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

【作者】 孙显伍

【机构】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会学习”一直以来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共同期望,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学会钓鱼,而非只享受现成的鱼。具体到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呢?下面粗浅谈谈在教学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心
  1.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学会自主学习。
  要清楚学习是自己的事,老师和任何其他人都无法代替。要能主动学习,有独立学习与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要有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要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
  2.选择力是学习能力的关键,要激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学习就是要在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中找出长处,在长处中找出优势,在优势中找出第一优势,只有找到自己的优势,才有可能发挥和利用优势。学习就是要了解自己,坚定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学习成功的前提,有了学习的自信心,就有了学习的毅力,就能产生学习兴趣,就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随着能力的增强,学习成绩的提升,就会乐学。教师应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孩子,多表扬和鼓励,给孩子巨大的精神支持。孩子在强大精神鼓舞下,能更快、更勇敢地克服困难,找回学习上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学会学习方法、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
  1.学会有效的方法,方法是学习的金钥匙。
  解决学习问题,应该用个性化的手段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用个性化的方法去适应学习上的要求。学习方法是学习的关键要素,学法即教法,教法必须依据学法。课堂全程将学习交给学生,全程依据学情进行教学,教师只是做课堂教学的引领者、组织者、发现者、激励者、提升者,最终使学生学习的潜力得以充分挖掘,使“学习力”得到空前的释放与培养。
  首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生自我读书、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认识、自我练习,一切的学习从自我的学习开始。此时,教师“真正放权”,“不提示、不暗示、不揭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观学、巡学、思学、策学,教师关注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学到、学会、学成,如何让学生“学习力”再提高、再发展。
  其次,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让学生在充分进行“先学”之后,相互教。在相互教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合作力得到了培养,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合作学习关键是把不懂的弄懂,交流沟通力重在协商妥协。
  自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完善学习。学生的学是整个课堂的目的,学生“学习力”的培养是整个课堂的中心;教师的教只是引领、引导、示范、启发、点拨,是学生学的手段,是“学习力”培养的手段。学生全程都在学,在自我培养“学习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习力”。
  2.归纳总结力重在突出中心。
  首先,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新课程有些知识点的跨度较大,前后联系相隔时间也较长。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为例,小学四年级开始教授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要求简单应用;初中八年级要求简单说明原理,广泛应用;九年级要求进行推理证明和灵活应用。在如此长时间的跨度内,如果学生不会总结和梳理,那么必然会形成知识的“交通堵塞”,更不用说触类旁通了,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其次,采取有效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老师布置作业少一点,学生看书时间多一点;重复抄写少一些,学生自己整理多一些;共性的作业少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多一些;老师讲得少一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多一些。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3.学习的重点是培养迁移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新学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衔接问题,可通过同化和顺应等思维过程得到迁移和解决。在同化过程中,新知识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所解释,并被纳入到结构之中。如初中数学中的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运算,可纳入到小学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体系之中。在顺应过程中,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按照新知识的生成过程重新组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又产生新的变化空间。如较小数减去较大数在小学数学中是不成立的,而在初中有理数范围内相关计算是可以成立的。因此,教师要精妙地进行课程设计,加强小学、初中之间的知识联系,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意识,从而为将来特定学段学生知识的迁移打下坚实基础。
  学会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学会学习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作为教育者,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力”,把学生“学习力”这一根本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从而培养出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具备较高学习素养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