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作者】 周小华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城北初级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要创建高效课堂,就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有充分驾驭课堂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教师爱岗敬业具备创新意识,能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快乐学习。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目标;兴趣
九七年从大学毕业再次步入了校园,从一名学生一跃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身份转变了,随之而来的是兴奋、不适、还有些许忐忑,感觉自己还是一个懵懂的学生,但是我更意识到了责任的重大。风风雨雨,跌跌绊绊二十余年,我伴随着体育成长着,见证了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我们广安体育中考也从三十分升到四十分乃至现在的六十分,分数要求的提高并未让学生们都重视并喜欢上体育课。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思索着……一方面,要使课堂更具娱乐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努力实现自我提高,在扎实基本功,提升业务素质上努力,才能游刃有余的上好体育课。近年来,“三进校园”丰富着我们的校园生活;“三活课堂增智”又激励着我们活化资源、活用教法、活力展现。体育课在教材《体育与健康》的指导下上得有声有色,我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初中体育教师结合自身多年实践谈谈体育教学感受。
一、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的其乐无穷
当然,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教师在备课设计时,一定要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参考,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娱乐性,强调学知识与娱乐同行。现在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手机了。所以,要想他们心甘情愿动起来,只有提高体育课的娱乐性,才有可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材在理论上给我们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所以实践起来就并不难了。
要实现高效体育教学,提高娱乐性是前提。为此,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内驱力起作用的催发剂。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这件事上,我除了研究教材,还翻阅了大量资料,甚至包括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都去自学了。同时,我还向有经验的教师虚心请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心中终于做到有数了,在工作中可以大干一场。目前,我担任着学校八、九年级体育教学工作,九年级毕业班又有升学的压力,所以不可能拿太多的时间进行大量的体育训练,我就运用我所学知识,注重课堂质量,提高学生兴趣,让他们乐于上体育课。中考的这些运动项目: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30秒跳绳、800(1000)米跑,单调的练习都挺枯燥的,而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没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支撑,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激趣,增强项目学习娱乐性是我们获得高效教学的前提。比如说原地双手投掷实心球的教学,我就采用了“游戏教学法”:游戏(一),“穿越封锁线”让学生体会背弓动作;游戏(二),“打鞭子”让学生体会手臂的鞭打动作。这样学生就能更轻松的领悟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给学生一个很形象的动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他运动项目我也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简单的动作去深层次的挖掘运动项目的要领动作,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我在广安市“两转一提一抓”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把这些游戏融入到实心球教学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获得一等奖。
二、让学生锻炼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兴趣化,始终都要围绕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达成中,才是我们实现高效教学的必然前提。因此,作为一个能驾驭课堂的,有教学睿智的教师,能让学生锻炼方法多样化,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例如,在教学“30秒跳绳”时,其就会时时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状态,以及情绪变化等,对于那些在动作锻炼上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持鼓励态度、尽量少批评、不指责,通过帮助关爱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温度,实践中,就可采取腋下夹纸练习法、计数跳、花样跳绳和定时跳等体育训练方法,多样化的方法本身就能给学生带来新颖和趣味感,就能提升学生主体性。实践证明,单一的锻炼方法、教学方法,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逆反心理。这样的心理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自我认识自己不行。而在授新知或动作技能膈,我们应对完成效果较好的学生给予点攒,及时表扬和肯定他们。当然,也要注重个体差异性,教师应分层主人,根据学生运动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评价要求,让差生也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愉悦快乐。
三、让学生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生喜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在于他们在体育课上是否获得了成功和喜悦。在课堂上我会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就拿单调枯燥的800米、1000米跑为例:跑途中部分同学会半途而废,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半途效应”,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我会把学生的每一次成绩都记录在册,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目标,并在言语上进行鼓励,一段时间后都要在上一次的成绩上要求提升那么一点点,学生们总能体会到因成绩的提升,目标的达到而带给他们的成功的喜悦。慢慢的他们会自觉的练习,因为他们知道坚持就能胜利。因此,在学校清晨的跑道上总能看见学生们你追我赶,挥汗如雨,可谁也不甘示弱的场景。对于体育差生来说,不是要他们赶上或超过什么人,而是给他们量身定制目标,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只要他们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就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总之,体育的本质是为了让人们强身健体。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担负着这样重要的历史使命,对于一名实践者,我们要投身自我发展行列中来,努力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水平。深入钻研教材,让知识丰富自己的大脑,多锻炼,强健自己的体魄。当然,教学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浅见,肯定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争取把高效体育课堂构建变成惠及学生发展的一堂堂好课!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初审通过)
[2]张卉妍:《每天懂一点性格心理学》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4版)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目标;兴趣
九七年从大学毕业再次步入了校园,从一名学生一跃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身份转变了,随之而来的是兴奋、不适、还有些许忐忑,感觉自己还是一个懵懂的学生,但是我更意识到了责任的重大。风风雨雨,跌跌绊绊二十余年,我伴随着体育成长着,见证了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我们广安体育中考也从三十分升到四十分乃至现在的六十分,分数要求的提高并未让学生们都重视并喜欢上体育课。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思索着……一方面,要使课堂更具娱乐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努力实现自我提高,在扎实基本功,提升业务素质上努力,才能游刃有余的上好体育课。近年来,“三进校园”丰富着我们的校园生活;“三活课堂增智”又激励着我们活化资源、活用教法、活力展现。体育课在教材《体育与健康》的指导下上得有声有色,我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初中体育教师结合自身多年实践谈谈体育教学感受。
一、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的其乐无穷
当然,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教师在备课设计时,一定要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参考,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娱乐性,强调学知识与娱乐同行。现在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手机了。所以,要想他们心甘情愿动起来,只有提高体育课的娱乐性,才有可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材在理论上给我们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所以实践起来就并不难了。
要实现高效体育教学,提高娱乐性是前提。为此,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内驱力起作用的催发剂。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这件事上,我除了研究教材,还翻阅了大量资料,甚至包括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都去自学了。同时,我还向有经验的教师虚心请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心中终于做到有数了,在工作中可以大干一场。目前,我担任着学校八、九年级体育教学工作,九年级毕业班又有升学的压力,所以不可能拿太多的时间进行大量的体育训练,我就运用我所学知识,注重课堂质量,提高学生兴趣,让他们乐于上体育课。中考的这些运动项目: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30秒跳绳、800(1000)米跑,单调的练习都挺枯燥的,而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没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支撑,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激趣,增强项目学习娱乐性是我们获得高效教学的前提。比如说原地双手投掷实心球的教学,我就采用了“游戏教学法”:游戏(一),“穿越封锁线”让学生体会背弓动作;游戏(二),“打鞭子”让学生体会手臂的鞭打动作。这样学生就能更轻松的领悟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给学生一个很形象的动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他运动项目我也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简单的动作去深层次的挖掘运动项目的要领动作,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我在广安市“两转一提一抓”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把这些游戏融入到实心球教学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获得一等奖。
二、让学生锻炼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兴趣化,始终都要围绕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达成中,才是我们实现高效教学的必然前提。因此,作为一个能驾驭课堂的,有教学睿智的教师,能让学生锻炼方法多样化,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例如,在教学“30秒跳绳”时,其就会时时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状态,以及情绪变化等,对于那些在动作锻炼上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持鼓励态度、尽量少批评、不指责,通过帮助关爱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温度,实践中,就可采取腋下夹纸练习法、计数跳、花样跳绳和定时跳等体育训练方法,多样化的方法本身就能给学生带来新颖和趣味感,就能提升学生主体性。实践证明,单一的锻炼方法、教学方法,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逆反心理。这样的心理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自我认识自己不行。而在授新知或动作技能膈,我们应对完成效果较好的学生给予点攒,及时表扬和肯定他们。当然,也要注重个体差异性,教师应分层主人,根据学生运动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的评价要求,让差生也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愉悦快乐。
三、让学生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生喜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在于他们在体育课上是否获得了成功和喜悦。在课堂上我会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就拿单调枯燥的800米、1000米跑为例:跑途中部分同学会半途而废,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半途效应”,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我会把学生的每一次成绩都记录在册,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目标,并在言语上进行鼓励,一段时间后都要在上一次的成绩上要求提升那么一点点,学生们总能体会到因成绩的提升,目标的达到而带给他们的成功的喜悦。慢慢的他们会自觉的练习,因为他们知道坚持就能胜利。因此,在学校清晨的跑道上总能看见学生们你追我赶,挥汗如雨,可谁也不甘示弱的场景。对于体育差生来说,不是要他们赶上或超过什么人,而是给他们量身定制目标,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只要他们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就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总之,体育的本质是为了让人们强身健体。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担负着这样重要的历史使命,对于一名实践者,我们要投身自我发展行列中来,努力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水平。深入钻研教材,让知识丰富自己的大脑,多锻炼,强健自己的体魄。当然,教学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浅见,肯定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争取把高效体育课堂构建变成惠及学生发展的一堂堂好课!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初审通过)
[2]张卉妍:《每天懂一点性格心理学》 (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