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意义探析

【作者】 黄长福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翔凤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阳光体育活动,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今天,在强化五育并举的当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体育教师,是这项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和实践者,应积极实施,使其作用最优化,最大化。
  关键词:初中体育;阳光体育活动;意义
  为认真贯彻与落实国家“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关精神,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我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运动而感受到快乐,是我们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随着素质教育的强烈推进,阳光体育活动成为学校“五育并举”中体育实践中的重要一举措,在近年来的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应有重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自然就成为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主力军。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是我们应着力思考并实践的现实课题。
  一、导致阳光体育活动没有积极开展的现实原因
  在这几年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其作用是很多的。但是很多学校,由于对此重视不足,导致阳光体育活动并得到有效开展。主要存在这样两个原因。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影响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对学校体育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各中学长期以来只注重抓升学率,搞应试教育,忽略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为了升学率,使学生学习负担加重,整天沉入题海之中,无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锻炼;另外,部分学生家长在升学教育的引导下错误地认为参加体育活动会影响学习,所以不支持子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这一现象不利于中学体育教学开展。  
  (二)资金紧缺困扰体育项目开展。因资金紧缺等原因,造成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方面不健全,使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受限制。有好多学校供学生体育锻炼的场地极为有限,很多有利于中学生生长发育的体育项目很难开展。由于硬件设施跟不上,导致一些运动项目、课外活动无法开展,造成教学内容枯燥、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项活动,在全校间开展,师生共参与,不仅只在锻炼身体那么单一。只要我们细心发现,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能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健康、和谐、向上发展。学校体育文化的内涵是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全体师生在体育教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精神物质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多种多样的学校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神群体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既需要有高雅的学术活动作为支撑骨架,又需要有活泼的体育活动作为丰满的血肉。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最为广泛、最有活力、最有创意的一种文化。现今,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而且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体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大课间活动普遍都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这正迎合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文化需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要让学生在愉悦的运动氛围中身心得到锻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创造出来的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或其它的文化形式都是不能比拟的,其所表达和传递的信息也是无限的。大课间体育文化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和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毫无疑问,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是构成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之一。我们必须更好地把它当做一门课程去认真开发,使其更好地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服务。
  (三)能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人际关系和睦融洽。在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发展交往关系的是教师和学生,而这种交往是建立在以尊师爱生的情感为基础,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交流思想、陶冶情操为中心的前提下。这种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是师生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对调节师生行为增强教育教学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营造和形成了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以权威者自居,而是以引导者和共同参与者出现,他们之间的情感在游戏活动的一次次身体碰撞中得到了建立和增强。
  (四)有助于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它既是校园阳光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折射学校管理的一面镜子。
  文化学习活动是脑力活动,若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出现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大大降低学习效率,导致学习兴趣下降、记忆力降低等现象。通过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从文化学习的课堂走出来,走向快乐体育活动中,使学生暂时忘掉学习的烦恼、焦虑和紧张等心理压力,获得精神愉悦与自由,保持良好情绪,增强学习兴趣,克服学习带来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安排一些趣味性、娱乐性较强的内容,让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缓解其他学科学习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和吸收。
  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体现学校教育的活力、新鲜感,具有鲜明的现代学校教育特色。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与音乐伴奏和谐交融,体现了新时代中学生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快乐大课间,健康每一天”,大课间活动将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使老师在工作中身心愉悦,学生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游德民,积极组织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 促进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