比较感兴趣,听的时候也特别认真,当他们猜对谜语的时候,感觉十分自豪,所以可以让他们用猜字谜识字,如“座”字,可以这样说:两个人坐在广场的土堆上,通过这样猜字谜,学生记得特别牢,回家让他们做给爸爸妈妈,姐妹们猜,既增强了识字的兴趣,又记得清楚。自从学了一年级下册的《识字五》猜字谜课文后,小朋友对字谜更感兴趣了,而且自己都编出了很多字谜,如;六十天就是朋,一个白妖怪拿着毛巾站在树旁就是棉,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经过思考编的,这样不仅让他们识更多的字,而且对识字兴趣很浓。
4.课件词语竞赛游戏—“打敌人”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只要你读对,拼音自动去掉,就是你打败敌人了,学生对这样的游戏很感兴趣,都抢着“打”,自然而然也就记住这些字了。像这样的游戏我通常会用很童趣的语言激起他们的兴趣;小朋友们,现在这里有那么多敌人,你们能打败他们吗?那谁能读准就算你赢了。这时个个孩子举起自己的小手都要来试试,当他们都对时我就会表扬她你赢了,争取每位小朋友都能有机会尝试。
识字教学法,把方块汉字变成了一些有趣的图画、歌谣、谜语,而不是死记硬背的符号。这种教学法不但识记率高,而且能引发学生许多极具创新意识的思维活动,是想像、表达、记忆的综合训练。
关键词:识字;教学;探究
低年级的教材,每课约有十五、六个生字,这些字要让学生比较快而又熟练地掌握,关键是教法要得当,识字方法决不是单调的,枯燥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如果学生对识字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投身于学习活动中,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采用有趣多样的识字方法能激发其识字的欲望与兴趣,使其乐在其中,获在其中。
一、联想识字法
就是根据汉字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特点,吸收“奇特联想记忆法”和“暗示学习法”的研究成果,采用快速识字的教学方法。如学习“怕”字时,可根据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可指导学生进行联想记忆:“由于心里害怕,脸都吓白了。”学习“春”字时,可以结合字的象形特点进行启发,说了识记“春”字的一个方法:“春天太阳暖洋洋的,有三个人都出来晒太阳啦!”
二、拆合法
汉字大都是合体字,并在构成上有一定的规律,有同偏旁的,有同部件的,有同音异形的。把汉字根据它们的组成、构成进行拆分、组合,可以化难为易,便于更好掌握。例如有的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识记,如“油”是“由”加三点水;有的可采用“熟字换偏旁”识记,如“渴”是“喝”去掉“口”换成三点水;有的可采用“熟字减偏旁”,如“夕”是“岁”去掉“山”字头;有的字还可以“同偏旁归类”、“加一笔”、“减一笔”等方法识字。汉字的构造是有规律的,把握好汉字的构成规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给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就能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三、规律识字
汉子中形声字的比例较最大,约占汉字总量的百分之八十。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师要遇到学生对已识汉字进行梳理,以达到系统化。比如:“青草”的“青”字读音,并从“三点水旁”和“虫字旁”了解字的意思。象形字是从实物转化而来,学习象形字就用图片演示教学。如:学习“力”字,教师可以先展示胳膊弯曲的形象图片,弯曲的胳膊蕴含力量,由此产生力量的含义,随之也就认识理解“力”。
四、读句、造句识字
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学生易识记字形,易理解字意。如认识“展览馆”,老师出示“我和爸爸去展览馆看蝴蝶展。”“展览馆”一词加上点,老师范读一次,然后让学生反复读两次句子,再让学生理解“展览馆”,最后用“展览馆”一词造句。这样既积累了识字量,又锻炼了学生运用字词口头表达的能力。除了以上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编歌谣识字,表演动作识字,制作字卡识字,查字典识字,编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把枯燥的识字寓于有趣的游戏中,使学生的识字过程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在识字过程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索、求知。
五、根據偏旁部首、结构等编故事猜字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字形及字义间的关系。通过直观的手段,生动的故事,形象的语言,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段小故事。如教学《胖乎乎的小手》一课时,我说:“我们班一名学生就姓这个字。”很多学生马上举起卡片并大声喊:“张”。如说:“这个字是立刀旁的。”学生站起回答是“刚”。如教学“告”字时说:“一头老牛正在山坡上吃草,不小心被蛇一口把尾巴咬掉了,老牛正伤心着要去法院告状呢。”
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做识字卡片,照片下写名字,识字竞赛……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1.找朋友
我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秋”字说:“我是‘秋’,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天”的学生马上出来和“秋”合在一起,说:“我和‘秋’组成‘秋天’。”全班读“秋天”。
2.照片下写名字
开学的时候我收集了班里小朋友的1寸照片,我把他们都贴到教室一个角落里,做成苹果卡片,学完拼音的时候,让他们在自己的照片下面用拼音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再写上自己的名字,他们认为自己写的就是最好的,所以下课或中午课间的时候,他们总会围在一起去看看读读,学生对同学之间的名字很感兴趣,从而就增加了更多的识字量。书香满校园活动中,我们班的摄影解说词,小朋友都写得很好,基本上每位小朋友都写了,有的小朋友还把照片送给我写上了他们自己的名字和心愿。
3.猜谜语游戏
小朋友们对猜谜语比较感兴趣,听的时候也特别认真,当他们猜对谜语的时候,感觉十分自豪,所以可以让他们用猜字谜识字,如“座”字,可以这样说:两个人坐在广场的土堆上,通过这样猜字谜,学生记得特别牢,回家让他们做给爸爸妈妈,姐妹们猜,既增强了识字的兴趣,又记得清楚。自从学了一年级下册的《识字五》猜字谜课文后,小朋友对字谜更感兴趣了,而且自己都编出了很多字谜,如;六十天就是朋,一个白妖怪拿着毛巾站在树旁就是棉,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经过思考编的,这样不仅让他们识更多的字,而且对识字兴趣很浓。
4.课件词语竞赛游戏—“打敌人”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只要你读对,拼音自动去掉,就是你打败敌人了,学生对这样的游戏很感兴趣,都抢着“打”,自然而然也就记住这些字了。像这样的游戏我通常会用很童趣的语言激起他们的兴趣;小朋友们,现在这里有那么多敌人,你们能打败他们吗?那谁能读准就算你赢了。这时个个孩子举起自己的小手都要来试试,当他们都对时我就会表扬她你赢了,争取每位小朋友都能有机会尝试。
识字教学法,把方块汉字变成了一些有趣的图画、歌谣、谜语,而不是死记硬背的符号。这种教学法不但识记率高,而且能引发学生许多极具创新意识的思维活动,是想像、表达、记忆的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