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陈 斌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估算可以促使学生对数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估算是没有精准答案的。估算的方式也有多种特点,可以发展小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运作,培育学生们的创新性能力。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有效策略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便明确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估算重在“估”,学生却往往重视准确的计算结果,“为什么要估”,是让学生体验到在日常生活中估算的重要性,培养其估算意识;“怎样估”,是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对于提高他们的观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创设情境,形成估算意识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只要估算一下就可以了。如:上街买菜、超市购物、外出旅游等。在我们的教学中,面对的是缺少生活经验的学生,他们很难体会到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意义、价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当学生有了估算意识,便会自觉地意识到,在计算过程中,除了精算还有估算。如学了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后,有这样一道题:一份稿件2050个字。小明平均每分钟能打103个字,请问他21分钟能把这份稿件打完吗?我给学生限时一分钟,开始做题了,很多学生都拿起笔计算了起来。时间到了,好多学生都没有完成。于是,我先请几个做得慢的学生说一说想法,他们都说列出算式,然后用竖式计算,但时间来不及了,接着,我又请几个做得快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21×103≈21×100=2100,通过估计,大约能打2100个字,而这份稿件只有2050个字,所以能打完。通过此想法的展示,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其实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算出精确值,有时只要估算出结果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注重方法传授,掌握估算技巧 
  估算是一个估计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漫无目的、胡乱猜测的过程,而是一个有目标、有选择、有方法的过程。如何让这种猜测更合理、更科学呢?我想,小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教师教学关系密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做好估算方法的示范。同时,还应该结合实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各种估算方法,以便更好地开阔思路,培养思维的变通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教给学生估算方法。
  估算不是乱猜,而是一种数学思考,用一种简便的方法知道答案的范围,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估算方法,是提高估算能力的基础。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多指导学生掌握一些估算的方法,小学数学中的估算主要是围绕着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的,常用的估算方法有:取近似数估算、看数位估算、结合规律估算、联系实际生活估算等。当然,估算的方法还有很多,这些方法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自己不断地去发现和总结,从而内化为个体的一种估算能力。
  任何估算都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坚实的口算作为基础的。估算的基本方法有: 
  (1)“四舍五入”取整法。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广泛,即把数量看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整千数计算。 
  (2)观察估算法。该方法是根据算式、数据的特点,从整体或局部对结果进行分析或审查判断结论。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位数估算,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326÷18=9,被除数前两位32比18大,说明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应该是一个两位数,于是可以判断商“9”是错误的;二是根据尾数估算。如28×37=1030,积的末数应该是6,而这里是0,所以是错误的。 
  2.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估算策略”是指为了达成估算的目的、解决问题,在估算过程中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在估算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指导学生掌握预测策略和调整策略。
  三、将估算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逐步内化为算法策略 
  让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的是教师有计划、长时间、有步骤地教育渗透和估算训练。 
  1.把估算目标融入计算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挖掘估算教学素材,把握好教学的时机,让估算教学纵向贯穿于每一个年段,横向蕴涵于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等内容领域的具体教学中。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摆脱精确计算的束缚,去熟练、灵活、合理地选择算法。 
  2.利用估算提高精算质量,形成自我监控的学习品质 
  其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和精算在计算中是可以有机结合的,它既能提高解题速度,又能促进精算的正确率。精算、估算在数学运算中都是计算方法,让学生灵活的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及结果的正确率。学生在估算应用中,要经历一个从被动估算到自主运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练习时,引导学生在精算前运用估算对结果进行预测,并运用估算对结果进行检验。 
  3.精心设计估算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计算策略 
  学生计算能力应具有合理、灵活的品质。“合理”就是要求学生估算时应用的策略有理有据,简捷可行;“灵活”就是要求学生在估算时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多种方法的同时,快速的选择出一种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因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把估算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算法策略,是评价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3.1学生估算练习要给予选择算法的空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设计一些算法练习来巩固学生的估算技能,譬如:①估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②不计算,比较一下下面算式的大小,等等。另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的感受,设计一些符合小学学生年龄和认知程度的算法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算法。 
  3.2设计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处处可见,要让学生运用估算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策划,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譬如: 
  ①在你和家人一起到超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时,参与核对商品的名称及商品的价格,并估算总价,回家后将估算结果与收银员提供的结算清单结果比较估算的精确度,并要求学生对估算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日记在小组学习讨论中与同学进行交流。 
  ②下周学校组织春游,请同学们用估算方法设计出最节省的消费方案和最佳旅游路线。 
  ③估计家庭书架的图书或学校图书室藏书量。 
  ④估计你手中语文课本第二课的课文字数。 
  当然,估算习惯的培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估算,还要特别诱发学生的估算兴趣,从而在学习与生活中广泛应用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