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作者】 冷 漫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中的学习,将自身的兴趣和音乐内容结合在一起,获得自身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制定出利于学生音乐兴趣提升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兴趣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年龄较小,在音乐学习过程,需要教师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从而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有效助力,本文通过实践研究,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总结了小学音乐教学兴趣培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具体的培养途径。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有提到: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情境教学。创设良好的情景可以提高学生聆听音乐的效率,激发学生学生的视听感受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师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所播放的音乐中去,就得引导他们身临其境,这时候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就得发挥作用。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欣赏课《狮王进行曲》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狮王吼叫”庄严肃穆的主题,在音乐的引子部分就需要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一个安静而又紧张的森林情境,一边播放引子部分一边说:清晨的森林鸟语花香,小动物们也早早地起来了,可突然他们都奔向了一个地方,好像要去迎接一位神秘的人物?小猴子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树,抬着头四处张望,忽然它从树上掉了下来(音乐下行,可让引导学生进行律动),原来这位神秘的人物就要来到了,小熊鼓号队吹响了庄严肃穆的欢迎之歌。低年级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想象更热爱联想,留有说透但看不透的想象空间给他们,最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时教师不必用过多的引导性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就会收获自己想要的效果。这样,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也会让学生因为教师创设的情境而感兴趣。
二、让学生体会活跃的音乐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其兴趣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意识的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活动中尽量给学生一个自由尝试、自我展示的空间,使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从而自由想象、自由表现和创作,使学生对音乐萌发兴趣与爱好,达到美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及高密度教学安排,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活动的全过程。实现这种目标的关键是确立课堂教学的活跃性气氛。
(1)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虽然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学教材,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引入开放式题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应选取学生最熟悉的音乐素材,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点切入教材。如《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蒙古族风格的歌曲,可以用一段展现蒙古族人们生活的视频,以蒙古族的民俗风情、各种本民族的音乐舞蹈为切入点,形象的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不但能让他们增长了课外的知识,又能让孩子们对这首具有蒙古族风格的歌曲产生兴趣。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不只是唱出歌曲内容,还可以在唱的过程中加进蒙古族的舞蹈动作,这样,不但能让孩子们对歌曲更好的理解,也能对这个民族风格的音乐有所了解,让好动的孩子们内心的情感有一个宣泄的机会,激起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2)音乐是幻想的载体,它充满缤纷绚丽的美好意境,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和想象才能身临其境,体会到音乐本身的美感。但是教师要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幻想,努力让学生进入幻想世界呢?
生动的语言引导,使学生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语言的引导,学生只会对音乐的旋律线有所感知,只能生硬的体会,对于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不能都完全体会,就很有可能摸不着头脑。因此,需要教师的牵引,使学生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领会其音乐内涵。例如《打字机》,这是一首管弦乐曲,是美国的安德森与1950年创作的,乐曲中,作者独具匠心地用真正的打字机作为节奏乐器。加入情景,如现在我们全班同学都在办公室繁忙的工作,工作室里不断的传出打字机敲打的声音,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引导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的乐器喝着音乐击出近似效果的音,这样,不仅有效的聆听了音乐,还在音乐中找到了乐趣,还能让他们在音乐的陪伴下有效的发挥了主动性,体会了音乐的乐趣,同时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利用有效互动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音乐并不是一个死板与枯燥的课程,应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促进的课程,但是造成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结果不理想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过于追求教学的进度,反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音乐本身的魅力,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较低,无法真正沉浸到音乐中感受。教师为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使用有效互动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语言、肢体、情感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互动,增加活動参与度,提高学生兴趣。
四、适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对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形式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在教学中适时、适度、恰当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改变了以往学生只能面对教师和黑板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到一个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当中,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总之,随着新时期发展,在有效的研究小学音乐教学过程,要重视尊重学生学习实际,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有效地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从而才能进一步迎合时代发展,不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为学生日后发展提供有效保证。希望通过以上阐述,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兴趣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年龄较小,在音乐学习过程,需要教师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从而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有效助力,本文通过实践研究,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总结了小学音乐教学兴趣培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具体的培养途径。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有提到: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情境教学。创设良好的情景可以提高学生聆听音乐的效率,激发学生学生的视听感受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师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所播放的音乐中去,就得引导他们身临其境,这时候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就得发挥作用。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欣赏课《狮王进行曲》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狮王吼叫”庄严肃穆的主题,在音乐的引子部分就需要教师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一个安静而又紧张的森林情境,一边播放引子部分一边说:清晨的森林鸟语花香,小动物们也早早地起来了,可突然他们都奔向了一个地方,好像要去迎接一位神秘的人物?小猴子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树,抬着头四处张望,忽然它从树上掉了下来(音乐下行,可让引导学生进行律动),原来这位神秘的人物就要来到了,小熊鼓号队吹响了庄严肃穆的欢迎之歌。低年级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想象更热爱联想,留有说透但看不透的想象空间给他们,最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时教师不必用过多的引导性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就会收获自己想要的效果。这样,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也会让学生因为教师创设的情境而感兴趣。
二、让学生体会活跃的音乐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其兴趣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意识的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活动中尽量给学生一个自由尝试、自我展示的空间,使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从而自由想象、自由表现和创作,使学生对音乐萌发兴趣与爱好,达到美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及高密度教学安排,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活动的全过程。实现这种目标的关键是确立课堂教学的活跃性气氛。
(1)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虽然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学教材,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引入开放式题材,充实教材内容。教师应选取学生最熟悉的音乐素材,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点切入教材。如《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蒙古族风格的歌曲,可以用一段展现蒙古族人们生活的视频,以蒙古族的民俗风情、各种本民族的音乐舞蹈为切入点,形象的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不但能让他们增长了课外的知识,又能让孩子们对这首具有蒙古族风格的歌曲产生兴趣。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不只是唱出歌曲内容,还可以在唱的过程中加进蒙古族的舞蹈动作,这样,不但能让孩子们对歌曲更好的理解,也能对这个民族风格的音乐有所了解,让好动的孩子们内心的情感有一个宣泄的机会,激起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2)音乐是幻想的载体,它充满缤纷绚丽的美好意境,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和想象才能身临其境,体会到音乐本身的美感。但是教师要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幻想,努力让学生进入幻想世界呢?
生动的语言引导,使学生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语言的引导,学生只会对音乐的旋律线有所感知,只能生硬的体会,对于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不能都完全体会,就很有可能摸不着头脑。因此,需要教师的牵引,使学生联系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领会其音乐内涵。例如《打字机》,这是一首管弦乐曲,是美国的安德森与1950年创作的,乐曲中,作者独具匠心地用真正的打字机作为节奏乐器。加入情景,如现在我们全班同学都在办公室繁忙的工作,工作室里不断的传出打字机敲打的声音,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引导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的乐器喝着音乐击出近似效果的音,这样,不仅有效的聆听了音乐,还在音乐中找到了乐趣,还能让他们在音乐的陪伴下有效的发挥了主动性,体会了音乐的乐趣,同时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利用有效互动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音乐并不是一个死板与枯燥的课程,应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促进的课程,但是造成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结果不理想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过于追求教学的进度,反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音乐本身的魅力,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较低,无法真正沉浸到音乐中感受。教师为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使用有效互动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语言、肢体、情感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互动,增加活動参与度,提高学生兴趣。
四、适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对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形式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在教学中适时、适度、恰当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改变了以往学生只能面对教师和黑板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到一个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当中,把学生带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总之,随着新时期发展,在有效的研究小学音乐教学过程,要重视尊重学生学习实际,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有效地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从而才能进一步迎合时代发展,不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为学生日后发展提供有效保证。希望通过以上阐述,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