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作者】 谢 倩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柏溪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事实证明,育人比教书更重要,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引一个人前进的航行灯。德育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班主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先行者,班主任应经常去点燃学生心灵中求知的愿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培养他们健全的、积极向上的、勇于参与竞争的思想意识。班主任应锻造自身的良好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向学生提供服务,真正给学生精神上的影响,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相信每个学生内心里都蕴藏着积极向上的力量源泉和智慧。做好学生德育工作途径很多,以下谈谈我自己的见解。
一、以身作则,用人格魅力熏染学生的行为
习惯的养成,很多人认为靠的是管,是约束,是限制,是循规蹈矩,是划地为牢,而实际上我们更应看重的是育,是教化,是熏陶,是春风化雨,是润物无声。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事,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记得刚教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晨读一直纪律不好,教室里总是不静,干什么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学习效率不高,仍然有同学桌面空空的发呆,哪怕一块橡皮也能默默地玩一个早晨,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教育理论书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胜于言传。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记得由于新学期换教室,班级只有我一套钥匙,开学第一天,我便让学生吃了闭门羹,当我急匆匆的来到教室的时候,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门口等着了,我有些歉疚,犹豫了好几分钟,我在晨会时间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同学们对我的行为都非常惊讶,尴尬了几秒钟之后,从同学的表情中,我读到了大家对我的谅解,我想收获不仅于此吧。“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二、进一步加强德育激励策略的实践性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格,促成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该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生活性,要注意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程度。比如团结合作就是德育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以团结合作这一角度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激励策略实施。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讨论举手表决的方法来确定学生的活动,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自主探讨和商议活动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步骤,将活动落实到实际当中完成活动。在活动当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促成学生的合作以及集体观念形成。最后让每一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对活动进行总结和概述,由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共同评选优秀的小组,由于小组与小组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学生的参与性很强,积极性更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也更加凸显。
三、班主任要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班主任与学生情感的纽带。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想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去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给予他们需要的爱,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去包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做的每一件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用真心去关心每一个学生。要注意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一定要平等,既要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关爱,更要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给予关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关心下健康的成长。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还要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班主任要主动的去发现,不要用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班主任只有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学生,学生也才会有自由成长的空间。举个例子,我们班中就有一位比较调皮的男生,教过他的教师没有一个称赞他的,经常性的不做作业,上课交头接耳,很多教师都拿他没有办法,只好放任不管了。当我跟这位学生接触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其实是很聪明的,并不像其他老师所说的那样调皮。为了帮助这位学生,我时刻注意他的行为数学课上做题基本全对。于是,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就是这一次的夸奖,这位调皮的学生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也认真听讲了,学习也认真起来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我们的学生当中,尤其是一些学困生,他们其实更需要教师的爱,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在平时多鼓励这些学生,多给予他们关爱,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们教育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班主任掌握恰当的批评和教育方式
小学生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因此小学生非常喜欢得到教师或班主任的表扬、认可和鼓励;反而言之,非常惧怕被教师或班主任批评、指责,不愿意面对失败或挫折。因此,教师或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学时,要注重对小学生心理的观察,选择合适的批评和教育手段,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确保德育教学工作的切实有效。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经常有学生发生各种缺点或者错误,教师要以先扬后抑、合理适量的批评原则,借用巧妙的语言和合理的措辞,先对学生的优点赞扬,然后再对缺点给予纠正,用婉转和蔼的言辞及语气指出学生的缺点及错误。批评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出小学生自身的错误与确定,是对其行为思想的否定,因此要注意批评用语的语气,不能太过严厉,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形成了不好的习惯或者思想,但是如果出现严重的思想和行为错误,必须严肃处理,纠正其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育发展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必须重视德育教学工作,充分认识其价值与意义。全方位注重德育教育的开展,全方位的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觉悟和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与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学校把一个班级交给你,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你,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生活态度怎么样都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关系。这么重要和有意义的一项伟大工程,就要求和呼唤班主任胸怀理想、充满爱心、富有创新精神地投入工作;就呼唤班主任持之以恒地包含热情和激情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就呼唤班主任不断铸造自己高尚的人格,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面旗帜,一盏航灯。作为一个班主任,工作性质就决定了要经历无数的问题和困难。但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应该决心更坚定,意志更坚强,信心更充足,责任更强烈。如此,才能培养出真正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新人;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塑造的更加有个性。
一、以身作则,用人格魅力熏染学生的行为
习惯的养成,很多人认为靠的是管,是约束,是限制,是循规蹈矩,是划地为牢,而实际上我们更应看重的是育,是教化,是熏陶,是春风化雨,是润物无声。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事,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记得刚教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晨读一直纪律不好,教室里总是不静,干什么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学习效率不高,仍然有同学桌面空空的发呆,哪怕一块橡皮也能默默地玩一个早晨,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教育理论书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胜于言传。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记得由于新学期换教室,班级只有我一套钥匙,开学第一天,我便让学生吃了闭门羹,当我急匆匆的来到教室的时候,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门口等着了,我有些歉疚,犹豫了好几分钟,我在晨会时间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同学们对我的行为都非常惊讶,尴尬了几秒钟之后,从同学的表情中,我读到了大家对我的谅解,我想收获不仅于此吧。“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
二、进一步加强德育激励策略的实践性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格,促成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该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生活性,要注意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程度。比如团结合作就是德育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以团结合作这一角度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激励策略实施。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通过讨论举手表决的方法来确定学生的活动,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自主探讨和商议活动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步骤,将活动落实到实际当中完成活动。在活动当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促成学生的合作以及集体观念形成。最后让每一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对活动进行总结和概述,由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共同评选优秀的小组,由于小组与小组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学生的参与性很强,积极性更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也更加凸显。
三、班主任要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班主任与学生情感的纽带。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想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去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给予他们需要的爱,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去包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做的每一件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用真心去关心每一个学生。要注意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一定要平等,既要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关爱,更要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给予关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关心下健康的成长。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还要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班主任要主动的去发现,不要用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班主任只有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学生,学生也才会有自由成长的空间。举个例子,我们班中就有一位比较调皮的男生,教过他的教师没有一个称赞他的,经常性的不做作业,上课交头接耳,很多教师都拿他没有办法,只好放任不管了。当我跟这位学生接触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其实是很聪明的,并不像其他老师所说的那样调皮。为了帮助这位学生,我时刻注意他的行为数学课上做题基本全对。于是,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就是这一次的夸奖,这位调皮的学生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也认真听讲了,学习也认真起来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我们的学生当中,尤其是一些学困生,他们其实更需要教师的爱,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在平时多鼓励这些学生,多给予他们关爱,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们教育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班主任掌握恰当的批评和教育方式
小学生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因此小学生非常喜欢得到教师或班主任的表扬、认可和鼓励;反而言之,非常惧怕被教师或班主任批评、指责,不愿意面对失败或挫折。因此,教师或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学时,要注重对小学生心理的观察,选择合适的批评和教育手段,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确保德育教学工作的切实有效。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经常有学生发生各种缺点或者错误,教师要以先扬后抑、合理适量的批评原则,借用巧妙的语言和合理的措辞,先对学生的优点赞扬,然后再对缺点给予纠正,用婉转和蔼的言辞及语气指出学生的缺点及错误。批评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出小学生自身的错误与确定,是对其行为思想的否定,因此要注意批评用语的语气,不能太过严厉,否则很容易适得其反,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形成了不好的习惯或者思想,但是如果出现严重的思想和行为错误,必须严肃处理,纠正其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育发展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必须重视德育教学工作,充分认识其价值与意义。全方位注重德育教育的开展,全方位的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觉悟和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与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学校把一个班级交给你,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你,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生活态度怎么样都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大的关系。这么重要和有意义的一项伟大工程,就要求和呼唤班主任胸怀理想、充满爱心、富有创新精神地投入工作;就呼唤班主任持之以恒地包含热情和激情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就呼唤班主任不断铸造自己高尚的人格,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面旗帜,一盏航灯。作为一个班主任,工作性质就决定了要经历无数的问题和困难。但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应该决心更坚定,意志更坚强,信心更充足,责任更强烈。如此,才能培养出真正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的新人;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塑造的更加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