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儿童课外阅读

【作者】 陈小莹

【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书,是文化的标志,也是文化的载体,它积聚了人类历史进程中最丰厚的精神营养。读书,是经受文化洗礼,为人类文化精华打下精神底色的重要途径。应该说,不论是学生还是我们成年人,读书都应该是我们终生都应该做的事情。下面,我就个人的一些读书认识、本年级的阅读目标以及个人课题研究“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与‘听’能力的策略研究”相结合,谈一谈自己对低年级课外阅读的认识、想法、实际的做法和自己的一点困惑。
  一、让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首先,我在本学期初的家长会上,一如既往地向家长介绍孩子阅读的重要性,孩子良好的智力取决于其阅读能力,学生家庭的智力生活尤为重要。我还向学生推荐了注音版《爱的教育》、《会飞的教室》等书籍,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共读一本好书,学生人每天保持20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特别爱读书的孩子读书时间可以延长,读书不自觉的孩子请家长要保证最低20分钟。家长每天都做到在得奖本上签上读书的时间与内容,每一周根据得奖本上的签字对部分学生进行表扬与奖励。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班级定期举办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评选班级的“读书小博士”和“阅读之星”,授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褒奖,此项活动成为学生主动阅读的强大动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二年级的阅读只是学生读书的第一步,我认为如果想真正让学生自己读书,愿意读,仅仅凭兴趣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就要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二、引导学生将课内和课外阅读相结合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就读书问题提出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读书必先立志,然后才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事情。而在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就是人物篇《要好好学字》、《朱德的扁担》、《梅兰芳学艺》、《大禹治水》及《孔繁森》就是很好的典范。所以,本学期初在制定本班读书计划时候,我就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与课题研究三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学期,我班重点展开的是“人物专题”故事演讲活动。原计划学生在语文课上前3分钟讲,但是由于本学期较短,学生对此次活动很感兴趣,三分钟学生还有听过瘾就结束了,后来改为每周挤出一节课来演讲和讨论。学生做到自己认真准备,大方演讲,其余学生仔细倾听,大家能就该故事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表格的形式记录,学生、家长和教师三方面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计划学期末评选“小小播音员”、“书香小少年”称号。”
  孩子们的准备是非常充分的,有的孩子在家中对着镜子练习动作与表情。学生们知道了我国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如何让刻苦学习的;郭佳琪同学演讲的是中国历史上跳水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是郭晶晶,并且把她在报纸上的照片剪下来贴在作文本上;陈可佳讲岳飞用锅灰练字,足足拉了三马车;陈丹妮向大家生动的介绍了宋代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学生们知道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第一轮就被淘汰的羽毛球运动员林丹,没有被苦难打倒,勤学苦练,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冠军的历程;知道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章的女性是居里夫人;知道了华佗是东汉医药学家,而且徐州市他后期行医和居住的地方,沛县还有华祖庙;知道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知道了《青松》的作者陈毅不仅是革命家还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大家的掌声。
  我们又多次地一起阅读了《七彩语文》中的一篇关于邓亚萍的文章,结合《梅兰芳学艺》探讨邓亚萍和梅兰芳怎么会取得成功,学生讨论非常热烈,激动,了解到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勤学苦练,在不断地学习。其中邓亚萍所说的“我不聪明,但我能管住自己,一旦设立目标,便绝不轻言放弃。”周恩来曾说过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文学家鲁迅所说过的“时间就像海绵,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尊人者,人尊之。”“少儿不学,长而无能”等名言,学生都已经熟背在心,记在得奖本上。
  三、注重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我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发现学生阅读时喜欢节奏明快,富有刺激性的故事,情节跌宕,想像奇特,天马行空的故事往往是他们一味追求的目标,课外书读了不少,但只是较多地看“热闹”,收获甚微。因此,我认为教师教学生课外阅读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针对此,我给学生开了一付“灵丹妙药”:给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在阅读中,给学生定时定量,甚至方法。同时,指导学生积累和写心得体会,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把书中的妙词佳句分门别类摘抄积累下来,对于自已感受较深的读物,可以写写心得体会、书评等。学生做好以上的事项的同时,开辟读书成长纪录“试验田”,学生读完每一本书后,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记录卡上记下阅读日期、篇名,作摘录,写感想,记问题,配图案,学期结束后把它们汇集成册。学生自然从课外阅读中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就这样,慢慢地,我发现个别孩子能在喜欢的语句下圈圈画画了,柏奥奥把《水调歌头》工工整整的少抄写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解智捷把邓亚萍的那句话写下来贴在了文具盒里,还有的鲁迅的话写在了得奖本的皮上。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的民族如何实现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复兴。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以为社会输送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少年为己任,让孩子们树立终身读书的理念,接过华夏祖先传下来的文明的接力棒,凭借丰厚的学识和睿智的大脑叩响新世纪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