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流行音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究
【作者】 席小琴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岳东镇文林中心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我国的音乐事业随着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得到迅猛发展,音乐教育事业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全新的改革要求和挑战。就目前情况来看,小学生普遍喜欢流行音乐。小学音乐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流行音乐,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实现音乐教学效益最优化。
关键词:小学音乐;流行音乐;引入策略
小学音乐教师以学生兴趣进行,要引导学生主动听取音乐、主动歌唱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流行元素进行教学。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流行歌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将歌曲中存在的正能量全部传输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学习音乐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以此不断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一、改变观念,正确认识流行音乐
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多数还是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流行音乐不能够带到课堂之中,因为它会对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以及西方古典音乐的主流地位带来一定的冲击,更是影响了学生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所以很多的音乐老师都不喜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流行音乐。其实很多的流行音乐中包括了轻音乐和影视歌曲以及经典影视音乐还有通俗钢琴曲,而并不只是流行歌曲的代名词。作为当下的一名音乐老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正确地看待流行音乐。既不能不加鉴别毫无原则地带到课堂中,更不能把流行音乐作为另类而去排斥它。作为一名音乐老师一定要有独特的眼光,把身边的一些优秀作品充分挖掘出来,在流行音乐这个大宝库中吸收新鲜的血液,通过流行音乐为小学音乐课堂带来活力与生机。比如说《懂你》这首歌里面主要是对母亲的歌唱,这首歌是整个社会对文明、亲情以及道德的重新审视和再度呼唤,而《好汉歌》是描述的梁山好汉的豪爽以及兄弟之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真实精神再现,音乐老师在教学中。这类曲目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加以引用。
二、运用流行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抓住学生的思维在一堂音乐课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节音乐课成功的标准,也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关键。小学生普遍都对流行音乐很感兴趣,所以要利用好这一特点,让学生对音乐感兴趣,主动学习音乐,真正爱上音乐课,享受音乐。例如,学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时,新课导入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流行音乐,比如说播放一些视频课件如流行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母爱。播放之前,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引导,可以是语言的引导也可以是动作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加上深刻的感受母爱,尊重母亲。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说:你们爱你们的妈妈吗?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她们给了我们生命,一直呵护着我们,养着我们长大,毫无保留的爱着我们,从来不要求有什么回报。正如这首歌中所唱,“妈妈的腰身不再挺拔,妈妈的眼角已失去光华,而妈妈对我们的爱却从没有停止过。”学生在学唱这首歌的时候,很自然的能够感受到歌曲中蕴含的浓浓母爱。教师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验教材中歌曲的感情。
三、精选学生比较喜欢的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音乐学习,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精选一些优秀的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进行教学之前在学生中进行一项小调查,让学生说出或是写下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的名字,喜欢的原因等等,教师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然后精选出其中比较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下一堂课上课时进行教学。由于所选出的流行音乐多数学生都喜欢,并且传唱度高,朗朗上口,简单易学,符合潮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极大提升,也会更加喜欢上音乐课。例如《当你老了》《隐形的翅膀》等等,旋律优美,传唱度高,进行这些流行音乐的教学能够迅速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很亲切,因此会更加认真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抓住流行音乐中的积极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等。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音乐课学习兴趣,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能够从中接受积极的教育,不断提升道德品质,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课所应发挥出来的积极作用。
四、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在音乐教学中,若教师单纯注重对课本知识进行教学,则会使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更会使其兴趣降低,不利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流行音乐的有效运用能丰富教学形式,使学生不再拘泥于学习课本上的音乐,使学生具有更多渠道接触到其他音乐。例如在教学民族音乐时,教师可以选用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民谣如《成都》《南山南》等等,将歌词及曲谱展示在黑板或多媒体上,并结合课本上歌曲让学生观察二者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教师不但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流行音乐,也可以鼓励学生联想,例如在教学古典音乐中的《鳟鱼五重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歌曲并让学生思考:曾听过(下转第68页)(上接第69页)的哪首歌与这首歌曲调相似?随后引入梁静茹的《暖暖》。当今学生接触音乐的渠道有许多,且吸收较快,很少有学生对课本上内容感兴趣,教师应成为利用音乐资源的指导者与搬运工,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音乐知识。
五、运用熟悉的流行音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音乐课除了教学生唱歌,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外,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利用流行歌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音乐教学,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人生的启迪。例如歌曲《愚公移山》歌颂了人们不畏艰难、奋斗拼搏的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该歌曲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告诫学生在学习上不能遇见困难就退缩,要发扬不怕吃苦,奋斗拼搏的精神。又如教学台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时,因为这首歌表现出来的主题是“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启发升学从自己身边的小家,联系到祖国这个大家庭,让学生明白,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期待宝岛台湾能够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教会学生歌曲,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教育。现如今社会趋于多元化,流行音乐凭借着传唱度高,娱乐性强等特点,在学生中是最受欢迎的。身为音乐教师不能回避这一现实,应该去正视这一问题,并对流行音乐进行深入分析,带领学生发现音乐里面的积极美好的一面,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朝着正确良好的方向发展,为祖国培养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其运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深远的意义。音乐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借此强化他们的音乐知识,并合理利用流行音乐辅助器乐的学习,全方位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璐.浅谈流行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才智,2017(21).
[2]施冠芳.流行音乐走进课堂:浅谈流行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J].北方音乐,2018(21).
[3]赵小云.略谈流行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6(83).
关键词:小学音乐;流行音乐;引入策略
小学音乐教师以学生兴趣进行,要引导学生主动听取音乐、主动歌唱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流行元素进行教学。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流行歌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将歌曲中存在的正能量全部传输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学习音乐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以此不断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一、改变观念,正确认识流行音乐
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多数还是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流行音乐不能够带到课堂之中,因为它会对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以及西方古典音乐的主流地位带来一定的冲击,更是影响了学生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所以很多的音乐老师都不喜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入流行音乐。其实很多的流行音乐中包括了轻音乐和影视歌曲以及经典影视音乐还有通俗钢琴曲,而并不只是流行歌曲的代名词。作为当下的一名音乐老师,一定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正确地看待流行音乐。既不能不加鉴别毫无原则地带到课堂中,更不能把流行音乐作为另类而去排斥它。作为一名音乐老师一定要有独特的眼光,把身边的一些优秀作品充分挖掘出来,在流行音乐这个大宝库中吸收新鲜的血液,通过流行音乐为小学音乐课堂带来活力与生机。比如说《懂你》这首歌里面主要是对母亲的歌唱,这首歌是整个社会对文明、亲情以及道德的重新审视和再度呼唤,而《好汉歌》是描述的梁山好汉的豪爽以及兄弟之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真实精神再现,音乐老师在教学中。这类曲目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加以引用。
二、运用流行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抓住学生的思维在一堂音乐课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节音乐课成功的标准,也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关键。小学生普遍都对流行音乐很感兴趣,所以要利用好这一特点,让学生对音乐感兴趣,主动学习音乐,真正爱上音乐课,享受音乐。例如,学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时,新课导入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流行音乐,比如说播放一些视频课件如流行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母爱。播放之前,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引导,可以是语言的引导也可以是动作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加上深刻的感受母爱,尊重母亲。比如教师可以这样说:你们爱你们的妈妈吗?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她们给了我们生命,一直呵护着我们,养着我们长大,毫无保留的爱着我们,从来不要求有什么回报。正如这首歌中所唱,“妈妈的腰身不再挺拔,妈妈的眼角已失去光华,而妈妈对我们的爱却从没有停止过。”学生在学唱这首歌的时候,很自然的能够感受到歌曲中蕴含的浓浓母爱。教师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体验教材中歌曲的感情。
三、精选学生比较喜欢的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音乐学习,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精选一些优秀的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进行教学之前在学生中进行一项小调查,让学生说出或是写下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的名字,喜欢的原因等等,教师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然后精选出其中比较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下一堂课上课时进行教学。由于所选出的流行音乐多数学生都喜欢,并且传唱度高,朗朗上口,简单易学,符合潮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极大提升,也会更加喜欢上音乐课。例如《当你老了》《隐形的翅膀》等等,旋律优美,传唱度高,进行这些流行音乐的教学能够迅速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很亲切,因此会更加认真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抓住流行音乐中的积极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等。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音乐课学习兴趣,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能够从中接受积极的教育,不断提升道德品质,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课所应发挥出来的积极作用。
四、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在音乐教学中,若教师单纯注重对课本知识进行教学,则会使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更会使其兴趣降低,不利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流行音乐的有效运用能丰富教学形式,使学生不再拘泥于学习课本上的音乐,使学生具有更多渠道接触到其他音乐。例如在教学民族音乐时,教师可以选用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民谣如《成都》《南山南》等等,将歌词及曲谱展示在黑板或多媒体上,并结合课本上歌曲让学生观察二者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教师不但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流行音乐,也可以鼓励学生联想,例如在教学古典音乐中的《鳟鱼五重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歌曲并让学生思考:曾听过(下转第68页)(上接第69页)的哪首歌与这首歌曲调相似?随后引入梁静茹的《暖暖》。当今学生接触音乐的渠道有许多,且吸收较快,很少有学生对课本上内容感兴趣,教师应成为利用音乐资源的指导者与搬运工,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音乐知识。
五、运用熟悉的流行音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音乐课除了教学生唱歌,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外,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利用流行歌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音乐教学,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人生的启迪。例如歌曲《愚公移山》歌颂了人们不畏艰难、奋斗拼搏的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该歌曲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告诫学生在学习上不能遇见困难就退缩,要发扬不怕吃苦,奋斗拼搏的精神。又如教学台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时,因为这首歌表现出来的主题是“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启发升学从自己身边的小家,联系到祖国这个大家庭,让学生明白,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期待宝岛台湾能够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教会学生歌曲,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教育。现如今社会趋于多元化,流行音乐凭借着传唱度高,娱乐性强等特点,在学生中是最受欢迎的。身为音乐教师不能回避这一现实,应该去正视这一问题,并对流行音乐进行深入分析,带领学生发现音乐里面的积极美好的一面,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朝着正确良好的方向发展,为祖国培养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其运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深远的意义。音乐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借此强化他们的音乐知识,并合理利用流行音乐辅助器乐的学习,全方位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璐.浅谈流行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才智,2017(21).
[2]施冠芳.流行音乐走进课堂:浅谈流行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J].北方音乐,2018(21).
[3]赵小云.略谈流行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