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让物理实验教学作用更充分发挥
【作者】 周俊梅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物理实验不仅是知识获得的重要途径,还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实验能力培养的有效平台,作为一线教师,要让实验教学作用更充分发挥,促进学生获得多方面发展机会。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作用;发挥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了边壁江山,其教学意义是多方面的。作为物理教师,对于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教学,如何使其作用更充分发挥,是应该深思并积极实践的。我们知道,传统实验教学,大多讲解式较多,这种“口头式”实验,除了可完成任务外,就是低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可能没有积极意义。而在全面进行新课改的当下,我们如何还原实验应有育人效应,则是反映我们教师是否认识到物理实验重要性的教育观念问题。物理知识教学与物理实验教学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不仅不能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实验相分离,而且还需要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从而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大提升。
一、突出实验教学的实用性
实验教学,和其他内容教学一样,需要突出其知识的实用性,以便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验操作中需要兴趣作动力,更需要情感来维持。因此,在实验教学中,不可只顾动手操作而忽视兴趣和情感的培养。物理实验是基于生活而开展的问题探究,因为它是实用的,所以应该予以加强;因为它很实用,所以可以激发学生参加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过程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加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整合的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以及辩证分析的能力。不仅如此,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仅从学习知识的角度看,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强调实验教学的实用性,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有利于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始终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提取大量事实的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每个人都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一活动的过程。而加强实验教学,一是让学生充分了解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可以使用物理学史上的一些典型例子。例如,伽利略(Galileo)观察了教堂中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钟摆振动定律。牛顿观察到苹果掉到地上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是观察而引发革命,通过实际例子提高学生对观察的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学习观察在物理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结合教学内容,讲解认真细致的观察对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甚至发明创造的重要性,并教育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中的有心人。第二是教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和进行实验,以便学生学会观察。只有通过这样教学,学生观察才可能进行认真观察,并收到良好效果。
三、将实验扩展到课外日常生活中
实验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内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实验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方法去开展课外实验和小制作,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现有知识的理解并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对实验作用的认识。例如,在学习“能量转化”时,我们在做“物体做功过程中物体内能增加”这一实验时,其效果不够明显。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一转化现象,我让学生观察切割铁闸时出现的火花,在摸一摸中感受其温度变化。在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我要求学生们在课后进行一次衣物干燥比赛,以了解谁的衣物干燥速度快。这样教学,无疑是将实验从课内扩大到了现实生活这个大平台上了,更利于学生认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这一本质问题。
同时,我们还可结合教科书中安排的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知识平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做,然后让其他学生发表评论。这样就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独立的氛围中积极,自由地发挥进行实验操作锻炼。
四、有利于学生探索性实验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探索性实验能力,是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启蒙教育的不可分割内容。落实到实验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增强这方面的认识,并创新教学方法,使之在日常实验教学中得到有效培养。在课堂上,我经常引导学生积极地通过实验探索,增强学生的手脑整合和创新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是由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逐步进行的,没有自己的创新内容,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每步在教材上都有规定。这样的实验操作,学生是被动的,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加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存在问题时,我们才会思考;只有发现问题时,我们才会主动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二是根据实验内容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巧妙地设置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在实验研究中,有必要结合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进行猜测和假设,如何计划和设计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以及如何形成实验报告。这些典型案例指导学生学习和探索,掌握方法并发展能力。
总之,作为一线物理实验教学老师,我们应在高度认识实验教学意义的基础上创新方法,尽可能地使实验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更有效的教育,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标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具有良好物理素养奠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新艳,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才智,2012年。
[2]齐青松,论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作用;发挥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了边壁江山,其教学意义是多方面的。作为物理教师,对于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教学,如何使其作用更充分发挥,是应该深思并积极实践的。我们知道,传统实验教学,大多讲解式较多,这种“口头式”实验,除了可完成任务外,就是低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可能没有积极意义。而在全面进行新课改的当下,我们如何还原实验应有育人效应,则是反映我们教师是否认识到物理实验重要性的教育观念问题。物理知识教学与物理实验教学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不仅不能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与实验相分离,而且还需要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从而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大提升。
一、突出实验教学的实用性
实验教学,和其他内容教学一样,需要突出其知识的实用性,以便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验操作中需要兴趣作动力,更需要情感来维持。因此,在实验教学中,不可只顾动手操作而忽视兴趣和情感的培养。物理实验是基于生活而开展的问题探究,因为它是实用的,所以应该予以加强;因为它很实用,所以可以激发学生参加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过程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加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整合的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以及辩证分析的能力。不仅如此,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仅从学习知识的角度看,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强调实验教学的实用性,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有利于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始终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提取大量事实的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每个人都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一活动的过程。而加强实验教学,一是让学生充分了解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可以使用物理学史上的一些典型例子。例如,伽利略(Galileo)观察了教堂中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钟摆振动定律。牛顿观察到苹果掉到地上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是观察而引发革命,通过实际例子提高学生对观察的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学习观察在物理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结合教学内容,讲解认真细致的观察对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甚至发明创造的重要性,并教育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中的有心人。第二是教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和进行实验,以便学生学会观察。只有通过这样教学,学生观察才可能进行认真观察,并收到良好效果。
三、将实验扩展到课外日常生活中
实验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内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实验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方法去开展课外实验和小制作,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现有知识的理解并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对实验作用的认识。例如,在学习“能量转化”时,我们在做“物体做功过程中物体内能增加”这一实验时,其效果不够明显。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一转化现象,我让学生观察切割铁闸时出现的火花,在摸一摸中感受其温度变化。在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我要求学生们在课后进行一次衣物干燥比赛,以了解谁的衣物干燥速度快。这样教学,无疑是将实验从课内扩大到了现实生活这个大平台上了,更利于学生认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这一本质问题。
同时,我们还可结合教科书中安排的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知识平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做,然后让其他学生发表评论。这样就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独立的氛围中积极,自由地发挥进行实验操作锻炼。
四、有利于学生探索性实验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探索性实验能力,是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启蒙教育的不可分割内容。落实到实验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增强这方面的认识,并创新教学方法,使之在日常实验教学中得到有效培养。在课堂上,我经常引导学生积极地通过实验探索,增强学生的手脑整合和创新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是由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逐步进行的,没有自己的创新内容,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每步在教材上都有规定。这样的实验操作,学生是被动的,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加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存在问题时,我们才会思考;只有发现问题时,我们才会主动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二是根据实验内容创造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巧妙地设置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在实验研究中,有必要结合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进行猜测和假设,如何计划和设计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以及如何形成实验报告。这些典型案例指导学生学习和探索,掌握方法并发展能力。
总之,作为一线物理实验教学老师,我们应在高度认识实验教学意义的基础上创新方法,尽可能地使实验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更有效的教育,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标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具有良好物理素养奠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新艳,新时期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才智,2012年。
[2]齐青松,论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