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孩子磨蹭那些事儿

【作者】 谭月华

【机构】 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惊扰了人们的生活,本应该普天同庆、欢聚一堂的日子,我们却不得不紧闭家门,独处一室。为了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学,我们开启了网课学习历程。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经常就有家长找我诉苦,说娃娃在家作业速度慢,磨蹭得不像话,问我该怎么办。听着电话那头焦急的声音,我陷入了沉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这样呢?我们深刻反省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存在以下可以让磨蹭滋生的土壤。
  一、“父母包办症”。对于几岁的孩子,家长往往缺乏耐心,觉得与其让孩子做事,做得乱七八糟的,还不如帮孩子做更省时省力。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时间一长,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不愿意主动做事、想事,思维变懒,惰性越来越强。孩子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不管是自己能不能做的事情都会习惯性地依赖他人。如果父母不让孩子自己考虑和承担一些事情,孩子就不会独立起来,条理性就会很差。他们在学习上也丧失了的自主性,形成了一种依赖的思想,即使是最简单的问题,他们也会变得不爱思考,等着别人为他代劳,等着等着,宝贵的时间就过去了。
  二、“压力山大症”。有的作业数量多、书写任务重。孩子本来是爱学习的,可因为任务重,他们费了很大的功夫也完成不了,从而丧失了作业的热情,有的要么敷衍了事,还有的可能就磨叽了。他甚至会想:那么多,反正做不完,还不如边做边玩,颇有点“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味道在。
  三、“味觉丢失症”。有的作业机械重复,成人做来就会觉得枯燥无味,更何况是孩子,这样的作业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做起来索然无味,结果是事倍了,功却半了。
  四、“被逼无奈症”。各类课程、培训等任务压得孩子喘不过气,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因此他们故意磨蹭,比如做完作业后又要弹钢琴啦,吹笛、练书法……有的孩子会因为不喜欢下一个内容,而在上一件事上磨蹭,目的就是为了解脱掉自己不喜欢的某一种培训或某一门课程。我家女儿就曾经抗议过:“反正做完了(作业)也不能玩,何必做那么快!”
  五、“环境污染症”。作业时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家长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作业氛围。比如,孩子作业时,大人在一旁玩手机,玩得小孩子心里也痒痒的,根本沉不下心来写作业;还有的在孩子作业时,家长把电视大开着,三五个哥们姐们聊着天,更有甚者,还组织一场麻将。试想:麻将声声,聊天声声,电视声声,他们能声声不入耳吗?
  磨蹭的坏习惯一旦养成,犹如毒瘤,要想拔除还真得费不少的工夫。既然已经找到了病根,就得开一剂救治的药方。
  对于老师,得先从自身入手。首先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这门课有兴趣,就必须提高课堂的教学艺术,按照教育规律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时间加汗水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要还学生快乐的课余时间,只能在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
  其次合理设置作业。一方面,分层设置作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是参差不齐的,按照学生的能力分层布置作业,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就能摘到,从而感到学习是快乐的事;另一方面,改善作业结构,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来设计作业,讲究作业的实效性,去除那些多而繁杂的、机械重复的作业。根据课标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作业。尽量不布置难度大的作业,万一有不可避免的时候,老师一定在作业前,为他们讲明题意,提前训练同类型的题,从而降低作业的难度。再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布置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作业。比如新课标推荐小学各年级阅读的书目中,有些事孩子们不愿意读的,在布置这个内容时,我就规定可以从几本书中进行选择,选一本喜欢的书来读,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浓了,效率自然就高了。所以我经常布置作业时就设计两套方案,A或者B,学生自由选择,作业效率显著提高。
  当然,要彻底治愈磨蹭,还得联系家长,力求得到家长的配合,好习惯才能坚持。于是我利用家长会,先向家长们讲明磨蹭的危害性。并请求他们在家中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能以身示范,学生学习时家长要做到不玩游戏,最好能安安静静地读读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家长做的好榜样,孩子们也会很自觉地去学习。
  然后在家长群中展开了一个调查,看看哪些孩子有磨蹭的坏习惯,将这些孩子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种,并因人而异地制定一些特别的措施,为家长支了一些招。
  支招一:模拟课堂教学
  此招适用于那些仅在家中磨蹭的孩子们,家长提前让孩子做好课前准备,然后定好闹钟,布置好40分钟能完成的作业,学生模拟课堂四十分钟进行学习。时间一到,学习任务完成,便可以下课休息。这样,在模拟的课堂学习氛围中,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很多学生总能在不到40分钟就能完成任务,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支招二:模拟考场考试
  在课堂作业屡屡糟糕时,我突然想:能不能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改善这种状况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一次《长江作业》中,我给题目定好分值,让他们进行考试。呵!把作业收上来一看,效果还真不错,正确率呀,书写啊,速度啊,都比以前好了很多,因此,以后我会时不时的来一场“考试”,因为我班孩子喜欢嘛!建议家长在家中也不妨采用这种方法试一试。
  支招三:做好记载,奖优惩劣
  要求所有学生在家作业时,家长一定记载好每次作业的时间,写在每次作业之后,以便老师掌握情况;对于那些磨蹭严重,顽固分子,孩子需自己利用电话,单独向我汇报每天作业完成的时间。然后,针对学生的优劣情况,班级和家庭都对他们进行奖优惩劣。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孩子快的一面,孩子一旦速度快了,马上表扬。比如:“今天穿衣服比昨天快多了!”“今天吃饭速度真快!”“今天作业速度比昨天快了很多”。“今天收拾书包比昨天快多了。……”多找孩子快的时候表扬,孩子慢的时候,装做看不见,故意淡化它,要让孩子不断意识到自己确实比以前快了。玩是孩子的天性,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自由支配的时间,去玩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打一会儿游戏,进行一会儿体育锻炼等。就是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
  在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越来越强,学习的效率慢慢提高,磨蹭的坏习惯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磨蹭的坏习惯一定会远离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