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作者】 谭秀兰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如何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识字中增强识字兴趣和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应着力思考并实践的现实课题。本文从激趣和创新方式两个方面阐述了有效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举措。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教学理念
  识字是语文教学难点,特别是低段,对初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更是难上加难。但识字又是低年级学生走进语文世界非跨越不可的一道门槛。对小学其他年级来说,也是较有难度的。因此,如何破解这一教学难题,让学生快乐而有效的学识字,就成为我们低段语文教学必须要认真思考并实践的现实课题。在这几年新课改中,有效教学理念成为当前教育主题。我们如何基于这一理念指导,来开展语文识字教学,使其更快、更好地帮助学生跨越识字难题,快乐走进语文知识殿堂,就成为有效教学的重要追求。下面,我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基于有效理念的识字教学策略探究。
  一、培养学生主动识字兴趣
  语文识字任务重,不仅要会读会写,还要能理解其义。我们知道,这过程本身就很枯燥,如果一味让学生识字,他们就会因被动而更感乏味。这样不仅会扼杀语文学习兴趣,而且识字效率会变低,更不利于学生语文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学生识字兴趣,使其主动产生“我要识”需求,有“我要识”热情,这样才能增强他们识字主动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用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习的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实践证明,也只有加强学生识字兴趣培养,才能达成新课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为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学生入门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识字兴趣,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热情。这样,他们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在识字过程中感受到学习乐趣。有了这种兴趣作支撑,他们参与识字学习的主动性就更为明显,与老师互动也更有效果,对提高教学效果就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识字教学方式
  能让学生持久参与到教学中来,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才能让识字课堂新颖生动,有吸引力。在这几年识字教学中,我们结合汉字实际,基于有效教学理念,创新实践多种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一)游戏识字法。抓住小学生爱游戏这一特性,将识字教学融于游戏中,既能化枯燥为有趣,减少乏味感,又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有利于增强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在充分考虑汉字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识字的可接收的游戏方式,使游戏成为识字平台,以便学生在玩中学习,快乐中识字,从而有效提高识字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口、耳、目”时,就抓住这三个独体字特点——都属人体器官部分,设计成了一个小游戏,多媒体随机呈现一个字,请学生快速读出字音,并从自己身上指出它在哪儿。这样教学,学生乐意接受,同时也调节了课堂气氛。除了这样的游戏个,我们还可将竞争游戏引入到课堂中——做成卡片,让学生比赛认,如果认对了就把字卡给他,让他领着全班同学读。实践证明,采用游戏识字法,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识字开始时和巩固阶段,都能助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故事识字法。很多汉字,都是有故事的。深掘汉字中的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有利于满足他们爱听故事的心理需求,还能增强识字愿望,提高他们识字热情。因此,作为语文教学,我们要有意识地将一些抽象的汉字改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的情境中产生学习之需。这样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又可促使学生理解新字新词,牢记汉字特点,能把音、形、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识字教学的有效初衷。例如,在教学“睛”字时,我们就可以把其编成这样的故事:一个小朋友,由于不爱护自己眼睛,常在太阳下看书,结果双“目”被太阳晒“青”了,成了近视眼。通过这样以形编故事的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牢牢记住“眼睛”的“睛”字是“目”旁了,还告诉了学生保护眼睛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正确识字,快乐识字。
  (三)部件识字法。这是识字教学最常用方式,是根据汉字构字规律而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性强,效果明显,在识字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落实到实践中,就是告诉学生,可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方式学新字,利用变换、拆分和组合汉字部件的办法,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增强识字能力。如在教学“青”字后,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的相类似的汉字,告诉学生通过变换偏旁的方式进行归类,有的提出加上“日”字旁,成为“晴”字;有的提出加上“目”字旁,成为“睛”字;有的提出加上“言”字旁,成为“请”字;有的提出加上“氵”旁,组成“清”字;还有的学生加上“忄”旁,组成“情”字,有的提出加上“争”字旁,成为“静”字。如此等等,学生就会发现,识字是有规律的。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读音大多与“青”相近,只是偏旁不同了,但偏旁又与其意思有着重要关联。这样教学,其有效性就更好了。
  创新识字教学方式,是我们提高识字教学的前提保证。以上不能尽其全概括识字教学方法,实践中还有很多,如字谜识字法、图画识字法、儿歌识字法等,不同方法,作用不同,但大都指向于激趣和提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仅要注重引导、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帮助学生找到喜欢或合适的识字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让他们能快乐跨越识字门槛,进入到语文阅读世界中去。这才是新课改中有效教学理念所希望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增强学生识字能力,为其以后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贵雪民,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J].教育探索,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