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作者】 张 勋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断桥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需要我们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策略施教。本文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问题导向开展探究性学习和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四个方面阐述了提效观点。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新课改的重要追求。作为一线教师,不仅需要教学效率最优化,还要教学效果最大化。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物理教育。在这几年教学中,我们发现,传统教学方法虽然在“应试”上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在培养学生物理素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让物理教学走出“慢、差、费”的教学怪圈,是我们课改人的重要努力方向。下面,我结合自身初中物理教学,谈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学要成功,要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就必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抓住学生向师性,让他们爱你所教的学科,并努力学习它。
  (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喜欢物理学科,教师要爱护学生,把学生当做亲密朋友看待。平时多和学生平等交往、交流,知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并想尽办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创设融洽的氛围,成为亲密的朋友。这样,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欢物理老师到喜爱物理学科。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能转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把以和物理老师交往为快乐的情感移到以学习物理为快乐的上面来。
  (二)多一些赞美表扬,增强学生自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认可,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在这个成长阶段自尊心、表现欲望都极强,在学习生活中恰到好处的表扬对于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老师要有一双睿智的眼睛,善于挖掘学生的长处与闪光点,并予以赞扬和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添师生间的亲和力和向心力,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初中物理知识中,有些知识是抽象的,教学起来难度大,学生难于理解、掌握。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我们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可以把抽象的物理知识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节时,我们可以通过动画模拟“音叉”振动向四周传播声音的情形,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来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又比如我们在教学《光的折射》一课时,当地孩子可能没机会直接观看到奇妙的“海市蜃楼”现象,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插播有关“海市蜃楼”的视频。又如我们在用水压、水流类比进行电压、电流等知识的教学时,也可以通过课件动态展示类比,让学生在观察类比中掌握电压与电流的概念。
  当今大数据时代,各类信息瞬息万变,老师要学会熟练运用现代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连接课堂与社会、课堂与体育、课堂与科技,连接课堂与生活、课堂内外,搭建起孩子认识信息世界的窗口和桥梁,让孩子们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学会分析多彩世界中的物理现象。
  三、利用问题导向开展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强调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物理学习,更需要把这种方式落实到现实中去。我们知道,开展探究性学习,其关键在于合理设置问题导向,让学生问题驱动下产生探究欲,并努力实践这种行为。这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有效的设置问题就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学习特点出发,增强问题的指向性——针对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实施时,教师的表述还要清晰、详细准确,要让学生能明白思考的方向,切忌模棱两可、笼统的问题。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教师在介绍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时,如果提出探究的问题是:力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并请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这个问题,因为没有具体的研究对象,力对初中学生来说,就无从下手,找不到思考方向。这显然费神,而且费时。也就不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了。因此,在实践中,我认为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精心设计,科学实施,把关键内容的学习设计成拾阶而上的“问题串”,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这就是有效的探究性学习。
  四、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自然规律都由实验归纳得出。初中生具有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特点。物理实验,恰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有利于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合作交流与表达能力。因此,作为一线物理教师,我们应重视实验教学,并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进行科学安排,合理设计,使之也能以最优化的效果让学生受益。初中物理实验,电学实验最多,上课时学生也很好奇,这就是容易分心走神。作为教师,应精讲多示范,让学生去操作,在动手中去发现知识。传统分组实验教学方法极为简单,就是把学生带进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做。这样的仅以学会操作为目的的实验教学,是效果较低的。有效的实验教学仍然教学方式多样化,才能提高教学实效性。
  当然,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方法是远不止这几种的。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线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新策略施教应成为教学常态,才能确保教学新颖、有质量。
  参考文献:
  [1]陆治明,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知识-力量,2019年。
  [2]张春晖,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