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消除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作者】 何 欣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玉屏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每年9月份,幼儿园里就回荡着“我要妈妈!”“我要回家!”的哭喊声,这就是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现象,如果幼儿长期处于这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幼儿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本文就如何消除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提出几点办法。
关键词:幼儿;分离焦虑;消除策略
每年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一些新入园的小班或托班幼儿,在与家人分别时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回家!”的确,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陌生的环境中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潜在的危机,他们为离开父母可能带来的危险与对新环境缺乏控制而感到不安。这就是分离焦虑,因为上幼儿园与父母分离所产生的焦虑也就是入园焦虑。
一、精心呵护,改变幼儿不安的心理状态
爱是幼儿精神需要中最珍贵的部分,心理研究表明,爱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幼儿入园的第一天所接触的第一个人就是老师,这第一个人给幼儿留下的印象无疑是最深的。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爱能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能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分离所产生的不安心理。
在迎接新生的日子里,每天早晨,我都比幼儿早一点到达幼儿园,在孩子来园时,我拉着他们的小手、摸摸他们的头,微笑着同他们道“早”,努力与孩子们亲近,缩短与孩子们心理上的距离,让孩子们觉得老师可亲,象妈妈一样。来园时也不象刚开始那么焦虑了。
幼儿在离园时也会表现出一种焦虑状态,他们与亲人分别了一天,就盼着大人早点来接他们。这时候就会看到有的小朋友们总是张望着窗外,有的则围在老师身边问个不停:“老师,我爸爸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这时候千万不能戏言,“你爸爸妈妈不来接你了,他们不要你啦。”这会使幼儿信以为真的,老师千万不能再给他们心理增加压力。在离园前我常组织幼儿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迎来父母或长辈。
二、适时适度的赞誉,满足幼儿情感的需要
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发现新入园幼儿的优点,并及时进行夸奖,以此来克服他在其他方面的不足。赞誉是人的最基本心理需要之一。赞誉动机在幼儿期表现最为突出。幼儿在学习和行为上的努力,往往是为了符合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并把它作为想要取得赞誉的方法。当得到赞誉的时候,这种动机就会进一步加强,从而激起幼儿更努力地学习或做事,以维持对他的赞许。教师要根据新入园幼儿的情况,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时机适时适度地对其进行表扬、鼓励,激励其克服因独自上幼儿园而感到的不适应。如在晨间接待中,教师夸奖幼儿有礼貌、讲卫生等等,并用动作表示友好祝贺,搂搂他们,轻轻抚摸他们的小脸等等,使他们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在活动中对他们的优良行为或进步给予“红花”“红旗”“五星”的奖励,同时告诉幼儿奖励的原因,并在集体面前树立榜样,提出新的要求,是他们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三、通过电教手段帮助消除幼儿分离焦虑情绪
要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首先需要对幼儿进行了解,并熟悉幼儿。通过电教手段可以帮助教师对幼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记录下来。如在幼儿入园前通过家访和问卷等方法,对每个幼儿在家的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并利用电脑存储起来。然后是通过电教手段让新入园的幼儿了解教师,熟悉幼儿园,例如通过录音手段帮助幼儿了解教师,借助电脑的宣传手段帮组幼儿熟悉幼儿园等。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使幼儿消除分离焦虑情绪的根本保证。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时也可以借助电教手段,例如可以将进餐、洗手等教育内容制作成课件,并配上录音进行解说,可以让幼儿视听结合地学习生活自理。在进行不同集体活动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同音乐配合进行,并每天为幼儿定时播放这些音乐,让幼儿习惯于根据不同的音乐来参与不同的集体活动。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常规,并逐步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
四、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正确对待孩子
幼儿刚入园,不可避免的要哭闹一番,这时家长如果心软了,抱着孩子不放手,甚至一起哭,这容易给孩子造成一个错觉――有可能带他回去,便会哭闹得变本加厉。因此家长送孩子入园后,应果断一点,不能依依不舍。入园第一周接孩子时,等孩子们吃完中餐就来接。第二周等孩子们午睡后再来接。第三周等孩子们在园吃完晚餐就来接。家长也应该准时来接孩子,当看到其他小朋友被爸爸、妈妈等家人接走,而自己的家人没接自己时,会使晚接的孩子感到不安,加剧孩子不想来幼儿园的情绪。和孩子的分离逐渐的过渡后,孩子的情绪能得到一定的稳定,抵触情绪会减轻很多。另外家长接孩子回家后,多与孩子交谈些幼儿园中的有趣的活动和新鲜的事物,可以激发幼儿继续入园的兴趣。
新入园幼儿的教育是一项细致、复杂而有创造性的工作,作为幼儿教师,只有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真切的希望我们的孩子在老师、家人、社会的关心照顾下,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学会尽早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生活。“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开展各项有趣的活动,相信新幼儿入园的工作会完善的解决,幼儿的适应能力又上一个新的台阶,总之,消除幼儿分离焦虑,有助于幼儿愉快地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有助于幼儿与教师及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
关键词:幼儿;分离焦虑;消除策略
每年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一些新入园的小班或托班幼儿,在与家人分别时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回家!”的确,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陌生的环境中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潜在的危机,他们为离开父母可能带来的危险与对新环境缺乏控制而感到不安。这就是分离焦虑,因为上幼儿园与父母分离所产生的焦虑也就是入园焦虑。
一、精心呵护,改变幼儿不安的心理状态
爱是幼儿精神需要中最珍贵的部分,心理研究表明,爱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幼儿入园的第一天所接触的第一个人就是老师,这第一个人给幼儿留下的印象无疑是最深的。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爱能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能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分离所产生的不安心理。
在迎接新生的日子里,每天早晨,我都比幼儿早一点到达幼儿园,在孩子来园时,我拉着他们的小手、摸摸他们的头,微笑着同他们道“早”,努力与孩子们亲近,缩短与孩子们心理上的距离,让孩子们觉得老师可亲,象妈妈一样。来园时也不象刚开始那么焦虑了。
幼儿在离园时也会表现出一种焦虑状态,他们与亲人分别了一天,就盼着大人早点来接他们。这时候就会看到有的小朋友们总是张望着窗外,有的则围在老师身边问个不停:“老师,我爸爸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这时候千万不能戏言,“你爸爸妈妈不来接你了,他们不要你啦。”这会使幼儿信以为真的,老师千万不能再给他们心理增加压力。在离园前我常组织幼儿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迎来父母或长辈。
二、适时适度的赞誉,满足幼儿情感的需要
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发现新入园幼儿的优点,并及时进行夸奖,以此来克服他在其他方面的不足。赞誉是人的最基本心理需要之一。赞誉动机在幼儿期表现最为突出。幼儿在学习和行为上的努力,往往是为了符合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并把它作为想要取得赞誉的方法。当得到赞誉的时候,这种动机就会进一步加强,从而激起幼儿更努力地学习或做事,以维持对他的赞许。教师要根据新入园幼儿的情况,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时机适时适度地对其进行表扬、鼓励,激励其克服因独自上幼儿园而感到的不适应。如在晨间接待中,教师夸奖幼儿有礼貌、讲卫生等等,并用动作表示友好祝贺,搂搂他们,轻轻抚摸他们的小脸等等,使他们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在活动中对他们的优良行为或进步给予“红花”“红旗”“五星”的奖励,同时告诉幼儿奖励的原因,并在集体面前树立榜样,提出新的要求,是他们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三、通过电教手段帮助消除幼儿分离焦虑情绪
要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首先需要对幼儿进行了解,并熟悉幼儿。通过电教手段可以帮助教师对幼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记录下来。如在幼儿入园前通过家访和问卷等方法,对每个幼儿在家的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并利用电脑存储起来。然后是通过电教手段让新入园的幼儿了解教师,熟悉幼儿园,例如通过录音手段帮助幼儿了解教师,借助电脑的宣传手段帮组幼儿熟悉幼儿园等。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使幼儿消除分离焦虑情绪的根本保证。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时也可以借助电教手段,例如可以将进餐、洗手等教育内容制作成课件,并配上录音进行解说,可以让幼儿视听结合地学习生活自理。在进行不同集体活动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同音乐配合进行,并每天为幼儿定时播放这些音乐,让幼儿习惯于根据不同的音乐来参与不同的集体活动。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常规,并逐步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
四、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正确对待孩子
幼儿刚入园,不可避免的要哭闹一番,这时家长如果心软了,抱着孩子不放手,甚至一起哭,这容易给孩子造成一个错觉――有可能带他回去,便会哭闹得变本加厉。因此家长送孩子入园后,应果断一点,不能依依不舍。入园第一周接孩子时,等孩子们吃完中餐就来接。第二周等孩子们午睡后再来接。第三周等孩子们在园吃完晚餐就来接。家长也应该准时来接孩子,当看到其他小朋友被爸爸、妈妈等家人接走,而自己的家人没接自己时,会使晚接的孩子感到不安,加剧孩子不想来幼儿园的情绪。和孩子的分离逐渐的过渡后,孩子的情绪能得到一定的稳定,抵触情绪会减轻很多。另外家长接孩子回家后,多与孩子交谈些幼儿园中的有趣的活动和新鲜的事物,可以激发幼儿继续入园的兴趣。
新入园幼儿的教育是一项细致、复杂而有创造性的工作,作为幼儿教师,只有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真切的希望我们的孩子在老师、家人、社会的关心照顾下,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学会尽早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生活。“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开展各项有趣的活动,相信新幼儿入园的工作会完善的解决,幼儿的适应能力又上一个新的台阶,总之,消除幼儿分离焦虑,有助于幼儿愉快地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有助于幼儿与教师及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