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文化反思
【作者】 秦祖乾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横江镇复龙义兴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我国对青少年尤其是幼儿的教育、发展也在逐渐加强关注力度。为了保障幼儿得到健康的身心发展,必须提升幼儿园环境的质量。一个优越的幼儿园环境可以给幼儿带来愉悦的心情,并有效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何加强幼儿园环境的建设力度成为目前相关学者热议的话题。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期间,必须确保其具有教学内涵,从而让每一处环境都具有不同的价值。该文将对幼儿园环境创设展开文化反思。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文化反思
学龄前儿童求知欲旺盛,对周围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好游戏,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育环境,有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同时,又能规范幼儿的行为,为终身学习的能力打好基础。那么如何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创设既能引起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又能培养和巩固他们的情感、行为、技能、习惯和个性的环境呢?这就要求我们创设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游戏环境,使学前教育这块基地,真正成为儿童的乐园,求知的天地。
一、建根养心,创设特色硬环境
(一)慧心巧思用空間
我园附属于小学内,在场地窄、幼儿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每一个空间,让每面墙会说话,每个角落会传情。室内大量运用废旧的KT板和纸板做成各式各样可折叠的屏风,既可当成每个区角的隔断,也可展示孩子们的作品、游戏的玩法等。室外充分利用楼梯间、走廊、户外空地创设了公共游戏区,如:一楼走廊角落设置表演区,投放了舞蹈扇子、小朋友六一儿童节的表演服、各种各样的乐器并用废旧的厨房用具制作架子鼓,孩子们可以在表演区里自由地表演他们自己喜欢的节目以及绘本剧;二楼楼道设置涂鸦区,供孩子们随心所欲,我手绘我心;三楼楼道创设了陶艺彩绘,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到幼儿常见的陶艺品:泡菜坛子、酒罐、花瓶、调料罐等进行陶艺彩绘,用干树枝进行涂色装饰,一件件普通的陶艺品在孩子们的巧手下变成一件件艺术品。
(二)因地制宜挖资源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认为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学校闲置空地,创设户外种植养殖区,运动区,打造幼儿园的“后花园”。在种植养殖区,让幼儿更好地亲近自然,组织孩子们种上四季常见的一些植物和农作物,了解了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知道农民们劳动的辛苦,从而更加懂得珍惜粮食。在户外种植区还投放了帐篷,孩子们可以在帐篷里休息,也可以躲在帐篷里听着鸟叫,观察着虫鸟、花草,孩子们在自然有趣的情境中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合川农家风情为特色创设了户外娃娃家,投放帐篷并提供各种真实的厨房用具,孩子们用随手可取的沙石、树叶、花草为操作材料,体验到户外娃娃家带来的不同乐趣。在户外运动区,投放废旧的轮胎和楼梯,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钻爬区。在一次次区域活动中,发现很多孩子喜欢走迷宫的书籍,教师敏锐地捕捉到幼儿的兴趣点,将纸上迷宫延伸到户外,利用废旧砖块搭建真实的迷宫。孩子们根据迷宫的图片、步骤示意图进行搭建,并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创造性地发挥,生成了一些新的玩法,如:夺宝奇兵等游戏,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和空间智能,帮助幼儿学会整体观察,培养幼儿沉着冷静、敢于挑战的品质。
二、以科学理念进行设计
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时候,必须要牢牢贴合他们身心发展的实际规律,也就是以科学的理念进行环境的设计。在考虑具体环境设计师必须要思考这种环境对于幼儿来说是否具有教育性和启发性,环境创设的目的就是应该使得环境创设的实际效果同幼儿园对于孩子们的实际教学目标相符合。幼儿园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心智发展以及个性养成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时期,所以,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要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两相适应。另外,幼儿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与探索欲,因此在进行环境创设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幼儿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剪一些剪纸,画一些有趣的图画,都能够使幼儿乐于其中,并且和其他小朋友愉快的相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应该以老师的审美角度去进行设计,而要发挥幼儿在设计当中的主动性。在幼儿日后的学习生涯当中,懂得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时候,教师必须要遵从科学的理念,从真正有利于幼儿成长的角度出发去进行设计。
三、突出幼儿的主体性,融入幼儿的想法和意见
幼儿作为幼儿教育的主体,应该积极参与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工作,这就需要幼儿园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动手机会和空间,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的工作中来。例如,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班级中建立“读书角”。首先,让每个幼儿捐出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其次,集中幼儿的想法和意见,在班级中制作出“读书角”;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导幼儿共同完成制作。
四、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利于融洽幼儿之间及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得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班级和教师带来的集体温暖。在人际关系的营造过程中主要针对:幼儿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进行。在上述三种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为幼儿与幼儿关系的学习榜样,当处理好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之后就可以通过榜样力量的方式处理好其他人际关系。所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以身作则,在教学生活等方面要关心、呵护幼儿,与幼儿建立起平等的人际关系,利用自己真诚的行动感染、鼓励幼儿进行人际交往。同时,教师还必须要多与幼儿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必须尽量使用温柔、亲切、柔和的语调进行。例如,在适当的情况下采用悄悄话的方式来与幼儿进行交流,使得幼儿充分感受到教师与自己的平等关系以及教师的和蔼态度。再次,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还必须用赞赏的目光和肯定的态度来回答幼儿的问题,鼓励幼儿参与到游戏当中。这些方式都能够形成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使得整个集体关系更加融洽,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
五、环境的创设要常处“动态”,给幼儿以新鲜感
我深刻地体会到如果环境总是一成不变,不仅不能给幼儿以新鲜感,而且久而久之幼儿会对它失去吸引力,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创设新鲜的、动态的环境是幼儿教育的艺术之一。“动态的活动室环境是指在活动室环境的创设时,有目的、有意识地投入许多材料,提供条件和机会,激发幼儿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变化的事物的兴趣。动态的活动室环境可以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种。”②在自然的活动室环境里,主要有:在饲养角饲养蝌蚪、金鱼、乌龟等;在种植盒里种葱、蒜之类,还可以种植鲜花。在人为的环境里,主要可创设语言角、智力角。
六、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时,过于注重视觉效果
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的目的是从全方位保证儿童的活动不受到制约、并且可以充分体会到环境带来的快乐感。所以教师以及相关管理者在开展环境创设工作时,要始终把儿童放在第一位,如何提高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儿童探索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内容。而从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发展现状来看,教师过于注重视觉效果,幼儿园室内、室外装饰的美轮美奂,从而导致幼儿不需要自主动手去改变环境,只需要学会如何享受环境即可。久而久之,这种创设方法使幼儿无法理解周边环境,周边环境也不能有效的为幼儿提供信息。所以在这种体系下,孩子动手能力以及自信心都不会得到加强。
总之,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幼儿身心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我在提高教育环境创设质量方面只作了初步的探索,今后,我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找出一条更加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路子。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文化反思
学龄前儿童求知欲旺盛,对周围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好游戏,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育环境,有利于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同时,又能规范幼儿的行为,为终身学习的能力打好基础。那么如何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创设既能引起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又能培养和巩固他们的情感、行为、技能、习惯和个性的环境呢?这就要求我们创设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游戏环境,使学前教育这块基地,真正成为儿童的乐园,求知的天地。
一、建根养心,创设特色硬环境
(一)慧心巧思用空間
我园附属于小学内,在场地窄、幼儿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每一个空间,让每面墙会说话,每个角落会传情。室内大量运用废旧的KT板和纸板做成各式各样可折叠的屏风,既可当成每个区角的隔断,也可展示孩子们的作品、游戏的玩法等。室外充分利用楼梯间、走廊、户外空地创设了公共游戏区,如:一楼走廊角落设置表演区,投放了舞蹈扇子、小朋友六一儿童节的表演服、各种各样的乐器并用废旧的厨房用具制作架子鼓,孩子们可以在表演区里自由地表演他们自己喜欢的节目以及绘本剧;二楼楼道设置涂鸦区,供孩子们随心所欲,我手绘我心;三楼楼道创设了陶艺彩绘,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到幼儿常见的陶艺品:泡菜坛子、酒罐、花瓶、调料罐等进行陶艺彩绘,用干树枝进行涂色装饰,一件件普通的陶艺品在孩子们的巧手下变成一件件艺术品。
(二)因地制宜挖资源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认为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学校闲置空地,创设户外种植养殖区,运动区,打造幼儿园的“后花园”。在种植养殖区,让幼儿更好地亲近自然,组织孩子们种上四季常见的一些植物和农作物,了解了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知道农民们劳动的辛苦,从而更加懂得珍惜粮食。在户外种植区还投放了帐篷,孩子们可以在帐篷里休息,也可以躲在帐篷里听着鸟叫,观察着虫鸟、花草,孩子们在自然有趣的情境中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合川农家风情为特色创设了户外娃娃家,投放帐篷并提供各种真实的厨房用具,孩子们用随手可取的沙石、树叶、花草为操作材料,体验到户外娃娃家带来的不同乐趣。在户外运动区,投放废旧的轮胎和楼梯,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钻爬区。在一次次区域活动中,发现很多孩子喜欢走迷宫的书籍,教师敏锐地捕捉到幼儿的兴趣点,将纸上迷宫延伸到户外,利用废旧砖块搭建真实的迷宫。孩子们根据迷宫的图片、步骤示意图进行搭建,并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创造性地发挥,生成了一些新的玩法,如:夺宝奇兵等游戏,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和空间智能,帮助幼儿学会整体观察,培养幼儿沉着冷静、敢于挑战的品质。
二、以科学理念进行设计
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时候,必须要牢牢贴合他们身心发展的实际规律,也就是以科学的理念进行环境的设计。在考虑具体环境设计师必须要思考这种环境对于幼儿来说是否具有教育性和启发性,环境创设的目的就是应该使得环境创设的实际效果同幼儿园对于孩子们的实际教学目标相符合。幼儿园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心智发展以及个性养成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时期,所以,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要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两相适应。另外,幼儿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与探索欲,因此在进行环境创设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幼儿积极踊跃的参与其中,剪一些剪纸,画一些有趣的图画,都能够使幼儿乐于其中,并且和其他小朋友愉快的相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不应该以老师的审美角度去进行设计,而要发挥幼儿在设计当中的主动性。在幼儿日后的学习生涯当中,懂得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时候,教师必须要遵从科学的理念,从真正有利于幼儿成长的角度出发去进行设计。
三、突出幼儿的主体性,融入幼儿的想法和意见
幼儿作为幼儿教育的主体,应该积极参与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工作,这就需要幼儿园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动手机会和空间,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的工作中来。例如,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班级中建立“读书角”。首先,让每个幼儿捐出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其次,集中幼儿的想法和意见,在班级中制作出“读书角”;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导幼儿共同完成制作。
四、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利于融洽幼儿之间及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得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班级和教师带来的集体温暖。在人际关系的营造过程中主要针对:幼儿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进行。在上述三种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因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为幼儿与幼儿关系的学习榜样,当处理好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之后就可以通过榜样力量的方式处理好其他人际关系。所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以身作则,在教学生活等方面要关心、呵护幼儿,与幼儿建立起平等的人际关系,利用自己真诚的行动感染、鼓励幼儿进行人际交往。同时,教师还必须要多与幼儿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必须尽量使用温柔、亲切、柔和的语调进行。例如,在适当的情况下采用悄悄话的方式来与幼儿进行交流,使得幼儿充分感受到教师与自己的平等关系以及教师的和蔼态度。再次,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还必须用赞赏的目光和肯定的态度来回答幼儿的问题,鼓励幼儿参与到游戏当中。这些方式都能够形成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使得整个集体关系更加融洽,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
五、环境的创设要常处“动态”,给幼儿以新鲜感
我深刻地体会到如果环境总是一成不变,不仅不能给幼儿以新鲜感,而且久而久之幼儿会对它失去吸引力,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创设新鲜的、动态的环境是幼儿教育的艺术之一。“动态的活动室环境是指在活动室环境的创设时,有目的、有意识地投入许多材料,提供条件和机会,激发幼儿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变化的事物的兴趣。动态的活动室环境可以分为自然和人为两种。”②在自然的活动室环境里,主要有:在饲养角饲养蝌蚪、金鱼、乌龟等;在种植盒里种葱、蒜之类,还可以种植鲜花。在人为的环境里,主要可创设语言角、智力角。
六、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时,过于注重视觉效果
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的目的是从全方位保证儿童的活动不受到制约、并且可以充分体会到环境带来的快乐感。所以教师以及相关管理者在开展环境创设工作时,要始终把儿童放在第一位,如何提高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儿童探索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内容。而从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发展现状来看,教师过于注重视觉效果,幼儿园室内、室外装饰的美轮美奂,从而导致幼儿不需要自主动手去改变环境,只需要学会如何享受环境即可。久而久之,这种创设方法使幼儿无法理解周边环境,周边环境也不能有效的为幼儿提供信息。所以在这种体系下,孩子动手能力以及自信心都不会得到加强。
总之,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幼儿身心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我在提高教育环境创设质量方面只作了初步的探索,今后,我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找出一条更加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