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巧妙应用探析

【作者】 刘 俊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历史蕴藏了国家几千年来的悠久文化,代表了我国的传统美德,是让后人敬仰和学习的重要资料。历史可以将我国的精神和文化传承下去,让国家被世人所熟知,让整个民族的精神信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故事;教学运用
  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融入,对增强历史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历史学习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巧妙地借助历史故事的融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通过故事留悬,铺垫课堂教学
  在课堂结束之时,教师再通过历史故事来为学生留一个悬念,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下节课课堂知识的好奇心,为下节课课堂教学做铺垫。例如,在讲解“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课时,教师结合本课的西周的政治制度内容,回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较为分散的各国列强,然后告诉学生:西周的分封制虽然一定程度上将各国纽带一般纽在了一起,但并非完全统一,事实上还是有不同巨头篡权的危险,造成的春秋时期七国争霸的现象,使得分封制成为摆设。此时大家对于分封制的结果仍旧意犹未尽。而几百年后,秦始皇将这一切拿到了自己一个人的手中,将权力终于集中于一人,大家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吗?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悬念,使得学生对秦始皇统一全国产生兴趣,更利于前后课程衔接、下节课的课堂教学。在此基础上,在下节课的课堂学生们带着对故事的好奇和悬念的遗留,兴趣盎然地听新课堂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二、利用历史故事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知识
  由于历史课本的容量问题,对于很多历史史实都只能截取最重要的一部分编入课本。对于学生来说,由于缺少了很多重要的历史背景知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困难。而且由于高中历史知识开始涉及到很多晦涩的内容,单纯的依靠课本已经不利于学习了,所以可以借助历史故事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用历史故事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具体细節,拉近学生与历史事件的距离,使学习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例如:在学习“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这一单元时,教材中只有四个课时,但实际上这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内容,美苏之间的政治较量、军事竞赛、经济斗争、文化斗争,世界各国在其中的政治抉择等等方面。教材受制于篇幅问题无法表现出这么多内容来,所以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就应该结合历史故事,来补全学生的背景知识。如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措施、水门事件的具体过程、越南战争的起因结果、美苏军事竞赛的具体规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与过程等等。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冷战这一概念。当然,历史故事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教学的应用中,还要注意历史故事应紧扣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另外,选取的历史故事应注重史实,尽量避免文学化。
  三、重视相关历史故事导入历史细节,提高教学效率
  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前导入一段历史故事细节,以此来有效地使学生们快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也可以在讲解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导入历史故事,以此来有效地维持学生们课堂上的注意力。另外,还可以在讲解完教学内容之后,用历史故事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此来加深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例如老师在讲述“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时,老师可以选择一个重点进行讲解,比如明清时期的礼节,以及明清时期的科举,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借助相应的文学作品,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由于现在时网络时代,老师也可以借助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同时老师还要借助相应史料進行对明清时期社会风气的讲解,可以借助“清高宗实录”向同学们展现清乾隆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等等,在这其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如,和珅,刘墉等人的事迹,也可以适当讲述以下和珅的抄家清单,借助这些小的历史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吸引学生注意力,传授相应的历史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四、课堂中注重由表及里,认清历史真相
  历史故事中可能含有多个历史人物,历史人物身上也会发生多个历史故事。通过历史故事的学习,能使学生加深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知,能比较准确判断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高中生的历史思维水平还不全面,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还存在许多不足,而历史故事的引入则有利于学生培养其历史思维。如学生通过影片等途径了解秦始皇,认为他是残暴的暴君,但是学习“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后,则会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对秦始皇的评价就不会仅仅局限于一个方面。此外,对坑杀四十万赵军的白起;“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三征高丽,修建大运河的隋炀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同样要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历史故事讲解,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人物的了解,更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物评价,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认清历史的真相,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这样,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更加全面准确。
  五、选择价值含量高的故事,使学生能够更好进行感悟
  在很多相关的历史的教学的推进上,如果课程的进度不是很容易的进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相对较小,在相关的学习上的时间的投入还是比较少的。教师应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选取相关的历史故事,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眼界变得越来越开阔。历史教师对学生的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更好的准备,讲授合适的历史知识来使课堂变得更加的充实。教师在教授这一系列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加入自己的感情在其中,使学生能够在脑海里更加深刻的意识到历史情感对其自身的影响,使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上能够更加地重视。比如,教师要对在抗战期间的很多战士的英勇事迹进行相对应的了解,使学生能够铭记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辈们辛苦劳作换来的,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爱国的赤诚之心,养成一个正直、正确的价值观,这样也能使小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爱国情怀。学生在学习上也能更加充满兴趣,使课堂的学习效率更高。例如,历史教师对鸦片战争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学习到林则徐的先进精神,让那个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对思想进行了更好地培养。
  综上所述,历史科目是高中文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历史教学效率不高一直都是普遍教师十分头疼的事情。由于相关事件内容极为枯燥,教师应用的方法也存在问题,导致学生们缺乏足够的兴趣。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教师理应积极引入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并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渗透,以此和本堂课程学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能够全身心融入到课堂之中,进而使得自身综合素养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淑敏.浅谈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5).
  [2]林腾希.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巧妙应用探析[J].名师在线,2018(26).
  [3]杨莉.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巧妙应用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