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作者】 曹晓英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菜坝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对学习的兴趣。下面分别从六个方面来谈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课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1、要积极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2、语文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3、要正确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调控和指导作用;4、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5、要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合作;6、教师要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在总体上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互助性学习。而它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织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课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科学合理的进行学生划分分配
  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尚浅正是活泼好动的时期,注意力并不容易集中一处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丁点变动影响,任由其自由发挥运用的话极容易变为一盘散沙导致局面很难掌控,因而教师应当注重自身再具体教学开展过程中的科学合理干预。在实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应当综合考虑学生自身实际身心发展现状、相关兴趣爱好以及真实理解掌握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切实根据小学生的综合特点确保组织划分工作落实到位。具体人员组成方面教师应当注重一定的层次性,合理尊重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极大限度的保障小组划分分配上的水平均衡,有力保证具体开展实施中的竞争公平性。
  二、恰当的合作时机
  (一)意见分歧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较大的意见分歧。如果此时采用合作学习,可以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在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中,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都将得到相应的提高。例如,教学《穷人》一课,课题为《穷人》课文里面却没有看到一个“穷”字。这时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讨,解决问题,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接着讨论最后问题:为什么桑娜一家如此贫穷,有人却说他们并不穷呢?这时要求学生在次进行小组讨论,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下,学生终于认识他们虽然物质上是贫穷,但精神上是富有的。
  (二)思维受阻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当学生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思维受阻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在学生理解了诗意,欣赏了满园春色后,教师问: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从而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古诗所揭示的哲理。这是一个难点,学生的思维往往无所适从。这时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互相启发,再全班交流,理解“春色”是锁不住的,“红杏”是必然要“出墙来”的,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也是禁锢不住的,它必能冲破束缚,蓬勃发展。
  (三)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动手操作探究时,进行小组合作,可以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尤其是在一人操作有困难时,开展小组合作,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例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打通居庸关隧道”“开凿八达岭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例子了解詹天佑杰出的才能,我先请各学习小组细读课文,并小组合作在本子上画出施工示意图;然后,请每组派一个代表把施工示意图通过实物投影向大家展示,并说说这样画的依据。这样,学生不但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在共同操作中锻炼了合作能力。
  三、要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合作
  学生在探究中离不开合作,这一点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教师要努力营造愉悦、宽松、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乐于投入其中,把合作学习、主动思维视为一种乐事。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分组讨论等互助合作学习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大胆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局面,共同探讨课文的知识与道理。如在《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里,在学生已理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分清层次的过程中,教师可再回过头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必须符合你哪些条件”,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学生就是在不断的合作探究中,提会到作者是怎么围绕一个中心进行阐述的,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支持自己观点的,在这样的合作中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评价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指挥棒,因此,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举足轻重,也将直接引导每位学生在下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表现。如在《落花生》课例的检测预习中,听写生字词,小组内成员互批并订正。如果老师这样评价学生小组合作批改听写的话,那么以后这一环节将更为深入有效——“老师要表扬某某小组的学习,他们不仅批改订正了听写,也给了同学以适当评价,而且他们组还对写错的两个字在组内进行了集中订正,让全组同学注意这两个字易错在哪,我们应注意什么。下面我们请他们组的代表来汇报一下他们刚才批改时的情况。”这样把汇报交流当作一种鼓励,我想,这样的评价将深入学生心田,一定会使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有效。
  总之,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不但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孩子之间的合作意识。合理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为了我们教学提供了方便、节省了很多时间,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