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 赵雪梅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梅白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幼儿时期是掌握语言和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幼儿 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环境 游戏方法 创设
【正文】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以达到互相了解的交际工具,是文明传播的重要桥梁,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着一个人的思维水平的高低。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启蒙期。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能使他们较好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调节自己的行为,促进智力的开发。因此,幼儿教师和家长要充分了解幼儿的特点、幼儿的兴趣爱好,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达到终身受益的效果。

一、创设轻松的环境让幼儿有话可说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对语言的使用几乎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因有需求之时,才开始积极主动地使用口语进行简单的表达,继而渐渐发展而形成的。这些是单凭幼儿教师单一的“教”所无法替代的。鉴于此,幼儿教师可以为在园的幼儿们提供多种学具和玩具,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轻松自由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们积极主动地使用口语去与他人进行交流,让幼儿能够有话可说。

1.轻松自由的生活环境,让幼儿们敢于说、有话想说

初入园的幼儿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胆子较小,怯于在人前表现,往往会比较情绪化,安全感较低。基于此,幼儿教师就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比较轻松、自由的生活环境,减轻幼儿的种种不适感。比如,教师可以先和幼儿们聊聊他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喜欢哪个角色,并尝试说一说这个角色常说的一句话。幼儿教师适当地对讲话的幼儿进行鼓励和肯定,给予幼儿信心,让幼儿的心情慢慢地放轻松。教师还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幼儿们一起来活动身体,按照他们自己喜欢的姿势自由律动,让他们慢慢地融入幼儿园这个新的生活环境。教师只有尊重每个幼儿的不同表现,平等地对待他们,才能让幼儿更快地喜欢这个新环境,在园里敢于表达他们的想法,且愿意与人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

2.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让幼儿们有话可说

幼儿教师在幼儿适应了在园生活之后,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发现,掌握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并据此为幼儿们准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进行分类制作和投放,让幼儿在反复摆弄材料的动作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从而做到有话可说。比如,幼儿们在为活动材料装瓶盖的动作实践中,会根据塑料瓶的不同颜色选择与之相应的瓶盖,此时他们就会不停地说:“红色(蓝色、白色、绿色等)的盖子哪去了?”等到发现自己要找的瓶盖后,会开心地说:“找到了,我要的颜色在这里。”然后欢快地开始盖好,盖上后就会喜笑颜开地说:“盖住了,盖住了!”紧接着就开始去寻找其他盖子,重复之前的动作。这样,幼儿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既识别了不同的颜色,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如有的幼儿在寻找的过程中,找错了颜色,其他幼儿会说:“错了,那不是你要找的颜色。”而有的幼儿在装好瓶盖后,不知道怎么拧开,会说:“打不开了,怎么办呀!”

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儿童与成人的言语交际,往往仅限于回答成人提出的问题,有时也向成人提出一些问题或要求,所以主要是对话言语。到了幼儿期,随着儿童活动的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大大增长,他们常常离开成人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获得自己的经验、体会、印象等。在与成人的交际中,他们渴望把自己的各种体验、印象等告诉成人,这样就促进了幼儿独白言语的发展。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应考虑到从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和鼓励幼儿说完整话这两方面进行。   

1. 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影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孩子词汇量的多少。幼儿词汇量的增加,基本没有什么窍门可言,这要靠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使幼儿的词汇量得到丰富,还要及时把孩子们学会的词进行分类整理,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渗透。例如:在《小老鼠》儿歌里的几个动词:小老鼠躲在桌子下面,小老鼠爬到灯台上,小老鼠想从上面跳下来,边教边做动作,使孩子初步理解每个词的意思,举一反三,让孩子们边玩边学,丰富了词汇的同时,也锻炼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2.鼓励孩子完整的表达。幼儿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词汇,还要学会运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完整的说一句话,到连贯的说一段话,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步得到提高,从孩子入园,就要鼓励幼儿学说完整话。

 三、愉悦轻松的集体环境,让幼儿有话爱说

鼓励幼儿个体间的平等对话,是一种良好的人际资源,让每一个幼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都喜欢说。如午睡起床以后叽叽喳喳讲个不停,有的互相模仿,有呼唤同伴,有小声念儿歌,有的求老师帮助,也有的向同伴或老师讲述某个问题,表现出在集体活动和自由获得中积极说话的态度。这种自发生成的谈话活动和同伴间的相互模仿和交谈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乐趣,提供相互间语言交往和学习的机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幼儿在幼儿园主要以活动为主,如游戏活动、教育活动、户外活动等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口语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礼貌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和家长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例如:幼儿每天到幼儿园时,引导孩子主动和老师、小朋友问好,离园时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每天接送孩子时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进行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我们应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如称呼问题,我们教给孩子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场合,会用礼貌语言称呼别人。通过反复地教育,孩子们掌握了许多人称名词,他们逐渐会合乎情理地称呼人了。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