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作者】 李 敏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横江镇复龙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情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可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可使他们有获得美、感受美、体会美、享受美的美好感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从情感教育的作用以及情感教育的激发来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作用;激发
  众所周知,知识是我国劳动人民社会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总结,语文知识更是人们劳动智慧的结晶。近年来借助新的教育理念和工具进行语文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教学通过利用情感教育这种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语文基础知识的出处以及能够加以运用的情景,小学时期因为学生年龄的因素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都十分有限,所以这是采取情感教育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让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充满乐趣。
  一、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面对网络及信息特别发达的今天,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很容易受老师的教育影响,他们生活范围不广,他们很容易被英雄们的事迹或课文的鲜活人物形象所感染和支配,现实的视频教育,都能激发他们的浓烈情感。而许多课文中的情感是通过文中的重点句段或词语表现出来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深情的朗读来激活历史人物和事件,鼓动和感染学生的情感。如在教学《长城》这一课时,学生通过听抑扬顿挫的名家朗读,整个教室被一种对长城的雄伟壮丽赞美之情所笼罩,学生爱祖国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用情讲授 
  情感交流是情感教学中的典型代表。实施情感教育当然是需要借助一定的情感来进行教学的,这方面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主动传授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的同时,辅助于一些积极的情感因素,以便实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境界。此过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教师在实施这一方面时要格外关注自身情绪,以一种积极、快乐、饱满和激励的良好情感,充分发挥自身魅力和艺术进行情感熏陶。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讲课和评价的时候应以一种声情并茂进行引导。
  三、深入品析文本,引导学生体味情感
  1.关键字词,让学生获得美
  从文中找到抒发感情的关键字词,如“喜”“哭”“雀跃”“悲伤欲绝”“欢蹦乱跳”“喜极而泣”等,,带领学生用内心去感受这些情感,进入文章中的情感,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情感。
  2.品味佳句,使学生感受美
  如,在学习《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时,作者通过围绕“梦幻般的湖”这个中心句,介绍青海湖美景的特点,使学生想象自己身在青海湖美景之间,就如身临其境一般,细细感受青海湖的美景。
  3.从文到图,让学生表达美
  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等特点,图文并茂,看图结合课文,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想,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培养他们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4.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美
  学生大声地朗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又可以使学生表达出美,体会到美。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采用正确的语调,掌握好停顿点等,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赖感、自信感、合群感和求知感,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美感。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极强,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将单调的课本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动态的动画或视频,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被激发兴趣、开拓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如讲解课文《揠苗助长》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即上课前通过网络下载与“揠苗助长”相关的片段或动画,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这时学生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观看动画,被其所吸引,且在观看过程中能激发出内心的情感共鸣,充分认识到任何事物都需遵循的自然規律。
  五、要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丰富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但是若知识与其生活实际有关联,那么小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并能够有效的运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要切实依托于生活而展开。具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但应该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上,更应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去探寻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不断丰富其情感。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财富的大国,要想真正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世代相承与发扬广大,小学语文教材中必须以这些文化作为根基,并且能够蕴藏丰厚的人生哲理与情感,这样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来陶冶学生的情感,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去体验与领悟生活中的情感。例如在学习《妈妈的账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也会出现小彼得的行文,做出一点事情就要获得相应的报酬。通过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才能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要尽自己所能帮助父母。通过这样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不一样的情感感受,真正了解到教材内容的中心。
  综上所述,身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课程教育环节加入情感教育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教育中若是缺失了爱,那么教育就会不完整。情感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补充,其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占据了一席之地。现在我也深深地意识到,只有在小学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才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进一步提升其创新能力,实现人才的最优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