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张祖容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大观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不断发展变革,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需求不断提高,但我国现阶段小学生口语交际的现状不容乐观,口语交际一直处在被忽视的地位。因此在此背景和现状下,教师应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还应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有效策略 
  “口语交际,包括听话和说话。听话和说话是人类的口头交际形式,它既是人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一种生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真正掌握”。下边谈谈自己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几点探索: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和兴趣,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思维的广阔性以及发散性。因为思维的广阔性不仅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还是促进学生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关键因素。老师要经常性的给与学生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表述。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的角色,从教学内容出发,给学生设定一个交际情境,如果第二天狐狸和乌鸦又一次相遇,那它们又会发生故事呢?老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补充完整。通过这样的情境对话,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把握教材,深入挖掘 
  新教材对口语交际进行了精心的设置,系统的安排,在每个单元的语文百花园内都有专门的“能说会道”等专栏的设置。“能说会道”中有很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是密切联系的,我们不能抛弃了它,要认真钻研,设计好教案,一样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提高他们的说话和倾听的能力。如四年级的语文花园设置这样一次口语交际:“受到了委屈或者别人受到了委屈应该怎么办”。此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话题内容广泛,易于表达。为了开拓思路,编者假设了两种情况:别人错怪你拿了他的钢笔,你受到了委屈,心理很难过;你错怪了别人乱扔了果皮纸,让别人受到了委屈,你心理很内疚。还有说家乡,说发生在自己家中的事等一系列的话题都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我们都把它当作是上语文的阅读课来上,何愁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提高呢?
  三、关注学生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所以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是多样的。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语言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促进语言的发展。”除了凭借教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以外,要为学生创设各种语言交际情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说话训练中,进行思考、观察、想象,这样语言才会像叮咚的泉水涓涓流出。
  (一)口语交际专题训练
  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种专题训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跟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儿童教育规律。随着学生年龄发展,他们的交际面会更广泛,相应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更高。比如低年级的口语交际题目一般是自我介绍、借文具、带路问路、道歉、转述、看病等;中年级的训练专题一般是:介绍一本书、劝阻、找人、建议、约请、接电话等;高年级一般是:用压岁钱、讲故事、说实验、请教别人、说成语、演讲、辩论等。如在四年级语文《生活的启示》一单元中,当学生一直停留于一件事情的表述而无法提炼表达出启示和道理时,教师是这样说的:“同学们把一件事情表述的这么详细,将情境活脱脱地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表达得真准确呀!但是,俗话说得好――中看还得中用,让大家受到启发教育。”乍一听,老师是在表扬学生,像在和学生聊天,可再仔细一想,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中蕴含着多大的学问啊!恰到好处的鼓励让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高涨,给予了学生及时的引导,“拨开云雾见青天”。
  (二)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口语交际不能单在语文课堂进行,而应延伸到课外。这需要教师多关注学生课余生活,小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为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如果能捕捉到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就能加强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教学。教师这方面的引导、矫正往往不着痕迹,与课堂的教学目标水乳交融。“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建议;“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的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化训练。
  (三)口语交际教学中的随机训练
  由于学生的课外活动也是随意的、多样,为了让学生的口语交际具有更高的针对性、目的性、主题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动之中,可以进行口语训练,而活动之后的口语交际教学则更精彩,因为尽管活动结束了,但学生还沉浸在快乐的兴奋之中,余兴未尽,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都想找个倾诉对象“一吐为快”,教师在活动后可趁机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及快乐的心情。如组织“瞎子击鼓”、“贴鼻子”、“画嘴巴”等游戏,学生尽情地表达,不断有人补充,活动后的口语交际,是学生最乐于表达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来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四、激励评价贯穿口语交际训练
  表扬,给人力量,给人信心。口语交际课上,要保持学生的交际兴趣,才能让学生交流,这时学生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不断向上。学生在交流时,语言可能不连贯,不流利,甚至没有条理,但只要他想说,敢说,我们都要引导学生耐心地听完,不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并及时给与肯定,不要过分挑剔学生的细微毛病,可委婉地引导学生说得更好。
  在多年的教学中,使我认识到口语交际并不是随随便便十几分钟就能应付的,而要认真引导学生让他们敢开口说,有说的才有写的,我们只有上好口语交际这块内容,学生的习作才能够写得出好的文章。只要我们在课改探索过程中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不断充电学习、不断思考探索、不断总结反刍,探索一条新的教学之路,我们的教学才有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