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巧用奖励 助力成长

【作者】 赵洪琴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奖励对每个人都能引起愉快的感受,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或社会的赞赏,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来说,物质、精神奖励都是不可缺少的,有时需要多措并举,合理实施。使用得当,能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们自我完善和提升。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根据这种心理学原则,针对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奖励。主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通过摸索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综合奖励,智慧育人
  培养学生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有必要在学生表现出好习惯时适当地给予奖励。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由四个大组的组长根据本组成员得到老师口头表扬的次数、卫生、劳动、体育等方面推荐一名候选人进行“幸福孩子”活动竞选,也可以毛遂自荐进行选举。师生根据推荐理由和一周的综合表现来投票,得票最多的一名同学上台谈谈自己的做法或感受,放学时将得到被老师手牵手送回家的奖励。在送孩子回家的路上,我会让孩子用我的手机免费给父母打电话,在家长方便接电话的情况下,让他们在电话里沟通,加深亲人之间的感情。“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孩子打完电话后,我会与他(她)边走边谈心。深入了解他(她)的思想动态和近期需求,鼓励孩子自信自强,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于我们班上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来说,平时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放学时能被我送回家是一件幸福、开心的事。当然,要获得此嘉奖,要通过一周甚至是一学期的表现来争取。
  拍照晒照,记录成长
  我从接每个班开始,都会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在孩子们都同意的前提下,随时用手机抓拍学生的正能量,每周一早上我把照片贴在荣誉榜里,照片下面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记录他们的成长。学校组织全校师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一日捐,我班上有一个因车祸失去父亲,母亲改嫁,跟着爷爷奶奶过日子的孩子,她却把自己假期捡垃圾卖挣得的26元钱全部带来捐了,而她自己用的笔袋早已破烂不堪,也舍不得花钱换一个新的。她的善举令全班同学感动,大家一致认为,在她家经济都很困难的情况下,她献出爱心,帮助了更需要帮助的人,她的行为令大家敬佩。于是我建议把“爱心天使”的荣誉称号奖给她。在同学们的提醒下,让我给她拍照。她急忙挥手表示不。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她腼腆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我请她站到捐赠箱旁,把她美好的心灵记录下来贴在荣誉榜里。渐渐地,我发现这个孩子变得开朗活泼了。学校和县上举行运动会时,我会抓拍孩子们精彩的瞬间,鼓励孩子们在安全的前提下,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为班集体和学校争光。校内外,我用一双慧眼发现孩子们的真、善、美,及时记录下来。荣誉榜里的照片越来越多,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在悄然发生变化。放假时,这些孩子把自己的照片拿回家珍藏,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夸大优点,注重导向
  表扬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尊心、自主性、自立感、成就感和学习积极性。在平时的学习和活动中,我把学生的优点扩大化。对缺点较多和缺乏自信的孩子,我会夸大他们的优点,在班上大张旗鼓地进行口头表扬,让他们充满自信。我在教五年级时,一位大凉山的孩子来我们班上插班,他来那天,身上脏兮兮的,还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一张又黑又花的脸,最显眼的是鼻洞前面挂着两根亮晶晶的“粉条”。安排座位时,同学们都流露出厌恶的表情,谁都不愿意跟他同桌,弄得他非常难堪。我想起楼下储藏室有多余的课桌,叫两个同学去抬来让他一个人坐。他用生硬的汉语对我说:“老师,我一个人就能搬回来。”我半信半疑让他跟着我去,果然,他双手把课桌搬起来举在头上就往回走,我一路小跑跟着他回到教室。同学们看到他这么大的力气,对他刮目相看。我在班上顺势引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存在一些不足。只要大家不断发扬自己的优点,努力改掉自己的不足,就会越来越完美。才来我们班的这位同学,力气大就是他的优点,简直是现实版的大力士,相信他和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会乐意和大家交朋友。我们是一个集体,希望同学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亲其师,信其道。”他在我的建议下,放学后去把头发打理好。第二天早上,他穿着干净的衣服来教室,身上那股怪味也淡了很多,脸蛋儿也干净了。放学后,他主动留下来帮同学提水拖地,很快被大家接纳。在大家的帮助下,他的学习成绩有所进步,不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在班上表扬了全班同学,正因为大家互帮互助,我们的集体才如此优秀。
  物质奖励,挖掘潜能
  在奖励学生的时候,仅仅是精神奖励还不够,还需要物质奖励来刺激和补充。这样往往会激发他们的潜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每期开学和放假,我告诉孩子们要在班上进行哪些活动,并事先买好与活动有关的奖品展示给孩子们看,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如一二年级的孩子,为了培养他们从小就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我在完成教学任务后给孩子们读故事,讲故事,有时故意不讲完设下悬念,让孩子们牵肠挂肚。这个时候我会告诉孩子,只要通过大量阅读,不断积累,你们也能和老师一样,会讲许多故事,而且还有很多课外书作为奖品呢!当有的孩子出现倦怠时,我把《木偶奇遇记》《科学家的故事》等这些作为奖品的拼音读物选些内容在班会上给孩子们读一读,孩子们又被刺激,课余时间或完成了作业后继续阅读自己的课外书。记得散学典礼那天,我们一五班的孩子在家长代表、老师、同学们的见证下,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讲故事比赛。孩子们都有备而来,讲的效果超出我的想象。少数孩子居然能讲十分钟左右的故事,而且讲得头头是道,没有反复认真阅读是不可能讲这么好的。当我请获奖的孩子上讲台选自己喜欢的一本书作为奖品时,他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拿到书回到座位就迫不及待地拼读起来。没有获奖的孩子,我鼓励他们在假期里认真阅读,下期开学时把讲故事比赛的机会留给他们,得奖的孩子不再参与。同时,我还在班上举行铅笔(钢笔)字比赛,买不同价位的学习用品来奖励字写得好的同学。为鼓励孩子们积极锻炼身体,多运动,每年冬天,我都要让孩子们进行跳绳比赛,比赛形式多样,单摇、双摇等,买各种体育用品来奖励他们。在各种比赛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出各类优秀的人才。黄同学参加市级的单摇、双摇跳绳比赛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小邬、小张等同学参加市级的8字集体跳绳夺得季军;小王同学代表学校参加省上的机器人大赛获得亚军;周同学的软笔、硬笔书法了得,在省级比赛中拿到了一等奖……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任何奖励的手段都不是目的,只是一种辅助的评价方式,是对孩子个体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的肯定。只要我们把奖励用得恰当,用得合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积极地鼓励他们,帮他们树立自信,挖掘他们的潜能,促进学生明理向上,自律创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