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作者】 刘 香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王庙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教学过程费时低效,对教材把握不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和发展,学生学习困难以及“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也更加突出。小学生数学水平之间的差异主要原因并不是缺乏相应的知识,而是缺乏解题思路与技巧,找不到思考点和突破口,不知从哪里入手分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重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解决问题;策略
  教学的功能是帮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并引导他们灵活应用这些方法,适应问题的千变万化,这就涉及到“策略”。怎样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呢?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就能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完成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这也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数学问题,就应该结合这个主题创设出“问题情景”,将学生引导进这个情景中,学生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更多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有意识、巧妙地融入到教学情景之中,可以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以及思维凝聚到一起,这对开拓小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1:老师安排7个小朋友去文具店买文具,小明说:我买了3个文具盒,小文说:我买笔记本用掉42元钱,小丽说:我买3个笔记本用掉18元钱,小安说:我买了6个笔记本,小军说:小文买了几个笔记本,小林说:小安买笔记本需要论文范文?
  由于例题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多、乱,会对学生形成干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梳理清楚每一条有用信息,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可以将问题整理出来,首先,小丽买3个笔记本用掉18元钱,即18÷3=6,也就是说每本笔记本6元钱,而问题里面小文买笔记本用掉42元钱,即42÷6=7,所以小文买了7个笔记本;同理,小安买了6个笔记本,一个笔记本6元钱,6×7=36,所以小安买6个笔记本需要36元钱.
  师:解答这种数学问题要找出根源,遵循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原则,这道题的信息比较杂,在做这种题目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复杂,那这道数学题的关键点在哪?
  生:小丽买3个笔记本花费18元.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数学问题解答,能够使学生更加透彻地明白数学问题的内涵,快速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办法,从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二、增强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尝试解决、主动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交流算法,优化解法。数学教学,不仅要会做,更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养成敏捷、独特、灵活、缜密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展现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我们总是在曲折中求思简捷,在运用中变得灵活,在疏漏中学会缜密,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展现思维过程是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需要,也是防止两极分化的有效措施。
  第三,确定算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列式算出结果。
  第四,自我评价,检验成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全部思维成果进行检验,让检验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系统反思的自我评价的过程。
  三、合作学习,探究解决方法
  一些相对较难的数学题,单纯依靠某一名学生的力量是无法得到解决的,这时正确的教学方法就是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学生通过合作来集体探究,以探究的方式得到解决,将学生按照性格特征与学习成绩等级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给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形成探究,通过探究的方式来对问题抽丝剥茧,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见解,提倡答案的多元性,完善学生对这一题目的深入理解,并鼓励学生能够通过相互的合作,提供更具有创新性的问题解答方法。
  四、重视解题过程的评价与反思,关注解题思路的阐述与规范
  重视解题过程的评价与反思,这些除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会欣赏、体会成功的喜悦等情感态度方面的功用以外,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也是不可缺少的支持.课堂教学中,我们是怎么做的?怎么想到的?这样做合适吗?有没有更好的?对这些问题的思索过程,其价值指向并不是问题的结果,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是学生将策略内化成个人素养的一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的方法意识、策略意识.这种意识,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充分关注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模块的学习,有助于克服学生盲目学习的误区,它将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更加有耐心,也能帮助学生以更加清晰而深刻的目光来审视问题,从而提升学生问题的解决效率。当然,学生学习相关策略,也能培养他们热爱学习、敢于创新的意识,为他们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