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作者】 郑 珍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丽雅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标提倡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学理念。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就应该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作为教师,就要高效利用课堂。但是,当下大多数教师还是讲的太多,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把“讲”的机会还给学生
  我们在讲课时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课堂中觉得自己讲的要比学生说的多,一些本该由学生说的,很多由老师代替了,其实有些问题学生能够回答,在而且可以回答的很好,可是却被老师剥夺了权利。还有些重点,总怕只说一遍有些学生听不着,记不住,于是重复二遍、三遍。所以,教师不侧出现太想“讲”太多,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和开拓“说”的空间。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尝试着去改变过去“滔滔不绝”。复习旧知识是,变教师“倒片子”为学生说;探索新知识时,让学生猜、议、评;在关键处、疑惑处、转折处教师再加以点拨,并且考虑到同龄人的语言比教师成人化语言更易于同龄人接受,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学生中有人能回答的,尽量让学生回答,教师不包办代替。巩固、小结时,出由学生讲感受,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概括,用自己语言来回答,而不是端着书,照书读完了之;讲评作业时,鼓励学生拿到作业本后,独立思考,主动对教师讲错在那里,怎么错的,实在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再给予讲解。对于重点,出不同形式练习题来加强理解、巩固。
  二、把”问“的机会留给学生
  问题是创新的原动力,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上,必须做到融学科性与艺术性于一炉。
  少问一些“是不是”“对不对”这种不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少提或不提无意义问题。其次,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见到的时“打乒乓球”式提问,或“连环炮式”提问,教师“问”的过多,且注重的只是形式上的完美,突出的是对知识的灌输,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影响到课堂教学实际效果,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说,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不发问,但并不是问的越多越好。日本的一些教育学家就曾将课堂提问分为“重要的提问”和“徒劳的提问”。“重要提问”是必须的,因为它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助了实现教学过程中各个具体目标,富有启发性,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教师的教学智慧》一书是也说,提问分“有效提问”“无效提问”。我们需要减少的是“徒劳的提问”即“无效提问”,直至没有。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激发学生“多问”。
  三、把“写”的机会还给学生
  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板书的重要性,但这种板书应该即有教师的,又有学生的,不能使黑板仅成为展示教师“教路”的“屏幕”,也应成为学生展示“学路”的舞台。很多情况下,教师少写而让学生多写,并学会尊重学生的板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概括结论,并提供黑板让他们自己去展示,有时甚至课题也让学生去写,虽然他们的字迹不如教师美观规范,语句也不够通顺,但那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学生板演结果的对错,由其他学生去判断,这与教师自己包办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大一样。
  四、教师要避免课堂教学无效时间
  1、多余、重复的话不要说
  有的教师唠唠叨叨讲了几分钟,可能还没把真正要讲的说清楚,有的教师也喜欢重复学生的发言,不管学生讲的对与环对,都要重复一遍,这些时间我们完全可以节省。
  2、减少师生间不必要的繁文缛节
  如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或对另一个学生发言有意见,可以马上站起来发表不同看法,然后立即坐下。
  3、避免无效问题提问时间
  有时,教师随口提的一个问题,没有针对性,有的问题很简单、易回答,但无太大价值;有的很难,学生不会在很短时间内回答出来,对于很难的问题,教师为了自圆其说,要绕一个大圈子,这样也占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效果不理想。
  4、不必要的表演形式,看似热闹却无实际效果的小组合作等
  这样的活动看似学生活动面广,其实效果甚微。
  总之,要想构建高效的课堂,会有多种作法,但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之举,要更好的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地去探讨和发现,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下去,教学实效性就会增强,教学水平就会提高。