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中低段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蒋中武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双星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不再是“一讲到底”,需要在“活用教法”的指引下创新方法,运用有效策略开展日常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新颖生动的课堂中获得更好的数学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中低段;有效策略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深入推进,以“三活课堂增智”为主的课堂教学大改革在我县掀起了轩然大波,课堂一片生机。在“活用教法”的指引下,很多教师都在创建高效课堂的路上不断探索,寻找到了众多有效教学方法。在小学中低段的数学教学中,我也加入了探研行列,在实践与学习,总结与反思中,我也积攒了一些方法。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中低段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学习主体兴趣的激发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体。”我们知道,新课改是以新课标为指导的,我县课改推进的重要理念就是要求各个一线教师要按新课标要求践行课堂教学,而学生主体理念是新课标的首要理念,也是我们推进课改,实现角色作用的前提。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要让学生紧紧随着课堂互动节奏的变化而积极参与,就必须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是他们“学乐不可分”的重要原因,又特别是中低段的小学生,更需要良好兴趣来刺激他们学习的主体性。落实到教学中,就需要我们创新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几年实践告诉我,有效的激趣方法有情境法、媒体法、故事法、激励法等,都是不错的方法。但要使这些方法作用发挥到最佳,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才能达到水到渠成之效果。
  二、结合现实开展生活化教学
  来源于生活的数学,需要教学回归,才能让数学以生活的真实,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实用性关注。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现实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也证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各种数学现象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情感。因此,在中低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之后,为了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我们就可设计一道以现实生活中地板安装为例的问题解决题目:如果小芳的卧室是一个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需要在卧室中放置多少块边长为50cm的正方形瓷砖?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会积极地认为卧室的建筑面积为4×3= 12平方米= 120000平方厘米。如果要覆盖地面,则方形地板砖的面积必须等于地板面积。对于50×50 = 2500平方厘米的区域,您需要120000÷2500 = 48块地砖。通过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开展生活化教学,既能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应用意识。这就为我们有效培养中低段学生的结合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探索学生学习方式创新的一种尝试。传统教学认为学习都是学生个人的事,倡导自主学习或独立完成,这种方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仅有独立学习的意识还不够,有时还需要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于是小组合作学习就在这样背景下应运而来了。而且,我们也看到,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数学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僵化,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渐失。因此,为了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必要保证数学教学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以群体的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独立思考数学问题,使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并共同进步。例如:在教学统计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卷,让学生分为不同的组,以调查学生在学校喜欢的书籍的类型,并让团队成员共同处理数据。总结,绘制成表格,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来回答。实践证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认知,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的热情,从而增强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四、以游戏形式教授数学知识,使课堂更具活力
  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中低段的学生,更乐于在游戏中学数学。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可把游戏引入其中,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知识。实践证明,游戏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活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使数学课堂更具有活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合理的游戏教学,把“教、学、做合一”思想落实到实践中来。例如,在教授“方向和位置”的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发“我是谁”的游戏形式。在教学中,以学生小华为中心,其他学生来猜猜这个位置上的人是谁。例如,在便签上写下我在小华的东部,距小华三个座位;我在小华的东北,距小华等最远。要求学生根据便签提示,说说我是谁,在这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效果好,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并促进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其实,在小学教学中,很多知识的教学都可以利用游戏来展开,特别是一些口算题,为了培养学生口算兴趣,提高口算速度,常常把口算练习设计成争上游、夺红旗等之类的游戏,深受学生喜爱,而且课堂氛围活力十足。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中低段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还有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讲述。作为一个新课改推进者,我们应不断创新,不断探策寻略,这样才能实现“活用教法”要求,让学生在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创新中获得更好的数学教育,为其以后更好地发展数学素养奠基。
  参考文献:
  [1]王兴建,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5年。
  [2]龚明,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