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有效设计与批改讲评

【作者】 曾宪碧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希贤学校希望分部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课后作业是学生知识内化的实践平台,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在精心设计基础上,加强批改与讲评,让学生在作业实践中增强数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批改讲评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转知识为能力的实践平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与教学活动的其它各个方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课堂的拓展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多数教师比对如何利用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不够。大部分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有着严重的“应试性”,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样板,机械、重复的较多,将学生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作业误区而不能自拔。方式上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苦不堪言。学生做作业只是机械性的模仿活动,很少有自我的创新与思考,长期如此,不但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研究作业问题极其重要,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下,在高质量轻负担的指导思想下,精细作业管理过程,充分发挥作业在教学过程中的检验、诊断、巩固和反馈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益走内涵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课后作业的有效设计
  作业设计,是教学备课的重要内容。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少教师在备课中却往往忽略了对作业的精心设计,设计的作业或简单的重复抄写,或机械的死记硬背,或枯燥的题海苦练,或呆板的知识仿效,或钻牛角尖的偏题怪题。这样的作业练习,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产生,能力的培养便成了空中楼阁。面向未来的数学教师必须讲究作业设计的艺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富于思考、探究性的作业。 
  (一)设计层次性作业,让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学生可选B,后进学生可选A。这样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布置作业时可以尝试符合新理念的作业方式,比如实践调查、数学实验、数学日记、小制作、小课题研究等。如数学日记,在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以后,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一篇数学日记,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写出生动的数学日记,优秀的数学日记还可在班级里展出。这样既能对所学知识有个很好的复习作用,又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二、课后作业的有效批改
  首先,批改学生作业不要用简单的几个勾或叉来完成过程,而是要看重对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算理、推理过程的批改。在批改时,轻答案的对错,而重审查做题的思路、推导过程。也就是说,不仅要看学生做题方法是否正确,还要看其方法是否灵活。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还可以利用评语给予学生启发,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例如“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各类问题。于是就可以写出评语:“解得巧、方法妙、有新意”来肯定其独特见解。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就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开启心灵,认真做作业的积极性也将大大提高。其次,针对作业情况做好记录,随时摘记作业中的独特见解和典型错误,只有这样后面的讲评才会有的放矢。
  三、课后作业的有效讲评
  有效讲评,前提是作业批改,获得作业反馈,才能进行针对性强的讲评,才可能提高讲评有效性。为此,我们可通过这样的途径去实践:首先,最好做到当天讲评,每次讲评时都将在批改作业时找出的一些普遍问题、典型错误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找错,加深理解。而作业中出现的个别错误,则单独面谈,了解学生的错误根源,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正确做法。其次,可以将一些独特的、优秀的解题思路由学生本人加以讲解,以此激励学生。一般来说,对于新学的知识学生容易犯错和遗忘,教师应当在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之前予以纠正,因此,当天作业当天讲评、当天订正的效果是比较好的,而时间一长学生就容易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此时的讲评、订正就会大打折扣。 
  总之,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课后作业的设计,增大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的可变性,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实践,让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作业实践中增强信心,增强学以致用,反哺生活的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罗威,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批改与讲评[J].教育科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