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例谈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的设计
【作者】 向国良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玉峰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延伸部分——作业,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深化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实践性作业时,要改变以往文本作业的单一形式,要让学生动起来,走向社会、大自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
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语文作业形式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切人口。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高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有好奇心理,喜欢新鲜刺激的东西,因此,作业要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创新作业形式,在符合教学原则的同时,更加注重开发高年级学生的潜能。那么,如何进行作业设计,才能取得有效性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改进作业设计: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传统的作业读写训练量大,形式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效率较低,不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可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会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学生在形式丰富多彩的作业诱导下,必然会对做作业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必将大大提高。
1.演说交际类作业。
可以是演课本剧,如学习课文《三顾茅庐》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演课本剧,起到理解深化、巩固的作用;还可以设计一些辩论题,让学生通过辩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把口语交际课中的观点拿到生活中实践一下,学习与人交往,锻炼口语交际、待人处事的能力。这类作业真正让书本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把知识放在生活中进行检验、进行思考,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由此可知,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2.读写积累类作业。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必要的积累,这类作业也是发展语文能力的重点。这类作业可以是把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可以写读后感,可以对精彩片段进行比较创作,以提高语言和写作能力;还可以是一些“信息收集”类的作业,对广播、电视、报纸里的内容进行采集,并定期进行交流。通过对学生摘抄内容的跟踪调查发现,经过摘抄等作业无意识地诱导,童话和故事已不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方面,诗歌和散文已经进入许多学生阅读的视野。这类作业的主要作用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语言素材,发展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为更好地进行写作做好了铺垫。
3.奇思妙想类作业。
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语文作业也可以较多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关注那些自己认为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试探着提出改进办法。如学了《诚实与信任》这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来谈谈对“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理解。
二、作业设计要有差异性及自主性
人的外观有高低胖瘦之分,人的智力也良莠不齐有优劣之别。所以,尊重差异性,是现实的客观需要,也是教学所要依据的准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注重实行差异性原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好学生,可以得到更高地提升;差学生,也因为有要学,有所学,也得到了稳步地提升。怎样实行差异性原则?我认为,作业可以布置不同的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兴趣来自主选择。例如:在学习了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后,教师可以布置如下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地选择两项来完成。1、画一画诗歌中的景物。2、给短诗谱上曲,来背唱这首诗。3、改写短文。4、仿写一首诗。5、续写短文。6、编排音乐剧。正因为作业的差异性及人性化,学生们对待作业会更有热情,更有兴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份作业,所以,完成的态度会更积极、更主动。
三、形式开放,注意发展个性特长
实施素质教育须承认个体的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差异,促其个性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全面加特长的新型人才。据此语文作业需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
“顺其意而扬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作业,引导实践,以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特长。如我班擅长写作的学生组成班级文学组,负责班级黑板报,并鼓励向刊物投稿;擅长口语的学生组成班级演讲组,定期举行中华经典诵,演讲赛,辩论赛;擅长绘画艺术的学生成立班级美编组,负责教室的美化设计装点;擅长演唱的学生组成班级演唱组,负责语文课本剧的演出,准备节日节目编排;擅长搜集信息的学生组成班级新闻组,定期在板报上向学生发布校内外的新闻事件……
四、兼顾课余实践,得益于课外
如果教师在课堂内有效地进行作业设计与实施,那么在课外,学生就不必再去做重复的作业,广泛阅读、综合性学习就可以真正实现。教师自身负担较重,没有很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完成课外作业,所以课外作业内容选择趣味性强的作业,让学生自能完成,分层作业、合作作业都是课外作业的有效形式。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有推荐阅读、读后感交流、背诵名篇佳句、阅读冲浪、观察饲养日记、资料查询、读报看新闻、编写我的成长故事集等等。这些作业由学生根据各自能力单独或合作完成,每隔一段时间集中交流评选,如评选“当月阅读之星”,给予荣誉,激励学生。
五、评价合理,突出多元性
开放性语文作业的评价是多元的,教师要把评价权交给学生,交给家长,让他们都参与进来。作业评价不一定要教师自己评,偶尔也可以加上家长对学生作业的看法,让学生自改、互改。一方面起到一个家长对学生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在改的过程中业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有助其改正,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学生的知识。当然,评价时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可取因素,从能力、情感等角度给予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要坚持正面鼓励的原则。
我们在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关注到作业的每一个环节,必定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借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
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语文作业形式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切人口。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高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有好奇心理,喜欢新鲜刺激的东西,因此,作业要结合学生实际,积极创新作业形式,在符合教学原则的同时,更加注重开发高年级学生的潜能。那么,如何进行作业设计,才能取得有效性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改进作业设计: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传统的作业读写训练量大,形式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效率较低,不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可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会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学生在形式丰富多彩的作业诱导下,必然会对做作业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必将大大提高。
1.演说交际类作业。
可以是演课本剧,如学习课文《三顾茅庐》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演课本剧,起到理解深化、巩固的作用;还可以设计一些辩论题,让学生通过辩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把口语交际课中的观点拿到生活中实践一下,学习与人交往,锻炼口语交际、待人处事的能力。这类作业真正让书本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把知识放在生活中进行检验、进行思考,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由此可知,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2.读写积累类作业。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必要的积累,这类作业也是发展语文能力的重点。这类作业可以是把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可以写读后感,可以对精彩片段进行比较创作,以提高语言和写作能力;还可以是一些“信息收集”类的作业,对广播、电视、报纸里的内容进行采集,并定期进行交流。通过对学生摘抄内容的跟踪调查发现,经过摘抄等作业无意识地诱导,童话和故事已不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方面,诗歌和散文已经进入许多学生阅读的视野。这类作业的主要作用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语言素材,发展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为更好地进行写作做好了铺垫。
3.奇思妙想类作业。
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语文作业也可以较多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关注那些自己认为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试探着提出改进办法。如学了《诚实与信任》这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来谈谈对“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理解。
二、作业设计要有差异性及自主性
人的外观有高低胖瘦之分,人的智力也良莠不齐有优劣之别。所以,尊重差异性,是现实的客观需要,也是教学所要依据的准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注重实行差异性原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好学生,可以得到更高地提升;差学生,也因为有要学,有所学,也得到了稳步地提升。怎样实行差异性原则?我认为,作业可以布置不同的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兴趣来自主选择。例如:在学习了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后,教师可以布置如下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地选择两项来完成。1、画一画诗歌中的景物。2、给短诗谱上曲,来背唱这首诗。3、改写短文。4、仿写一首诗。5、续写短文。6、编排音乐剧。正因为作业的差异性及人性化,学生们对待作业会更有热情,更有兴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份作业,所以,完成的态度会更积极、更主动。
三、形式开放,注意发展个性特长
实施素质教育须承认个体的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差异,促其个性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全面加特长的新型人才。据此语文作业需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
“顺其意而扬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作业,引导实践,以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特长。如我班擅长写作的学生组成班级文学组,负责班级黑板报,并鼓励向刊物投稿;擅长口语的学生组成班级演讲组,定期举行中华经典诵,演讲赛,辩论赛;擅长绘画艺术的学生成立班级美编组,负责教室的美化设计装点;擅长演唱的学生组成班级演唱组,负责语文课本剧的演出,准备节日节目编排;擅长搜集信息的学生组成班级新闻组,定期在板报上向学生发布校内外的新闻事件……
四、兼顾课余实践,得益于课外
如果教师在课堂内有效地进行作业设计与实施,那么在课外,学生就不必再去做重复的作业,广泛阅读、综合性学习就可以真正实现。教师自身负担较重,没有很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完成课外作业,所以课外作业内容选择趣味性强的作业,让学生自能完成,分层作业、合作作业都是课外作业的有效形式。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有推荐阅读、读后感交流、背诵名篇佳句、阅读冲浪、观察饲养日记、资料查询、读报看新闻、编写我的成长故事集等等。这些作业由学生根据各自能力单独或合作完成,每隔一段时间集中交流评选,如评选“当月阅读之星”,给予荣誉,激励学生。
五、评价合理,突出多元性
开放性语文作业的评价是多元的,教师要把评价权交给学生,交给家长,让他们都参与进来。作业评价不一定要教师自己评,偶尔也可以加上家长对学生作业的看法,让学生自改、互改。一方面起到一个家长对学生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在改的过程中业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有助其改正,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学生的知识。当然,评价时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可取因素,从能力、情感等角度给予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要坚持正面鼓励的原则。
我们在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关注到作业的每一个环节,必定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借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