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加强高中阶段班级管理的创新探究

【作者】 李良蓉

【机构】 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加强班级管理,做好班务工作,是每个班主任应尽义务。班务工作说到底就是育人工作,通过班级环境造化人、班级管理引导人、班风建设警醒人等方式,强化班级管理,强化育人工作。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班主任;管理;责任意识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主要场所。建设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不仅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给学生好好做人提供一个正确的导向标。因此加强班级管理、建设一个良好班级非常重要,也是每个老师应尽的义务,特别是班主任。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通过班级环境造化人、班级管理引导人、班风建设警醒人等方式,强化班级管理,强化育人工作。下面,我以自身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要有高度责任意识,从内心上关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关爱学生是班主任高度责任意识的体现。我们知道,高中阶段学生,虽然思想、心理等方面走向成熟,但沉重的学习压力和青春浮躁使得很多学生不安学习,渐渐丧失学习兴趣。这时的班主任,不能师道尊严,应扮演一个聆听者、抚慰者角色,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从学习上关心、在生活上帮助他们。让他们感觉到班主任是真正爱他们的,从内心上接受老师当朋友。当然,这个角色能做好也不容易,全靠教师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创新班级管理方法,宜疏又要因人而异
  班务工作细、杂、繁,涉及全班每个学生,囊括学校每项工作。事情千头万绪,而且变化无常,如果班主任不创新方法,就很难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转机制,就很难开展班务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加强班务管理,创新工作方法非常必要和紧迫。
  (一)正面性疏导,不要“堵”得太多。高中学生人生价值观处在初步形成阶段,对事物评价出自自我心境与偏好,做出一些不被常人理解的事,因此班主任要多点关怀和换位思考,进行正面性疏导,不要“一棍子”打死,这儿也“堵”那儿也“禁”,让学生举步维艰。特别是学生的心理自由,这一点作为班主任一定牢记,给学生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不要当面指责学生,说这也不是那也不好,高中学生易反感,冲动性大,弄得不好就容易与班主任发生口角甚至拳脚相向。所以,我们应坚持正面性教育,宜疏不宜堵,能疏的要尽量开导,让“堵”少一点,远一点,从思想上教育学生,比制度、禁令要有效得多。对于差生,尽量通过其身上的闪光点表扬激励,让成就感引领其前进。
  (二)统一性管理,也要因人而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班级管理要求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尤其是在奖惩方面,对优生和“学困生”应使用一个标准。现实中优生易受到偏爱,而“学困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这样则会助长优生的坏习惯、压抑差生的上进心,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平,不能偏颇。但也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班级中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的心理、生理都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学生,由于所处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容易产生一些不正常的心理。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工作方法上要灵活变通,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三、争取学科教师配合,发挥好纽带作用
  常言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仅靠班主任一己之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争取更多学科教师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而班主任,就要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使各学科教师配合得有效。落实到实践中,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在仔细分析班情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及时与学科教师商讨,及时了解各学科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不定期召开班级教育组会,对学生的情况进行逐一分析,寻求解决对策。而班主任也可以定期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对于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和任课教师进行沟通。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协调各学科教师的作用,还可利用各种机会拉近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学业水平考试之前的一段时间,针对班内学生的情况,协调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学习动力有明显的提高。
  四、强化管理网络建设,用好各种平台育人
  班级管理不能单靠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协助班主任管好班级,做好班级时常事务。加强分工,形成立体化班级管理网络,以便各个平台充分发挥育人作用。
  (一)明确职责,加强指导。选好班干部后,班主任应该及时明确其职责与分工。班主任既要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平时还要加强指导,尽可能使他们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启发他们学会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各自的工作方式及方法。
  (二)开展主题班会。一个班级的道德风气、学习氛围是班级建设的首要任务,一味用制度去压效果肯定很差,甚至适得其反,我们应从学生思想深处强化教育,让学生从潜意识里知道怎么做、为什么做与不做。因此,我们要改传统地说教为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确自己行为后果,这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必须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强,就能克己为人,把集体视为高于一切。有集体观念,能从集体利益出发。每个人都如此,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的班集体就会矗立在我们面前。
  总之,要提高班级管理实效,我们就应加强班级管理的创新工作。而这个创新,就应基于学生实际情况而采取针对策略举措,但最好还是让学生成为管理主角才会更具有实际意义。作为班主任,还应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在学科教师、学校中积极做好协调配合,让更多人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才能更好携手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1]郑登科,谈高中班级管理与理念创新[J].新课程研究,2008年。
  [2]李静汶,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J].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
  [3]彭兰芳,把班级的管理权交给学生[J].贵州教育,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