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 曾凡友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高场镇统山小学
【摘要】语文是基础的课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关键。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通过教学步骤简化、有效情境创设、主动质疑思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体验机会,鼓励他们突破自我,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其实,小学生更喜欢参与有趣的学习活动,教师在具体的实践环节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想方设法诱导他们主动投身于知识的海洋,远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本文对此阐述了几点新的看法,希望能为其他的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兴趣;培养方法;研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是无法强迫的,所以兴趣真的很重要。而且语文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比较特殊,大部分知识都是文字学习,而且需要背诵、记忆的很多,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必须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小学生具体怎样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罗克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详的课堂气氛。”因此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师生关系融洽,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调动起学生的极大热情去参与教学。因此要保持师生关系的和谐,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更要尊重和信任他们,平等相处,诚恳相待,以情动人,用情感的钥匙打开学生的心扉。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奠定良好的情感氛围,以富有情感的高质量的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智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尊重教师、体谅教师,热爱学习,积极向上,支持教师的工作。教师只有爱护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俗话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与学生心心相印,师生关系和谐,行动堪为楷模,有渊博的知识,有感情奔放妙趣横生的教学,教学效果就突出。
二、开展丰富多彩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丰富的课堂活动可以营造很浓烈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性会提高,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讲几个笑话或者小故事引入课堂学习。在上课时,教师合理利用教学方法,比如在上诗歌课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对表现优秀的组进行加分奖励,通过这些小活动学生的兴趣都会被调动出来。教师还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近年来,多媒体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大部分中小学都有多媒体设施,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比如在学习《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可以播放几段精彩的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多媒体教学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课文,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方法有许多,但是最关键的是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总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喜好,有计划的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环节,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尽可能保证多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比如,可以把语文课堂变成一个大的机器,而每一位学生则是这一机器运转所需要的一个个零件,只有每一位学生都正确的处在自己所处的角色下,整个机器才能正常运转。为了使得机器能够按照人们的希望运转,教师就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多下功夫,尽可能多的去支持学生去表达自我,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语文学习来重新认识自己,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像一位将军一样,安排给每一位小兵不同的任务,从而共同打好语文学习这场战役。
四、广泛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目前在小学阶段的应用已经不再是一件新鲜事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教师应当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优化课堂内容和缓解课堂氛围的重要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种种手段,可以使得每一名小学生都在图文结合,或者说在音频结合的形式之下更加愉快、轻松地去学习语文知识,其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自然也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对原有的课堂内容进行一次拓展与延伸,使学生不仅了解到课本上的一些知识内容,更多的是能拓宽学生的眼界,并且以一种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形式将知识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使得他们在这种形象的过程当中获得美的感受,获得兴趣的愉悦。举例来说,当我们学习《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当中的图片展示功能展示中国丽江、杭州、大理这些美丽地区的晨间景象。学生一下子被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深深地吸引,一下子又被云巅地区的风土人情所迷惑。这种更加直观且形象的方式,能够带给学生更强的吸引力,使得他们目不转睛地进行观看,在观看中完成对课文的体悟,带这种情感返回到课文当中进行阅读,自然也就会事半功倍了。
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多媒体信息设备的应用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单方面的应用之上,更多的是需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使用多媒体信息课件进行预习和复习,并且能够完成对一些资料的简要收集,教师在此可以紧密地依托于合作小组机制,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小组分工来进行资料的搜集和课文内容的学习。举例来说,在学习《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大量的资料搜集和汇总,深刻体会改革开放对于我们的中国发展带来了怎樣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和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又有着怎样本质上的区别。通过一些新闻报道或者说是新闻照片,学生可直观地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巨变,也可了解到党和政府领导之下的新中国究竟是怎样完成强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转变的。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需要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学生的学习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着眼学生的学习偏好以及学习态度挑选教学内容,保障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这门学科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掌握语文学习的核心要点以及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