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对电子白板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思考

【作者】 代承眉

【机构】 四川省德阳市衡山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教育工作者应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这些理念的提出恰恰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的指导方针不谋而合。那么,如何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下面我将结合《海底世界》教学片断,谈谈对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语文课堂有效融合的思考。
  一、难点解决:化繁为简的能力   
  教学片断一: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到美丽而又充满神秘的海底世界来一次长途旅行。让我们进入旅行第一站:海底漫游。(从白板库中拖出flash“旅行第一站——海底漫游”。)
  师: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能不能用课文里的一句话概括地回答这个问题。(白板幕布遮蔽海底世界的全貌图。)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不简单,你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个句子,它在课文的结尾,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为文章的中心句,一起读。(拉开白板幕布,展现海底世界全貌图,出示句子。)
  生发出惊叹声,感情饱满地朗读。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篇课文在开头提出了问题,在结尾回答了问题,这样一问一答就把文章的主要内容给概括出来了。(白板展示整篇课文,运用白板笔圈画功能,画出开头提出问题和结尾回答问题的句子。)
  师:课文的二三四五自然段都分别写了海底哪些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呢?我们也可以用上这个办法找到关键词、句。(运用白板笔圈画标注出自然段。?随后拖出库中自带flash素材的动画翻板,将每段的主要内容隐藏在翻版后面,根据学生回答,点击翻板出示答案。)
  生读书思考,书中批注圈画后,请学生上台分别作答圈画,再运用白板笔点击翻版,核对答案是否正确。
  感悟与思考:
  本环节巧妙运用白板幕布、书写、自带Flash翻板功能,依照学生的回答顺序,拖出库中动画板块,轻松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问题。面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简单的一句“用上找关键词句的办法来概括”道出了解决难点问题的方法。白板正拥有这种神奇的化繁为简的能力,它为学生提供简单而高效的学法,与文本重难点无痕融合,让学生乐思乐学,这不正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境界吗?
  二、生成资源:师生互动的延续
  教学片断二:
  师:接着让我们到海底旅行第三站——动物活动,去看看海底动物不同的活动特点。(从白板库中拖出flash:旅行第三站——动物活动。)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圈一圈课文都描写了几种动物。(白板出示第三段内容,运用白板笔圈画出总起句和六种海底动物。)
  生上白板依次圈画动物名称
  师:想认识它们吗,那就让我们猜猜它是谁?(生一起竞猜)(将海底动物图片拖入白板表格。表格放大动物图片,学生答对后点击海底动物的名称,正确的便飞出页面。)
  师:作者是如何向我们介绍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呢?这是海参。作者通过列举四米这个具体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海参的活动速度非常慢,我们称这种说明方法为列数字。(运用白板笔对海参的活动特点进行批注。并采用拖拽的功能,将“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从白板右侧拖出。)
  师:其实我们以前也学过许多说明方法,你们还记得有哪些吗?(采用拖拽的功能,将“打比方”、“作比较”、“拟人”等说明方法依次从白板的左侧拖出。)
  师:下面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海底动物,在书本中做好批注,用一个词或字概括地说说他的活动特点。并写上它的说明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讨论。(运用白板笔圈画、橡皮擦功能,师生共同完成批注。)
  生:“梭子鱼每小时游80公里,比普通火车还要快。”这句话说明了梭子鱼游的速度很快,作者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来写。(学生运用白板笔书写“快”,拖出“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移动到句子下方。)
  生陆续汇报其它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
  师:了解了作者在描写不同海底动物时所采用的不同说明方法,我们也可以将它们进行归类整理成表格,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学习。
  请一生上台进行白板捕获操作,表格归类,其他学生补充说明。
  (白板切换双屏模式,运用区域捕获工具把海参等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以及说明方法捕获下来,移动至表格中。)
  感悟与思考: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走到白板前,用专用的电子笔在板面上随意进行书写和标注,展示自己的个人成就,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对于教师来说,能即时对学生课堂生成的资源材料进行灵活的编辑加工,能在多重交互的环境中灵活应对活生生的课堂教学。我们不得不说电子白板的运用提高、延续了学生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率。
  三、识字写字:关注细微的处理
  师:“底”是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这个字由广字头和氐字组成,我们还知道哪些由氐字组成的新字吗?
  生:高低的低字。
  生:抵抗的抵。
  ……
  (运用拆开组合功能,将“底”字拆分成“广”、“氏”和“点”,接着运用白板拖拽功能,“单人旁”、“提手旁”等部首拖拽出来。)
  师:古人造这个字时,是在“氏”下面加个“横”,表示“止”的意思。后来才变成“一点”了。书写时“点”千万不可丢。(运用魔术笔画线消失的功能讲解“底”的造字过程。)
  师:谁愿意在田字格里写好这个字。(拖拽出“田字格”学生运用白板笔书写“底”字。)
  师:这个同学写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我觉得最后一点写得过长了。
  师:请你上来改一改。(运用白板橡皮擦功能进行擦除修改)
  生:我觉得广字头的撇应该写得舒展一些。(运用魔术笔探照灯功能,突出显示“撇”部分。)
  生:“底”是个半包围结构,广字头和下面的“氐”字应该要写得紧凑一些。
  师:请你在田字格里移一移这两个部件,在田字格的哪个位置才合适。(运用字体移动功能,在田字格里拼一拼“底”字上下两个部件。)
  生运用白板笔拖动部件,让字体更为美观。
  感悟与思考: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教学“底”字时,使用电子白板中“拆开组合”、“书写”、“探照灯”、“汉字拖拉”等功能,将识字写字中许多细微之处放大了,引起学生的关注,让易错难写笔画在白板互动中迎刃而解。
  总之,想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并非易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积极投身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探索中来,且行且思,在教育教学这条芬芳之路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真正探寻出一条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